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田佳  李金鹏 《隧道建设》2018,38(8):1350-1360
为解决我国山岭隧道施工技术落后的问题,对高速铁路大断面隧道的机械化施工工法进行阐述。通过配备成套的隧道机械化工装设备,并经现场试验研究,形成开挖、支护、衬砌、水电缆槽4条隧道施工生产作业线的新型施工组织模式,以实现Ⅳ、Ⅴ级软弱围岩机械化大断面的连续施工。通过全电脑三臂凿岩台车的应用,开挖炮眼精确定位、系统锚杆精准安装、施工信息同步上传等施工难题得以解决; 通过各类大功率机械设备的配置和应用,可缩短各道工序的循环时间,实现软弱围岩早封闭的安全管理理念。根据大量的监测数据和现场实践表明,隧道大断面机械化施工工法的施工质量可靠、施工效率高且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2.
云南地处云贵高原,地貌特殊,地质复杂,山高坡陡,沟谷深切,建设铁路比起其它地方的难度更大,需要攻克的难题很多。根据规划要求云南省在发展东南亚经济中发挥桥头堡作用,铁路又是连接东南亚的桥梁和纽带,在经济发展上有着关键的作用。凤凰山隧道进口分修合修技术在高速公路建设上、铁路建设上、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上不常见,在过去的公路建设、铁路建设设计上,遇到这样的难题,大多是采取迂回绕道避开,而在今天的高速铁路建设上,从快捷、经济、环保和长远发展上,必须要攻克这些难题。在浅埋大跨度隧道施工时,采用双侧壁导坑法能够控制地表下沉,保持掌子面的稳定,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台湾海峡海底铁路隧道建设方案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王梦恕 《隧道建设》2008,28(5):517-526
从国内外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经验出发,根据长隧道及高速铁路隧道的设计、施工经验,论述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采用铁路隧道方案的合理性;给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的断面形式、断面面积及洞门形式建议方案;提出了台湾海峡海底隧道选择施工方案要点;介绍了国内江河海底隧道的建设情况;重申审核工程修建好坏的理念,及修建过江、过海隧道比桥梁的优点;最后给出了修建海底水下隧道急需深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及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论述了隧道工程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中的关键性作用,总结了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主要特点:分布区域广且地质环境复杂;隧道断面净空有效面积大;采用复合式衬砌与明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相结合的支护方式;道床形式主要为无砟轨道。对运营、在建和规划中的中国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系统介绍,提出中国高速铁路隧道的发展方向:形成更加完善的技术体系;优化隧道断面尺寸和设计参数;全面实施大型机械化配套施工;提高隧道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许占良 《隧道建设》2018,38(Z1):115-120
长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经过湘中低山丘陵区、湘中中低山区及云贵高原东缘高山区,项目桥隧工程多,工程设计难度大、施工风险高。为解决项目在复杂山区困难条件下的桥隧相连、大量隧道洞口偏压高陡,部分隧道洞口段穿越岩堆或顺层等不良地质等造成的诸多设计施工难题,针对高速铁路隧道工程的特点,通过研究复杂条件下桥隧相连工程的相对关系,将复杂山区的桥隧相连工程划分为隧桥串接、隧桥对接和隧桥毗连(短路基)3种衔接方式分别系统处理,首次开发并应用高速铁路分离式隧桥串接洞门,用于解决桥隧相连情况下的隧桥串接洞门设计; 通过研究偏压、高陡洞口地形、地质,对困难条件下的隧道洞口提出采取“耳墙+护拱+反压回填”暗挖进洞技术、锚固桩正面防护技术及基底桩基托板技术等工程方案解决了进洞困难、洞口不良地质、隧底软硬不均或部分悬空、安全施工等难题。  相似文献   

6.
以贵州省余庆至凯里高速公路鱼洞Ⅰ号隧道为例,在深切沟谷高陡地形条件下,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合理选择隧道洞口位置和洞门形式、采用辅助施工横洞侧面进洞、因地制宜地布置弃渣场,成功解决了复杂地形条件下高速公路隧道建设难题,保证了隧道施工的顺利实施,促进了隧道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世界上铁路隧道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伴随着高速铁路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长大隧道,长大隧道通常是整条线路建设的控制性工程,为满足建设工期的需要,在长大隧道施工中合理运用斜井施工技术,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使建设项目早日投入运营。论文以黄岩隧道为例,对斜井在长大隧道施工中的作用、斜井的优化设计、斜井施工中的重难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高速铁路隧道一般选择单洞双线的断面,影响选择隧道断面的因素是隧道空气动力学。施工过程中,增大开挖浅埋隧道断面的同时,安全性的保障和技术性合格的难度也在增加。正确的施工方案是确保工程保质保量完成的关键。为使台阶法施工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举例研究了某高速铁路浅埋隧道工程,用模拟数值及现场测试的方式研究分析台阶法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王志坚 《隧道建设》2018,38(8):1257-1270
为实现大断面隧道机械化施工,针对郑万高速铁路湖北段隧道机械化施工所面临的掌子面稳定性控制、支护结构参数优化、机械化施工工法及施工工艺参数选取等主要问题,采取现场试验、资料调研、理论分析等手段,提出掌子面稳定性综合分级方法及稳定性控制措施,并对超前支护、洞身支护参数进行优化。郑万高速铁路采用全断面法和微台阶法2种工法进行施工,同时,对高压劈裂注浆、低预应力锚杆、超挖控制、高标号初喷混凝土等施工工艺进行探索和应用; 在信息化项目管理平台的基础上,建立基于施工动态管理的隧道作业面分类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在郑万高速铁路的成功应用将极大提高隧道建设的机械化水平,为隧道机械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教育行业在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仅仅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所以需要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改革。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与养护课程的教学效果能够对于我国高速铁路隧道建筑施工行业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在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与养护课程建设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以此来促进我国交通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铁路隧道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常常困挠着广大隧道施工技术人员,如仰拱衬砌振捣施工、止水带安装及保护问题、滑槽预埋偏位、衬砌钢筋定位不准等等问题,为确保隧道工程施工质量,消除施工质量通病,现推荐几件小型工装,以解决上述质量通病.  相似文献   

