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一座多孔大跨度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研究了抗震分析中是否考虑摩擦支座的摩擦效应对分析结果的影响,以及采用摩擦支座并联阻尼器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2种减隔震方案的减震效果。结果表明:对于多孔大跨度连续梁桥,考虑摩擦效应后固定墩的地震力显著小于不考虑时的分析结果;在考虑摩擦效应的基础上,2种减震方案均可减小固定墩的地震反应,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方案具有更优的减震效果;摩擦支座并联阻尼器方案减震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支座摩擦力和阻尼器阻尼力间存在90°的相位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结构、特点、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情况.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主要由上座板、中座板、下座板、上球面不锈钢滑板、下球面不锈钢滑板、上四氟滑板、下四氟滑板、抗剪螺栓及防尘密封裙等几部分组成.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减隔震原理是,当地震发生且横向力超过给定值时,抗剪螺栓被剪断,支座的横向限位约束被解除,大半径球面摩擦副横向即可自由滑动,从而地震产生的能量在动能和势能之间反复转换.同时,在滑移的过程中,摩擦阻力逐渐消耗地震能量.这样,延长了地震周期,达到减震的效果.而势能又可形成恢复力,使支座复位.  相似文献   

3.
高军  林晓 《桥梁建设》2020,50(2):56-61
为选用合适的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以改善地震作用下大跨度斜拉桥下部结构的受力性能,以安庆-九江高铁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背景,利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模型,比较不同摩擦摆支座设置方案下桥梁下部结构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不设置摩擦摆支座时,承台底轴力及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减震要求;仅边墩设置摩擦摆支座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不满足设计要求;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后,下部结构最不利轴力显著提高,墩梁之间相对横向位移响应明显下降,安全系数大幅提高,均能满足结构减震要求。鳊鱼洲长江大桥主航道桥最终采用边墩及辅助墩均设置摩擦摆支座方案。  相似文献   

4.
史先飞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2,(12):130-132,166
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转动会造成支座竖向高度的变化,对连续梁桥内力造成影响。为了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中的竖向位移,在分析了纯转和伴随水平位移的转动两种转动情况的转动过程基础上,建立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简化模型,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支座转动竖向位移公式。同时分析了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转动中竖向位移的影响因素,为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设计和连续梁桥内力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某高速铁路三跨连续刚构桥(60 m+100 m+60 m)为研究背景,用Midas/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采用非线性时程法分析其在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从减小活动墩的墩梁相对位移入手,提出在活动墩布置粘滞阻尼器的减震方案。通过对粘滞阻尼器参数与地震响应之间变化关系的研究,确定了合理的粘滞阻尼器参数取值。分析结果表明,粘滞阻尼器可改善连续刚构桥的活动墩墩梁相对位移较大的情况,同时还可以均衡各墩受力。  相似文献   

6.
提出在独塔斜拉桥主梁与桥塔连接处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作为其减震、耗能措施,并利用非线性弹簧单元与Maxwell阻尼模型来模拟铅芯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通过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的分析方法,探讨了铅芯支座与粘滞阻尼器对独塔斜拉桥的减震、耗能效果。结果表明:在独塔斜拉桥主梁与连接处采用铅芯支座与粘滞阻尼器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7.
《公路》2015,(6)
依托新津河大桥抗震设计工程实例,详细阐述了减震和隔震的设计过程。在设计过程中,先后提出了盆式支座+摩擦摆支座方案和盆式支座+摩擦摆支座+黏滞阻尼方案,并用Midas Civil分别对两种方案进行了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中小跨度多跨连续梁桥,采用摩擦摆减隔震可以有效降低下部结构的地震内力响应,使得桥梁的主要构件在大震作用下仍保持弹性,但支座位移较大。文中随后在减隔震设计中增加了黏滞阻尼器,并选择了恰当的设计参数,计算结果表明,使用黏滞阻尼器支座后位移响应降低明显。综合计算结果表明,摩擦摆支座配合使用黏滞阻尼器,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减震、隔震效果。  相似文献   

