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深入研究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公路交通发展的若干问题,立足于当前总体形势和要求,剖析城镇化建设对公路交通发展的需求特点,从战略层面对公路交通、城镇化相互间的影响性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研究论证城镇化建设中公路交通的典型发展特征,综合提出了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公路交通发展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
段新  岑晏青  路敖青 《公路》2012,(3):139-143
以1952年~2009年度数据为样本,基于误差修正模型检验了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公路交通投资对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短期行为且作用显著。公路交通投资每增长1%,GDP增长0.206%,三次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0.028%、0.338%和0.190%。  相似文献   

3.
作为两个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公路交通和经济系统之间具有紧密关联性,进行适应型公路交通建设,确保两者之间共同发展,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协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对公路交通经济适应性影响因素及适应性定量进行了分析与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区域经济与公路交通事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共交通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路》2017,(5)
公共交通作为承载庞大城镇人口的重要基础设施,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具有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作用。基于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我国1998年~2014年公共交通对新型城镇化的影响与作用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公共交通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即公共交通车辆运营数每上升1%,城镇化率将提高1.83%,私人载客汽车对新型城镇化无促进作用。研究还发现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明显带动了公共交通客运总量和私人载客汽车拥有量的上升,但对公共交通基础设施的拉动作用较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投入-产出模型,运用1990-2011年中国七大区域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城镇化水平对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城镇化对各区域技术创新影响存在差异。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仍然较多的依赖于物质资本投入,科技人员没有发挥最大效用,人力资本水平不高,创新效率相对低下等,是建设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6.
公路建设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确定对西部地区公路建设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甘肃省公路基础设施投资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1990~2011年甘肃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存在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公路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弹性为3.074 974;甘肃省公路交通与经济发展应保持长期均衡并适度超前的发展战略,公路规划应超前2~3 a为宜。  相似文献   

7.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公路交通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响应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通过解读国家的相关政策,剖析公路交通区域协调发展的本质,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发展权的公平性以及保障国家战略需求的一致性三个方面出发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区域协调发展指数计算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发展差距,寻找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8.
交通运输长期以来都被视为国民经济的命脉。社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这一基础设施。公路交通设施的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需在新的发展环境下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文章从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出发,初步探讨了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总量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系统分析入手,揭述了公路运输与国民经济,其它运输体系的相关关系,构造了公路交通计量模型函数,并应用辽宁省资料,建立了辽宁公路交通计量模型。通过对模型结构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公路系统要素的关联性及发展特性。  相似文献   

10.
孙斌  邹国平  俞礼军 《公路》2011,(4):123-128
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相互影响的课题是交通领域中未解决的问题之一.基于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基本原理与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数学模型研究区域公路交通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内在依存关系.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区域的公路交通投资与GDP总量之间均存在着互为因果关系.相同阶段经济增长与公路交通投资的相互之间推动作用不同.1978...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交通运输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匹配度不高、适应性不强及对城镇化发展支撑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交通运输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策略,分析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发展之间关系,梳理了"推动型"、"同步型"、"拉动型"三种发展策略之间的关系,构建协调发展策略匹配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K-Means聚类分析算法进行发展策略优选,并在四川省进行实例验证,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交通运输与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思路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李强  王蓉蓉  路维  胡江碧 《公路》2012,(5):223-229
以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事故资料为基础,分析了道路平曲线和纵断面线形及交叉口等因素与交通事故的关系,将分析结论和国外研究结果相对比,得出我国平原区双车道公路交通条件与交通安全的关系,并建立交通安全性预测模型,对提升我国双车道公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公路》2021,66(9):273-278
为分析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差异及其时空演化规律,基于2011年~2017年黑龙江省12个地级市公路交通发展数据,利用数理统计分析与Arc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区域公路发展水平进行差异测度和时空演化特性分析。从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2个方面选取7个指标表征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利用熵值-加权综合评价模型评估区域公路交通发展水平,利用差异指数模型测度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差异,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技术分析区域公路交通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结果表明:黑龙江省区域公路交通发展呈稳步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和发展速率存在一定的地区差异;黑龙江省市域尺度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绝对差异指数值均不大,且一直呈缩小趋势;相对差异指数变化方向基本一致,相对差异不断缩小;黑龙江省市域尺度公路交通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4.
柴油机行业整零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我国柴油机行业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整个柴油机行业同步变化也包括整零关系,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整零关系也已经或者正在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关系的发展历程大体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古锐 《上海公路》2011,(2):68-72
基于翔实的数据,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化进程与公路交通建设的关系,导出了它们之间的线性相关模型,进一步从理论上证实了城市化水平与公路交通建设呈线性相关关系。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在城市化前、中期,城市化水平与公路交通建设之间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而在后期,城市化水平对于公路建设更有显著性的影响。最后根据模型,预测了我国十二五期间城市化与公路交通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丁潇潇  钱勇生  曾俊伟  魏谞婷 《公路》2022,67(3):254-260
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研究对象构建多指标体系,以综合因子分析法和熵值法赋予指标权重,通过TOPSIS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各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交通进行综合评价,结合k-means聚类法对城市分类,以分级色彩图的形式呈现出研究结果。结果表明:(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内上海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最高,其次分别是浙江、江苏和安徽,都市圈内各城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普遍较高;(2)各城市交通发展状况与其规模和功能地位等密切相关;(3)不同城市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存在相互制约或相互促进的差异。因此,各城市加强新型城镇化与城市交通建设的同时,还应注重提高二者的适应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误差校正模型来对1998年1季度-2006年4季度期间中国狭义货币需求函数进行实证分析。在最后的回归结果分析中,具体分析了影响我国货币需求各因素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交通运输业是碳排放的大户,识别影响碳排放的主要因素有利于采取合理措施降低行业碳排放。采用自上而下的基于能源消耗的计算方法,对我国交通运输业1991—2011年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并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交通能源强度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上升1.429 165个单位,交通运输换算周转量每增长1个单位将导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上升0.985 885个单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降低交通能源强度,减少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促进交通运输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20.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由上海、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既沿江地区)的15个城市所组成的城市带.这一区域位于我国沿海开放城市带和沿江产业密集带的结合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是我国最具活力与竞争力的经济区域之一.作为长三角"北翼"的江苏省一直在为加快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而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为进一步适应经济一体化发展和构筑区域一体化交通体系,江苏交通仍将进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