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据业内人士预计,被取消的新船订单数量将会不断增加,这波撤单风潮不但涉及各类船型,打击造船企业,同时也影响那些已接获订单但船厂基础设施仍在施工建设的船厂。伴随着许多存在撤销可能性的新船订单逐一被取消,船级社和船舶经纪的专家表示。他们已经看到订单取消形势有加剧趋势。  相似文献   

2.
秦萍 《中国船检》2008,(6):18-20
中小船厂融资难,难在担保环节。担保实力不足一直是困扰中小船厂的融资软肋。然而,2006年6月,随着《江苏省建造中船舶抵押融资试点办法》的实施,一种全新的造船融资模式——在建船舶抵押融资为中小船厂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3.
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在经过了狂飙突进后正逐渐回归理性,如何使租赁业惠及各相关利益方,则要看国内突破制约力度和各企业创新的速度。"这几年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迅猛发展,船舶订单也在反弹,可国内仍有不少船厂和船东愁眉不展,因为他们感觉这一切既在身边,却又距离他们很遥远。"前不久在上海举办的一个航运金融论坛上一位参会人士的一句话,折射出了国内船舶融资租赁业在快速发展中遭遇的一些深层次问题。  相似文献   

4.
12月4日,韩国政府,造船厂和船东在首尔召开峰会,共同讨论全球金融危机对韩国的影响。此次会议的目的是利用私有和公共领域资源联合应对信贷紧缩压力,寻求解决办法。目前,韩国船厂手持订单180艘,韩国船东对这些船舶是否能够获得足够融资表示担忧,他们非常关注延期交船或取消新造船的可能性。据了解,韩国船东已决定不再考虑在中国和越南和廉价船厂造船。  相似文献   

5.
国内动态     
《广东造船》2012,(3):10-11
5月中国船厂新签单量世界第一根据克拉克松统计数据,今年5月份,中国船厂共获得了40艘、66.1万CGT订单,多于韩国获得的18艘、32.4万CGT订单。不过在订单造价方面,中国船厂获得了共达9.67亿美元的订单,少于韩国船厂的10.48亿美元。在船舶交付量方面,5月份中国船厂共交付了1,307,609CGT(71艘)船舶,韩国船厂交付了1,252,881CGT(39艘)船舶,时隔4个月中国再度超越韩国。  相似文献   

6.
吕航 《中国船检》2005,(4):28-33
作为资金密集型的行业,船舶业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融资及金融担保问题。我国目前船舶建造融资体系仍滞留在传统的担保和抵押贷款阶段,有些小船厂在融资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无法承接新船订单或无法开工。航运企业要发展却难融资,银行有钱却不敢轻易放贷。究竟哪个环节让船厂难以贷款?银行业委屈了造船业源于产业的特点,船舶制造合同签订后,首期船东只支付船价的2~10%,开工再支付5~10%,交船时支付10%,下水支付60%。每艘出口船舶价格的70%依靠贷款,100%流动资金是贷款。也就是说,在船舶制造过程中的人工、设备、材料等用款的绝大部分要从银行…  相似文献   

7.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船舶行业的发展面临严重威胁,船舶订单稀少,成交处于停滞状态,船厂普遍资金紧张,后续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干散货市场大幅震荡,高价船下水难以弥补营运成本,船东不得不与船厂协商停建或缓建在建船舶或以各种原因推迟接船:预计2009~2011年新船订单交付延迟和取消的比例将在40%~50%。同时整个业界也认识到要淘汰老旧船,  相似文献   

8.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导致船舶行业的发展面临严重威胁,船舶订单稀少,成交处于停滞状态,船厂普遍资金紧张,后续生产受到很大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干散货市场大幅震荡,高价船下水难以弥补营运成本,船东不得不与船厂协商停建或缓建在建船舶或以各种原因推迟接船:预计2009~2011年新船订单交付延迟和取消的比例将在40%~50%。同时整个业界也认识到要淘汰老旧船,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航运大国,也是造船大国。近年来,我国的船舶修造业正方兴未艾,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据悉,国内一些大型船厂承接的船舶建造合同订单,计划已排至第二年,其中不少是国外客户。但目前,我国对船舶修造厂的管理不能适应船舶修造市场的发展,特别是法规建设方面严重滞后,现有法规操作性不强,随着船舶修造业的发展和规范管理的深入,问题越发显得突出。……  相似文献   

10.
张弛 《中国水运》2006,(3):41-41
韩国造船工业协会根据克拉克松的船舶登记数字公布,2005年全球十大造船企业中,韩国占了7家。前五名全部是韩国船厂。2005年全球排第一位的是现代重工,造船1073万修正吨。排第二、三位的是三星重工、大宇造船。2005年全球造船总量是1.42亿修正吨,韩国7家船厂约占造船总量30%。韩国造船业在订单总量、订单余量、船舶建造量方面均实现世界第一,遥遥领先于竞争对手日本,继续保持造船业全球霸主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