8.
大跨度斜拉桥减震耗能非线性纵向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在斜拉桥主梁与桥塔连接处采用铅芯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作为其减震、耗能措施,并利用双线性模型与Maxwell阻尼模型分别模拟铅芯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的滞回耗能特性,通过结构非线性地震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铅芯橡胶支座与粘滞阻尼器的减震、耗能效果。  相似文献   

9.
顾培英  曹庆明  邓净 《桥梁建设》2003,(2):16-19,23
主要对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3种减震方案与原设计板式橡胶支座结构横桥向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k=1.5kN/mm、μ=0.25GZY300型铅芯一橡胶支座减震方案为减震结构推荐方案。该推荐结构平均地震响应比原设计降低了53.9%,减震效果显著。采取减震措施的桥梁及其倒虹吸钢管在地震作用下相当于设计烈度降低1度。  相似文献   

10.
以某工程项目为对象,以50 a 10%超越概率E1 (地震作用)和50 a 2%超越概率E2 (地震作用)的地震动加速度时程数据为输入参数建立有限元模型来分析普通橡胶支座和双曲面球形减震支座对桥梁整体结构抗震特性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E2地震力作用下,双曲面球形减震支座下梁端横向和纵向位移均大幅度下降,支座横桥向位移增加,橡胶支座纵向位移增大而滑动支座纵向位移减小,减隔震支座降低了相邻主梁碰撞而造成结构震害; E1地震力作用下,桥梁立柱和桩基结构在橡胶支座和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下均不会发生基于结构抗弯能力不足而导致基础震害,但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下桥梁立柱底部和桩基弯矩均大幅下降;E2地震力下,橡胶支座的1#、2#桥墩立柱和1#、2#、3#、4#桥墩桩基结构弯矩超过结构的抗弯承载能力,桥梁立柱和桩基结构均会发生严重破坏;双曲面球形减隔震支座下桥梁立柱底部和桩基弯矩均大幅下降,低于桥梁立柱的抗弯承载力,桥梁结构不会发生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11.
桥梁顺桥向抗震减震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培英  曹庆明  邓净 《公路》2003,(6):29-33
针对某倒虹吸跨河大桥抗震问题,对聚四氟乙烯滑板支座、铅芯—橡胶支座和液体粘滞阻尼器三种减震方案与原设计板式橡胶支座结构顺桥向减震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提出了k=1.5kN/mm、μ=0.25的GZY300型铅芯一橡胶支座减震方案为减震结构推荐方案。该推荐结构平均地震响应比原设计降低了54.3%,减震效果显著。采取减震措施的桥梁及其倒虹吸钢管在地震作用下相当于设计烈度降低一度。  相似文献   

12.
以某多孔连续梁桥为工程背景,提出了4种纵桥向抗震体系:常规抗震体系、增加固定墩抗震体系、液体粘滞阻尼器抗震体系和铅芯橡胶支座抗震体系。以常规抗震体系为参照,对比分析了固定墩个数、液体粘滞阻尼器和铅芯橡胶支座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固定墩个数,并不一定能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液体粘滞阻尼器在不改变桥梁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结构性能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推荐为纵桥向抗震体系;铅芯橡胶支座使全桥刚度趋于均衡,可大幅降低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在兼顾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推荐为纵桥向抗震体系。  相似文献   

