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速公路运营期CO_2排放显著,目前中国尚无全面的高速公路运营过程温室气体排放评价体系。基于生命周期理论中的清单分析,根据高速公路运营过程中的能源活动工作分类及植被的碳汇功能划分了评价体系边界,提出了公路资产、养护维修、交通通行3大板块碳排放评价指标,研究了碳排放指标及碳清除量的测算方法,以此为基础建立了中国高速公路运营期碳排放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为高速公路运营期节能减排绩效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高速公路节能评价的可操作性,文章以国内某高速公路为例,基于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理念并结合《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2010年),介绍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节能评价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高速公路建设期、运营期的能源消耗和能源节约进行了分析与计算.通过实例分析进一步证明了高速公路节能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道安高速是贵州省第一条绿色循环低碳示范公路,通过对道安高速公路设计期的低碳选线理念、建设期的绿色循环低碳建设技术的应用、运营期的节能减排体系进行研究,充分涵盖路基路面、桥梁、隧道、服务设施、组织管理等各个方面,不仅降低了道安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营期的能耗,减少了CO_2的排放量,而且也提高了高速公路的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建设中能源消耗巨大,加强对公路施工期节能减排管理意义重大。文中从能耗监控技术、节能减排效益核算和能耗监控应用三方面对近期关于高速公路路面施工期能耗减排监控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建立绿色公路路面建设期环保评价体系和绿色低碳施工技术体系,推动公路建设科学发展和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的节能减排效益已成为高速公路建设中考虑的重点。文章以某西部地区高速公路为例,基于相关工程资料、技术合同和工程实施情况,对其建设期、运营期的能源消耗、生产工艺、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措施进行了全面分析与计算,得出相关结论,以期为同类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广梧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公路网规划组成部分,其设计工作被作为交通部和广东省联合勘察设计典型示范工程。项目通车多年来运营条件优良,与环境和谐。该文对项目的绿色公路设计研究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主要包括工程概况、设计理念、科研支撑、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山区高速公路绿色公路设计评价标准;可供绿色公路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在全生命周期内产生的碳排放是容易忽视的重要碳排放来源。为促进碳减排政策的制定和量化考核,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建立一种通用化的高速公路基础设施碳足迹核算方法,以山东枣庄-菏泽高速路段为案例进行核算分析,揭示其碳排放水平和减排方向。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中,建设期是主要碳排放来源,桥涵工程贡献最大;在建设期碳排放方面,材料物化是主要来源,建设施工是次要来源,其中水泥低碳材料替换及土石方运距减少是主要减排方向;在运营期碳排放方面,电能消耗是主要来源,电耗降低与清洁电力使用是主要的减排方向。  相似文献   

