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现有客货滚装在生产效率、客户体验、监控监管、信息业务融合等方面存在的缺点,依托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工程,通过"智能、高效、便捷、安全、互通"示范主题,结合BIM技术,打造湛江港徐闻港区客货滚装智慧港口,推动"互联网+票务"、港口作业无纸化、渡海车票电子化、闸口作业智能化、安全监管智能化等数字化、智能化应用,创新客货滚装物流运作新模式,提高客货滚装港口物流运作效率和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在智慧港口建设的背景下,BIM技术对港口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作用愈发显著,建立码头基础设施的数据底盘,以此为载体实现码头基础设施数字孪生多维应用。为探究高桩码头数字化管理及孪生应用的有效方法,基于Revit软件及其二次开发技术,根据高桩码头结构特点,提出衔接BIM模型和有限元模型的孪生建模方法,建立高桩码头BIM模型;开发高效的模型转换程序,准确生成高桩码头有限元模型,并通过案例应用,验证了建模方法及转换过程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内河智慧港口建设目标和需求,以湖州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为试点,开展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内河集装箱港口信息协同系统设计,并针对现阶段港-船信息协同和内河港口数字孪生驱动建设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供内河智慧港口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管加工数字化车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车间与虚拟车间交互融合的有效技术手段,被国内外相关学术界和企业高度关注,但目前的研究尚处于理论研究阶段,研究成果相对较少且缺乏整体解决方案。本文分析传统车间管控系统架构存在的不足,提出基于数字孪生的数字化车间运行新流程。基于B/S架构进行数字孪生系统设计,并给出与业务系统进行数据及接口集成的方法。利用数据采集网关技术,将现场设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分类、清理及上传,实现基于现场实时驱动的虚拟车间运行。从产品、生产线、过程信息3个方面构建基于数字孪生的车间信息模型。最后,基于武昌造船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自动化直管柔性加工生产线实现了数字孪生车间系统。  相似文献   

5.
虚拟测试场景在智能船舶评估中占有重要地位,数字孪生技术能够对现实环境进行描述、预测,实现智能现实环境与虚拟场景的交互映射。本文探索如何将数字孪生应用于智能船舶虚拟测试,构建船舶和环境数字孪生体来实现船舶在现实环境中如何获取数据、在哪获取数据,获取何种数据映射到虚拟测试场景中,并寻求更为准确的参数。初步构建出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虚拟测试场景架构,基于该架构进行虚拟测试前后以及船舶远程操作时延优化应用,该架构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基于数字孪生技术能够提高智能船舶虚拟测试系统的效率和操作精度,增强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针对当前煤炭港口数字化转型相关研究及实践中存在的技术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对全链条全场景覆盖度不够、子系统存在信息孤岛等问题,进行煤炭港口数字孪生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基于对煤炭港口场景的深入了解和运营实践,采用物联网、系统仿真等关键技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数据标准化和接口标准化,提出涵盖全要素、全流程、全场景的煤炭港口数字孪生架构和五维模型。依托某煤炭港口进行应用,系统实现了全面准确反映港口运营情况、规避煤炭自燃安全隐患、大幅提升运营效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数字孪生科技在港口管理中的应用及其优势。数字孪生技术是新型数码模拟工具,能够以更为智能和高效的方式为港口管理提供解决方案。通过盘点数字孪生科技在港口运营、安全管理、资源优化等方面的一系列应用案例,深度解析了数字孪生科技在港口管理中的卓越表现。本文还对数字孪生科技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针对现有船舶管件加工在生产管理、调试和生产线柔性管控等方面的不足,利用数字孪生技术,进行船舶管件加工生产线虚拟模型构建、虚实生产线同步行为设计、虚实生产线交互接口设计、信息分析和生产线柔性管控等方面研究,设计开发基于数字孪生的船舶管件加工数字化生产线柔性管控系统,实现船舶管件加工生产线自动生产和远程管控等。该系统可为其他离散型制造生产线建设和管控系统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鉴于当前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方法难以满足信息化、智慧化发展的要求,探讨BIM+GIS技术在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上的应用方向,提出基于BIM+GIS的港口空间规划及设计技术架构,通过建立包含BIM模型及平台、GIS分析模型及平台、模型渲染与展示平台的BIM+GIS规划设计集成平台,将BIM模型和GIS环境深度融合,实现宏...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将物理实体映射到数字孪生模型中,运用大数据挖掘技术并集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多源信息数据的融合,构建海上钻井平台五维数字孪生系统,开发数字孪生驱动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智能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提高舰船动力设备的可靠性并降低维护成本,研究基于数字孪生的舰船动力系统智能运维技术及实现方法。[方法]首先,根据模块功能及结构体系需求,建立数字孪生特征的动力系统智能运维架构;然后,通过工况标杆库建立、控制参数智能寻优以及运行自优化,实现基于综合平稳度的智能控制技术;最后,根据基于知识、基于模型及基于大数据驱动的故障诊断方法,实现复杂系统综合故障诊断技术,形成以数字孪生为技术特征的动力系统智能运维体系。[结果]动力系统智能运维平台的应用案例验证了实现智能控制、故障诊断功能的可行性。[结论]研究成果可为舰船智能机舱的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智慧管理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关键技术。该系统通过搭建感知网络,依靠前端的传感设备及通讯技术,可提供数据通道,消除信息孤岛;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实现港口管理数据互联化,从而集成战略规划和运营管控能力、数据认知与分析服务能力、业务流程优化与协同能力、技术创新应用与实践能力,实现港口运营的智慧管理,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智慧港口建设原则和智慧港口内涵,研究了智慧港口的系统架构,提出了智慧港口的操作层、业务层和服务层3层架构模式。从装卸效率、信息共享、物流服务、节能减排4个方面分析了智慧港口建设对航运业的影响,为促进智慧港口与航运企业的多元化发展和有机融合提供了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围绕广东省航道工程及BIM应用现状,给出广东省航道BIM技术体系方案,从逻辑架构、开发架构等角度建立BIM平台系统总体架构,结合BIM、监控量测以及数据模型,建立数据资源体系与监控量测技术方案,实现广东省航道工程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与管控.  相似文献   

