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通过掺加改性剂PR/RA以提高沥青混凝土模量,达到有效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的目的。介绍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的研究成果,如提出基于抗车辙功能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合理设置层位和模量值的合理取值范围、抗车辙能力强的高模量沥青路面结构组合,以及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典型结构等。并结合试验路实体工程,提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模量沥青混凝可以有效降低车辆荷载引起的沥青混凝土塑性变形,具有较好的高温抗车辙能力,在我国高等级公路和城市交叉口路段得到越来越多地应用。通过对北京六环快速路大修工程中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分析。指出高模量混合料的级配可遵循我国常用的AC型沥青混合料级配,并通过添加高模量添加剂的方式制备高模量沥青混凝土。PRM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室内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掺加0.7%PRM添加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高温稳定性、水稳定性、低温抗裂性等路用性能指标均能满足规范的要求,特别是其高温稳定性得到大幅提高。工程试验路的检测结果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表明掺加PRM添加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能够适应当前道路交通的需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设置及使用情况,该文利用Bisar3.0软件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结构进行力学响应分析,进而得到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合理设置层位与回弹模量。结论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提高路面抗车辙性能,并建议设置在中面层,回弹模量取值在2 500~3 500 MPa范围之内,同时,在设置高模量沥青层的基础上不建议缩减面层厚度。  相似文献   

4.
基于粘弹性理论,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建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变形的计算模型,并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进行抗压回弹模量试验和蠕变试验。对2项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分析,得到外加剂(PR PLASTS)不同掺量和不同温度条件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材料参数,并利用这些参数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轴载、温度、外加剂(PR PLASTS)掺量、荷载作用次数和面层厚度等对车辙变形的影响,且拟合得出车辙变形的计算公式,其可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沥青路面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内蒙古干线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不足的问题,提出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方法进行维修;研制了一种可用于沥青路面面层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增模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蒙古地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用性能指标的合理取值范围。结合实际工程,对试验路段的渗水系数、构造深度及摩擦系数等指标进行了跟踪检测。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及耐久性都有较大提高,适用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沥青路面。  相似文献   

6.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HMAC)作为一种新型路面材料,具有模量高、抗车辙性能好、对低温开裂及温度疲劳开裂敏感性不强等优点,对于提高路面抗车辙能力非常有效。该文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设置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荷载响应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显著抑制车辙的产生,并推荐出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层的模量和厚度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路面结构中的合理应用层位,采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比不同材料与厚度组合的双层试件的承载力,并基于承载力分析确定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适用层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的承载特性与其应用层位密切相关,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路面下面层或中下面层,可更有效地发挥提升结构承载力的作用,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上面层或中面层,可显著改善结构的延性;厚度为1 cm的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提升承载力方面的效果相当于约1.7 cm SBS改性沥青或2.2 cm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  相似文献   

8.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蠕变本构方程的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获得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粘弹性本构关系,分析了ABAQUS自带的时间硬化蠕变模型Bailey-Norton,对其蠕变规律进行积分处理,建立了新的实用模型;结合单轴压缩蠕变试验中采集到的蠕变数据,利用ISTOPT拟合软件进行回归计算,得到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蠕变参数.  相似文献   

9.
特稿     
在我国大规模建设高速公路的同时,部分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在通车后不久就出现了早期损坏,尤其是重载和恶劣气候的双重作用,加剧了高温车辙变形和水损害。为了有效减缓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发生,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使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可以明显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并延长使用寿命。在国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已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其原理是通过提高沥青混凝土的模量,减少在车辆荷载作用下沥青混凝土产生的变形,提高路面抗高温变形能力,改善路面的疲劳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目前,国际上主要通过降低沥青混凝土中沥青标掺加复合聚合物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技术性能研究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国内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在黑龙江地区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用于上面层,这对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项目组以LLDPE、SBS、增溶剂等添加剂为原材料制备ORHA改性剂;制备高模量改性沥青,并与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两种常见高模量改性剂制备的高模量改性沥青三个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自制高模量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较为突出,低温性能略逊于SBS改性沥青;通过DSC试验分析验证了ORHA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采用红外光谱分析测试ORHA改性沥青的微观结构,表明改性沥青体系未发生不利反应。  相似文献   