8.
青藏高速是祖国内陆联系西藏自治区最重要的生命通道,是提高骨架公路等级,促进沿线区域经济发展和西藏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路段。青藏高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高寒高海拔,氧气稀薄。随着生活水平、技术条件的发展,保障青藏高速建设者以及后期运营工作和驾乘人员的人体健康显得尤其重要,本文通过对青藏高速建设及运营期人员健康保障措施的研究,总结出高寒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建设期及运营期人员健康保障措施,对高海高海拔地区公路建设起到技术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客观评价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效果,建立了沥青路面节能减排量化分析评价体系框架;选取了包括资源利用评价指标(RUI)、能源消耗评价指标(ECI)、环境污染指标(EPI)和交通影响指标(TII)的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建立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评价指标判定标准;确定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评价指标的权重,为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以模糊物元评价方法为基础,建立了沥青路面养护工程节能减排综合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流程。该评价方法对于优选不同养护工艺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杭新景高速公路(建德至白沙关段)工程概况的基础上,总结了本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重点采用的多项低碳技术,并估算了各项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为推动低碳技术在公路行业更广泛、更深入地应用提供典型示范和借鉴,也为推动"绿色交通"发展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公路线形、交通特性、车辆碰撞能量及碰撞护栏事故的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是国内首个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该评价方法有具体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但评价方法中评价要素的获取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定。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结合多条高速公路交通特性信息采集及护栏评价调查经验,总结出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中评价要素获取的具体调查方法、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以增强该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起到指导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山区公路运营期边坡长期稳定性具有逐步劣化特征,而传统边坡分级评价方法未形成长期稳定性动态评价体系。根据四川红层丘陵区公路边坡坡体结构和变形失稳特征,建立了基于动态变形的边坡长期稳定性量化评价体系。针对公路边坡沿线点状分布,数量较多的特点,对红层区398个公路边坡开展了详细地质调查和评价,基于互联网技术,建立了公路边坡健康信息数据库和在线管理评价平台,提高了公路边坡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信息化管理水平。经过系统在线动态评价结果,及时对不稳定边坡进行处治,有效保障了山区高速公路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13.
冯心宜 《公路》2021,66(11):78-81
通过对河(源)惠(州)(东)莞高速公路龙川至紫金段绿色公路创建过程中的技术管理实践的介绍,重点对项目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减排、提升公路服务水平等方面采取的技术管理手段及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了项目的 绿色建设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是公路基础设施投资项目后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国内尚缺乏一套全面、实用、规范化的高速公路社会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针对现有的高速公路影响后评价报告及编制办法,总结分析现存的问题与不足,深入研究高速公路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起包括社会经济影响、环境发展影响、资源节约影响和交通环境影响4个方面的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体系。通过对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分析比较,根据高速公路对经济社会影响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法相结合建立综合评价量化模型,为高速公路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提供了综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评估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节能减排效益,有必要量化就地热再生技术的能耗与碳排放。应用全生命周期分析法,根据沥青路面养护施工流程划分了能耗与碳排放的边界条件,提出了沥青路面养护能耗与碳排放的评价指标体系,分析了能耗与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分别测算了施工中原材料生产、铣刨、混合料生产、运输、摊铺与碾压等过程中的能耗与碳排放。结合实际施工的监测数据,计算分析了就地热再生与传统铣刨重铺的能耗与碳排放,评价了两种养护方式的节能减排效益。结果表明:与传统铣刨重铺相比,就地热再生施工技术可以节约能耗55. 1%,碳排放量增加6. 5%,具有显著的资源节约和节能效益。  相似文献   

16.
公路护栏的安全性评价不应局限于设计阶段的实车足尺碰撞试验,还应评价其在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下的安全性能表现。为了解决我国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仅停留在"设计符合性检查"层面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道路交通条件及相关交通事故对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公路线形、交通特性、车辆碰撞能量及碰撞护栏事故的评价方法。通过在济青高速双层双波护栏上进行应用,证明了该评价方法的合理性及可操作性。公路运营期护栏安全性评价方法的提出对于完善护栏安全性评价体系,提高公路护栏安全防护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周勇 《中外公路》2019,39(1):303-306
绿色公路理念的核心是节能减排、生态环保、低碳、资源的循环再利用,该文以潮惠高速公路为例,探究绿色公路理念下的环境保护方面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设计理念的提升使全线的绿化资源得以回收和利用;"视窗效应"的提出减少了植物种植数量,实现资源节约的同时,达到了既定的景观效果;土壤菌绿化法使石质边坡生态恢复成为可能。这些关键技术的实施,使该条高速公路在环境保护方面全寿命周期内的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道路养护工程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该文从节能减排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调查法和排放因子法的微表处罩面技术节能减排量化计算分析方法,并结合河南省郑卢高速公路郑少段微表处罩面工程量化分析了铺筑1000m2微表处罩面的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量,明确了微表处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与气体排放最为严重的工艺环节。  相似文献   

19.
温拌沥青混合料因其节能环保的优势而被广泛关注,但其节能减排效果很难量化分析。文中提出了对温拌沥青混合料进行节能量与减排量核算的方法,由该方法评价出不同温拌沥青混合料的节能比率与减排量,对温拌效果进行节能减排量评价,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绿色轮胎的配套使用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家战略政策层面高度重视的区域性概念,以京津冀地区协调统一的经济发展、环境治理为基础。通过建立单车绿色轮胎节能减排效果模型,地区总体绿色轮胎节能减排效果模型,利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地区汽车保有量数据及增长模型,推演2013年节能减排实施效果,预测2015年和2020年两个时间节点节能减排效果,为政府相关部门实现能源节约、治理环境污染提供可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