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04年2月6日,北京吉普宣布旗下三菱帕杰罗Sport全面调价,作为上市一年来的首次降价,一出手就是最高3万元的降幅。同时国内经济型轿车两大主流厂商夏利和吉利也分别宣布降价。天津一汽夏利品牌中的主力车型实施全新价格策略,降价金额从2000—6000元不等,最大降幅达10%。吉  相似文献   

2.
2004年5月17目,上海通用宣布旗下热销车型君成系列和别克GL8系列全面降价,最高降幅达4万元。4月份还在加价销售的别克凯越也通过推出低配置新车型,把价格向下拉了2万元。上海通用此次降价、造成了国产中高档车市场的巨大地震。大众公司在北京车  相似文献   

3.
从庞大的产销计划几番下调,到巨大的库存无处“消化”.有多少愿望未实现;从踌躇满志张罗“卖车”.到高额的投入无法收回,有多少现金打了水漂:从三天两头下调车价讨好客户,等来的是更加严重的持币待购,有多少抱负成了泡影;从满心欢喜将爱车开回家.到第二天听到了大幅降价的消息,有多少懊恼无处诉说……这就是2004年的车市.在无奈中,整车厂、经销商和消费者走完了艰涩的一年。  相似文献   

4.
吴勇 《汽车情报》2004,(17):18-20
如果说2003年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是降价的话,2004年,降价依然是我国车市的主旋律。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2004年初以来国内已有20多个品牌的80多种车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价,一场波澜壮阔的降价狂潮正在席卷全国车市。降价的受益者是汽车消费者,降价告诉人们中国汽车市场日趋成熟,中国汽车市场正在驶入了买方市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降价也警示汽车厂家的生存。  相似文献   

5.
在经历了2002年的“井喷”式爆发和2003年的持续高速发展后,中国汽车市场在今年四五六月份的表现多少有些令人失望。在略显沉闷的气氛中,上海通用猝然出手,首先挑起降价之战,紧接着,一汽一大众和上海大众也一反常态,联手全线降价。2004年过半,车市仿佛进入了更加让人迷惘的阶段。这次打响的“价格战”会给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年车市还会继续高速发展吗?记者约请国家信息中心信息资源开发部副主任徐长明、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发展公司首席分析师贾新光、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苏晖、北京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商务信息中心副部长且小钢对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李永钧 《汽车情报》2004,(10):40-41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的幅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几乎每个季度、每个月都有车型降价或者促销,国产车的降价已经成为车市的一种常态。2004年降价仍是主旋律。从1月1日开始,就已经有千里马、长安羚羊、赛欧、宝来等数款车型举起了降价大旗,动手之早、范围之广同样是历年来所罕见的。  相似文献   

7.
兑现承诺好     
郑州日产于2003年12月1日向购买他们产品的消费者承诺:2003年内至2004年3月31日.他们的产品不降价.并要求经销商与购车者签订书面协议,如在该时间段内降价,则办理降价补差价手续。  相似文献   

8.
2004年以来,车市的降价风刮得比西北风还猛。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波又一波的降价发生在每一月每一周。老车型之间,新车型之间、新老车型之间都存在各种形式的竞争。降价的“多米诺骨牌”在低端至中高端汽车领域逐一显现。其降价幅度和覆盖车型的广度都  相似文献   

9.
吴勇 《汽车情报》2004,(20):7-9
根据有关资料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1~6月份以来,我国国内几乎所有国产汽车品牌的所有车型都不同程度、不同幅度的进行过降价,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不仅包括经济型轿车、中级轿车、中高档车、高档轿车,所有档次的轿车都掀起降价的高潮,而且降价的幅度也是前所未  相似文献   

10.
新年伊始,以经济型轿车降价为开篇的又一轮降价潮席卷南北。2004年,降价还将是车业的一个常态,所不同的是,在经过两年的近身肉搏,经济型轿车已经向生产成本的底线跃进。在竞争惯性的推动下,厂家将不得不再度举起价格利刃。而由此,经济型轿车创造利润的角色将逐渐被高端车型替代,  相似文献   

11.
车市小议     
刘兆才 《世界汽车》2007,(6):132-133
2007年上半年,各大汽车厂商的降价声纷现报端。每年都在上演的降价大戏,今年仍在继续。从第一季度的销售业绩来看,大部分的汽车企业似乎并不满意,更甚者部分企业的销售增幅出现负值,加之近年来各汽车诸侯对中国汽车市场的明争暗斗日益加剧,这些都为今年的降价大潮推波助澜。  相似文献   

12.
2006年,由于汽车市场继续受需求减弱、库存上升、竞争加剧以及进口汽车预期降价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车市依然“降”字当头, 但降价的幅度不会太大,预计在百分之七左右。一、汽车降价因素的剖析 1.汽车生产企业产能过剩自2004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发布以来,跨国汽车公司借机  相似文献   

13.
买车者也又一大怕——怕降价,尤其是一降降一万两万的情景,私底下一算:啊,够打一看的士了,而且还是那种敞开了的打法儿。  相似文献   

14.
2005年,国内车市的汽车销售在平淡中结束,没有期望中的大降价,也没有太耀眼的“黑马”。虽然2005年的车市表面上是“按兵不动”,但实际上却是“暗藏汹涌”。经销商的优胜劣汰更为激烈,厂家的促销手段更为新鲜,市场上的销售模式也琳琅满目…  相似文献   

15.
临近年关岁尾,汽车市场的主旋律仍是“降价,降价,还是降价”。在缺乏市场亮点的环境下,“经销商行为”的汽车促销自10月开始全面展开,有不下几十款车型近期作了较大幅度的促销让利。进入11月中下旬,又有多款新车型喊出了“让利降价”的口号,为年前的汽车市场争夺战吹响了号角。  相似文献   

16.
年终将至,评估2004年汽车市场形势,成了热门话题。日前冒出“车市并不低迷”一说,持此观点的,有传媒专业记者,有研究部门专家。在他们眼里,2004年市场数据还蛮“漂亮”、挺不错。  相似文献   

17.
中国车市在经历了3年的高速增长后,汽车市场的增速今年开始放缓。产能激增、新品迭出、降价不停换来的不再是消费者蓬勃的热情,而是令厂家和经销商毫无办法的持币待购情绪。2004年5月,国内车市经历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降价狂潮,业界不禁惊呼为车市“黑五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厂商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经过近二十年供不应求的买方市场,国内汽车产能趋于饱和,能否真正抓住消费者也就成了汽车厂商是否能够生存的关键。因此按照以往简单的生产销售模式,单纯依靠提升产量已经无异于自杀行为,而面对降价的大潮和利润空间普遍压缩,想要凭价格上的优惠也很难从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中国汽车大规模降价,这一现象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罕闻,就连“受惠”的中国消费者都觉得有点“无福消受”。随之而来的,是国内各主要汽车品牌忠诚度骤降,为了保住自己的客户资源,生产厂家纷纷出招挽回自己正在消失的品牌忠诚度,在售后服务上新  相似文献   

20.
在经历了2004年的价格大战后,国内轿车市场出现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对峙”局面:消费者对轿车降价预期增强,希望国内汽车商将车价降下来;商家和厂家的利润大幅度下降,则以不打“价格战”为由,拒绝降价,为卖车在营销策略上挖空心思,想尽招数,召开同业会议,达成“价格联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