12.
隧道作为陆地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缩短公路里程具有重要意义,但隧道施工具有技术要求高、工序烦琐、投资大等特点,历来是道路工程中的一个难题。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先进的设计和施工技术被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隧道施工方法和技术也快速发展起来。本文以张涿高速路段中的黑山隧道为例,介绍分析了隧道施工工序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文清  陈耀 《隧道建设》2017,37(Z2):198-204
蒙华铁路连云山隧道为重载铁路单洞单线隧道,独头掘进距离长、断面小,洞内施工交通干扰大,隧道快速施工组织难度高。为有效解决单线小断面隧道快速施工组织问题,基于隧道开挖、仰拱及二次衬砌各施工工序组织,对配套施工机械设备、工艺工法选择和施工交通组织等进行研究。通过优化和改进,较大程度上解决了单线特长隧道的快速施工难题,有效提高了单线隧道的施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建筑物施工对下部高铁隧道结构变形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充分利用土地考虑,在高速铁路隧道上部施做地面建筑物是不可避免的,而地面建筑物的施工必将对已有的高速铁路隧道造成一定的影响.以某物流有限公司拟建5,6号仓库上跨下部高铁隧道为背景,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并采用伯格斯流变本构模型分析建筑物施工对其下部高铁隧道的影响,并对土体自重固结、高铁隧道施工、仓库基础处理、仓库施工以及仓库荷载施加的整个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山地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一些区间隧道须穿越原来低洼区因城市建设而填筑的土石回填区,隧道施工难度大,风险高,隧道内施工桩基础困难,目前可供借鉴的研究成果非常有限.为解决土石混合深回填区近接多隧道的施工难题,依托重庆轨道交通十号线二期兰花路站—南湖站左右区间隧道和兰花湖停车场出入线隧道形成的近接3隧道施工过程,采用帷幕注浆...  相似文献   

16.
熊文安 《隧道建设》2015,35(Z2):97-100
为了解决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时经常遇到的以下施工难题:隧道断面小,洞内施工组织难;独头掘进长,洞内通风差;合同工期短,要求进度指标高等,以正在修建的乌兹别克斯坦安革连-琶布铁路隧道安全隧道有轨运输技术应用为例,从有轨运输设备选型、洞内外场地布置、轨线设置和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总结出有轨运输方案在小断面特长隧道施工中可实现出碴运输高效、无废气排放利于改善洞内空气质量、解决因断面小施工组织困难等难题。  相似文献   

17.
高荣江 《隧道建设》2011,31(5):529-535
在宽深的水域建造永久性跨海通道,始终是世界各国桥隧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刚性支承潜浮隧道方案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结构模式。刚性支承潜浮隧道采用双向受力、组合式结构的设计理念,用横向顶出式抗拔钢桩做隧道管的固定支承件,使单车道工程造价降低到不及桥梁和普通隧道的一半;而且,没有土方量,没有污染,使工程变得简单易行。以琼州海峡为例,介绍刚性支承潜浮隧道的基本结构、受力原理、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一些关键难题的解决方法,为建造永久性跨海通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高荣江 《隧道建设》2009,29(5):491-495
在宽深的水域建造永久性跨海通道,始终是世界各国桥隧建设中的一大难题。刚性支承潜浮隧道方案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一个值得关注的结构模式。刚性支承潜浮隧道采用双向受力、组合式结构的设计理念,用横向顶出式抗拔钢桩做隧道管的固定支承件,使单车道工程造价降低到不及桥梁和普通隧道的一半;而且,没有土方量,没有污染,使工程变得简单易行。以琼州海峡为例,介绍刚性支承潜浮隧道的基本结构、受力原理、施工方法、安全措施和一些关键难题的解决方法。为建造永久性跨海通道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隧道建设》2014,(5):451-451
<正>2014年5月1日10:10,兰新高铁重点控制性工程祁连山1号隧道顺利贯通,这标志着世界海拔最高的高速铁路隧道——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全线贯通。兰新高铁祁连山隧道工程由祁连山1号隧道、祁连山2号隧道和连接2座隧道的硫磺沟大桥组成,全长16.336 km,隧道轨面海拔最高高程为3 607.4 m,且2座隧道均为Ⅰ级风险隧道,是目前世界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和施工难度最大的高速铁路隧道工程,被誉为世界高铁第一高隧  相似文献   

20.
随着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无砟轨道被广泛应用,桥隧群、长大铁路隧道等多采用无砟轨道结构。无砟轨道对隧道仰拱、底板等下部结构质量要求高,隧道施工质量提升跟不上高速铁路发展的脚步,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了部分质量缺陷,严重影响铁路工程整体质量,必须进行彻底整治,确保铁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