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联锁系统是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列车的运行安全和效率有重要的影响.目前,地铁联锁测试通常归结于对系统进行相应的场景复现,按照测试序列对进路进行相应的操作,观察联锁的逻辑是否正确.根据该测试方法编制的测试序列,测试内容重复,测试效率较低.本文采用等价类划分方法的思想,对地铁联锁系统的测试需求进行归类,优化了测试序列,提高了测试效率,并且以北京地铁亦庄站的联锁系统测试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针对当前国内计算机联锁软件测试中存在的人工测试效率低、第三方测试难度大、严重依赖测试人员技术水平问题,基于OpenCV图像处理技术、AutoItX自动测试库,设计并实现了计算机联锁自动测试系统。系统通过计算机联锁上位机界面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获取铁路站场数据;基于站场数据,采用进路搜索算法生成站场联锁表,进而基于联锁表生成相关测试用例;对测试用例编写测试脚本,实现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测试。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第三方对计算机联锁系统的自动测试,能够有效地减少人工操作,在降低对测试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的同时提高了测试效率。  相似文献   

3.
联锁车站软件是计算机联锁通用软件针对具体工程的特殊应用。采用自动仿真测试平台进行联锁车站软件测试,虽然较传统人工测试存在优越性,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应用风险。为此,采用功能FMECA方法识别自动仿真测试平台的高风险失效模式,并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以此为基础设计出一种应用自动仿真测试平台的联锁车站软件测试方案;最后对该方案采用过程FMECA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在满足既有测试需求的基础上,对仿真测试平台的相关风险均实现了有效控制,从而保证了联锁车站软件测试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联锁系统(CIS)是安全苛求系统,针对目前计算机联锁系统的安全测试以软件测试、人工操作为主,存在测试不完备、效率低,远离实际应用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化联锁仿真测试方案,并结合工程以实际的计算机联锁系统为对象研制出联锁仿真测试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功能完善,达到了完备、高效安全测试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进路搜索是计算机联锁软件的核心模块,搜索算法直接影响进路搜索的效率。为提高进路搜索效率,采用A*搜索算法进行进路搜索,为测试算法性能,使用C#编程语言搭建城轨联锁仿真平台进行仿真研究。在该仿真平台上,主要模拟城轨联锁系统中的进路处理过程,构建站场型数据结构,将A*搜索算法应用到进路搜索过程中,利用启发信息指导搜索,使搜索更高效、智能化。最后完善仿真平台的联锁功能,实现联锁人机交互。  相似文献   

6.
进路搜索是计算机联锁系统的主要功能之一。针对联锁表查表搜索算法耗时多、效率低的缺点,利用A*算法对联锁的进路搜索过程进行优化。首先利用启发函数控制搜索过程的趋向性,以减少进路搜索中遍历节点的数量;其次采用链表优化程序结构,建立搜索节点之间的方向关系,以提高算法的整体搜索效率。为验证算法的功能和性能,搭建测试平台,上位机基于Visual C++6.0编程,设计站场界面作为控制台,联锁进路搜索功能则由STM32单片机实现,站场数据存储在外部FLASH里,单片机通过文件系统读取,进路搜索出的节点数据保存在链表里,并返回给上位机。测试表明:经A*算法优化的进路搜索程序相比其他搜索算法效率更高,尤其是当进路较长或道岔较多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结合计算机联锁系统的硬件和联锁软件的特征,介绍了软件的测试目的、步骤、黑盒测试中等价类划分法以及安全测试常用的故障树分析法。基于由测试软件、联锁软件和车站信号设备仿真系统组成的测试平台的联锁软件测试,在联锁软件黑盒测试覆盖率准则的基础上,举例介绍了用等价类划分法编写测试用例和用故障树分析法编写安全性测试用例以及测试流程,并用python伪代码实现了“进路正常选出”的测试用例。通过上面的方法来体现黑盒测试在计算机联锁软件逻辑运算功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针对如何持续提升联锁软件测试的有效性和测试效率这一问题,分析计算机联锁软件自动测试的需求,以灰盒测试为思想,采用层次化框架结构,设计实现一种基于脚本驱动的自动测试系统.该自动测试软件能够提升计算机联锁测试效率,保障联锁测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对计算机联锁处理子系统(IPS-200)的软件测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测试平台。通过测试脚本自动执行测试用例,显著提高了计算机联锁产品的软件集成度,以及确认回归测试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新型列控系统进路防护设计方法,围绕线路进路的建立、锁闭、解锁等操作,利用车载联锁控制地面目标控制器的方式,实现进路防护设计策略。相比传统地面联锁的进路集中控制策略,该分布式进路防护策略具有更好的灵活性、开放性以及协调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