15.
针对当前船闸在运维管理过程中存在实时性与直观性不足的问题,建立一种新的基于数字孪生的船闸信息管理方法。运用BIM技术与WebGL技术,提出船闸三维数字信息化场景构建方法。通过分析船闸多源化异构数据实体关系,构建船闸多源异构数据库。基于建立的三维模型场景与多源异构数据库,制定一种三维虚拟仿真场景与多源异构数据库相互调用机制,基于B/S架构,研发基于数字孪生体的船闸BIM数字档案管理平台,实现船闸全景漫游、空间网格管理、档案信息查看、实时仿真互动等功能,为船闸运维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与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持,提升船闸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BIM(建筑信息模型)和IoT(物联网)技术虽然近年来在基础设施建设行业应用愈加广泛,但在航道工程勘察阶段未广泛应用.针对这个现状,研究BIM和IoT技术的集成应用,采用基于BIM+IoT的勘察管控平台技术架构和技术路线,探索其在航道工程勘察安全管控中的应用.以某航道工程为例,利用BIM+IoT平台实现了水上移动巡检、...  相似文献   

17.
《水道港口》2022,(1):79-84
长江干线航道工程建设规模大、点多线长、内容复杂,工程建设管理难度大,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高效管理对于保障施工安全和提升工程品质意义重大。文章分析了长江干线武汉至安庆段6 m水深航道整治工程施工要素与控制关键,提出其智慧工地系统的四层级架构体系,基于BIM技术、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深化智慧工地建设方案并开发了平台,为航道工程的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与应用提供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18.
文曦 《水运工程》2022,(7):240-245
为提升船闸工程信息模型应用水平,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和效益,在《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基础上,细化并编制了满足标准要求的船闸工程BIM设计细则,根据应用实践建立了船闸工程BIM设计总体实施流程。以某船闸工程为例,对信息模型的层级组织、模型内容、协同设计、分类编码、模型存储和成果交付等进行了实践,验证了基于标准的实施工作流程的可行性和标准在船闸工程BIM设计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水运工程设计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可以规范船闸工程BIM设计,提升设计成果质量、实现数字化交付和应用,也为船闸工程BIM技术实施和数字孪生建设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从2008年起到2012年,福建省平均每年将在港口建设方面投资100亿元左右,5年共计完成500亿元。此次注资计划是福建省交通部门着力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思路的一项重大举措。此次投资将重点发展福建省沿海港口与高雄、台北等主要港口之间海上集装箱班轮双向航线、海峡客货滚装和散杂货不定期双向航线,全力提升港口建设,以争取在对台客货往来方面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20.
《水运管理》2008,30(12):45-45
为力争在“大三通”全面展开后厦门、福州两港成为第1批直航口岸,并发展福建沿海港口与高雄、台北等主要港口之间海上集装箱班轮双向航线及海峡客货滚装和散杂货不定期双向航线,福建省将注入500亿元重资全力提升港口建设水平,以争取其在对台客货往来方面的龙头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