13.
龚万江  吴华金 《中外公路》2011,31(4):138-141
在采用了普通橡胶支座的情况下,给高墩T形梁桥引入粘滞阻尼装置,利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桥梁进行抗震分析.通过对未设置与设置阻尼器两种工况,以及阻尼器设置位置在连续墩处以及简支墩处两种情况下的内力分析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设置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吸收地震能量,减轻桥梁结构的地震动力响应,具有良好的减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烈度地震区大跨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变形,产生较大弯矩和剪力,对箱梁抗裂及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为减小连续刚构桥箱梁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以(90+190+228+123+60)m刚构+连续梁协作体系桥为例,采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模,对主墩墩型和支座类型的影响进行抗震分析并提出减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①主墩采用双薄壁墩比独柱式空心薄壁墩对箱梁抗震有利;②在辅助墩、交界墩或桥台处设置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可以减小箱梁和主墩受力;③在主桥梁端纵桥向设置粘滞阻尼器可以显著降低箱梁和主墩的弯矩;④组合使用高阻尼隔震橡胶支座+粘滞阻尼器减震措施,可以在不中断交通的情况下显著提升连续刚构桥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大跨度中承式钢桁拱桥在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以及减隔震措施,以主跨436 m的中承式钢桁拱桥——广州明珠湾大桥为背景,利用M IDAS Civil软件建立主桥空间有限元模型,采用反应谱法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并进行抗震性能分析;选择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作为减隔震措施,采用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  相似文献   

16.
《公路》2020,(7)
以黑龙江大桥的84.75m+84m+5×147m+84m+84.75m六塔叠合梁矮塔斜拉桥为例,分析比较采用新型球钢支座、新型球钢支座+锁定装置、铅芯橡胶支座和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等不同减震消能措施作用下的结构地震响应,进而比较各种不同的减震消能措施的效果,为大桥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宝鸡市陈仓渭河特大桥是一座位于高烈度地区的混凝土斜拉桥,通过考虑斜拉桥受力特点,采用摩擦摆球型支座加黏滞阻尼器减隔震方案,考虑桩土作用,合理构建空间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斜拉桥的抗震分析与设计.抗震分析表明,该体系减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小桥梁纵横向位移,改善结构受力.  相似文献   

18.
以某越江大跨度混凝土斜拉桥为实际工程背景,研究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对混凝土斜拉桥抗震性能的影响。利用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方法,对非线性粘滞阻尼器的阻尼系数和阻尼指数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并与未设置粘滞阻尼器情况的地震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桥纵桥向设置非线性粘滞阻尼器后,通过选择适当的粘滞阻尼器的参数可以有效地降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关键部位的相对位移,同时也改善了结构构件的地震力。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公路与跨座式单轨交通两用钢桁梁斜拉桥的合理减震约束体系,以牛田洋大桥为工程背景,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模型,并采用时域显式降维迭代法,在考虑纵向活动支座动力特性基础上分析纵向无约束、弹性索、粘滞阻尼器及速度锁定装置等4种减震体系的结构静动响应和粘滞阻尼器4种墩塔处布设方案的减震效果,优化粘滞阻尼器参数;分析跨座式单轨交通列车制动力及行车振动对粘滞阻尼器参数的影响,计算粘滞阻尼器行程。研究表明:无约束体系地震位移响应最大,弹性索体系塔底弯矩最大,速度锁定装置体系位移最小但塔底弯矩较大,粘滞阻尼器体系塔底弯矩最小,位移响应较小,耗能作用最好;仅主塔处设置粘滞阻尼器时减震费效比最高,主塔及辅助墩均设置阻尼器时减震效果最优;当阻尼系数c=3 500~5 000kN·(m/s)~(-α)和速度指数α=0.3~0.5时减震效果较优;大跨径公轨两用钢桁梁斜拉桥可设计合适的支座静摩擦系数抵抗跨座式单轨交通列车的制动力,粘滞阻尼器参数选取可不考虑列车制动的影响;阻尼器速度指数α宜适当取高值,以减少列车过桥时参与工作;粘滞阻尼器行程需按动、静作用分别考虑。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支座的球面滑动摩擦系数μ2、温变间隙△对长联大跨连续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一联(50+8×100+50)m连续梁桥为对象,采用MIDAS Civil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提出采用钧单元、间隙单元与摩擦摆单元并联后再与摩擦摆单元串联的方式模拟双曲面球型减隔震活动支座的力学行为.基于有限元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