11.
为改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和耐久性,提出采用TLA与聚酯纤维复配方案获取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并基于室内加速加载、低温弯曲、冻融劈裂和APA疲劳试验研究了TLA掺量对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抗永久变形能力、低温抗裂性、水稳定性以及疲劳耐久性的影响,同时揭示了TLA与聚酯纤维对复合改性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影响机理,推荐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最佳的复配方案为30%TLA+3‰聚酯纤维。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RK300高模量沥青改性剂在公路养护中的应用,通过对比RK300高模量沥青混凝土与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分析了RK300的改性机理,并将RK300改性剂应用于南阳市S103段试验路。结果表明:RK300高模量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路用性能明显优于SBS改性沥青混凝土和普通沥青混凝土,其抗车辙动稳定度是SBS改性剂沥青混合料的2倍以上,且其低温抗弯拉性能和水稳定性也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车辙是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处理车辙一般采用铣刨后重新摊铺抗车辙能力强的沥青混凝土的处理方案。为尽可能利用旧路面的使用价值,尽量减少车辙的铣刨深度,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模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车辙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4.
硬质沥青和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法国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硬质沥青通常指针入度低于25(0.1 mm)的道路沥青,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法国成功应用硬质道路沥青铺筑了大量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该文回顾了硬质沥青在法国的应用发展过程,介绍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法国的应用,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的抗车辙性能和现场路用性能情况.  相似文献   

15.
根据粘弹性理论推导了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永久变形的预估模型,根据重复荷载永久变形试验拟合得出其参数,并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与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描述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的变化规律,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有着更好的抵抗永久变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路面抗车辙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力学角度研究沥青混凝土模量的提高对于车辙产生的影响,提出了抵抗车辙危害新方法。从车辙产生的机理出发,分析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及路面结构中面层模量对车辙产生的影响;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动稳定度和动态模量值,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路面结构力学性能并分析高模量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的动稳定度和动态模量值都有显著提高,有利于抵抗车辙产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路面承受最大剪应力的范围在路面结构的中面层,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凝土材料,提高路面结构中面层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地改善路面结构的受力状态,降低剪切应变的数值,抑制和减少沥青路面车辙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路面车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辙是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之一。处理车辙一般采用铣刨后重新摊铺抗车辙能力强的沥青混凝土的处理方案。为尽可能利用旧路面的使用价值,尽量减少车辙的铣刨深度,提高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模量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介绍了高模量沥青混凝土在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南段车辙处理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模量对比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3种提高沥青混合料模量的途径及它们的作用原理,即采用高模量改性沥青、矿物纤维加强和界面改性.通过测试试验段、对比段沥青混凝土芯样在40℃条件下的间接拉伸模量,对这几种高模量改性方法的效果进行了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采用高模量改性沥青、矿物纤维增强沥青或PR添加剂改性沥青均能明显提高沥青混合料的间接拉伸模量,从而改善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车辙性能;相对而言,高模量改性沥青对混合料的模量提高效果最为显著,另外两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9.
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阳伟  刘云全  王连广 《公路》2008,(1):180-184
从高模量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组成及配合比设计出发,通过与基质沥青混合料和几种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对比,利用试验方法分析了高模量沥青混合料材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以及不同温度和加载频率下的动态模量。试验表明,采用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在保证沥青混合料路面低温性能不降低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温稳定性;同时,根据对动态模量试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提高沥青混合料弹性模量可以有效减缓高速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产生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高模量沥青混凝土BBME和高模量沥青碎石EME的物理力学性能及其特点、生产途径及施工要求.通过在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以及与普通沥青混合料的对比分析,指出应用这种技术在改善路面使用性能、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投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