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变暖与西北航道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科幻影片《后天》描述的未来世’界是: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川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不幸的是,《后天》中的预言也许的确会变成现实。目前,有充分的证据显示,地球大气温度和温室气体含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升高。20世纪地球气温已经上升了0.6摄氏度,到2100年,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得不到遏制,本世纪末全球海平面将升高15至95厘米,一些岛国将可能因此被海水淹没。  相似文献   

2.
《中国远洋航务》2008,(10):17-17
最近卫星图片显示,由于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冰洋西北及东北航道日前“打通”,人类历史上首次可绕过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3.
张向辉 《中国船检》2013,(7):11-14,128,129
虽然目前中国商船的北极航行之路充满艰辛,但不可否认的是,未来这条航线也孕育着无限商机。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海冰加速融化,一些科学家乐观预测,在未来30年内北冰洋将出现夏季无冰期,北冰洋黄金水道开通成为可能。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将成为北极航线的两条主要航道。一旦这两条北极航道常年开通,将成为联系东北亚和西欧,联系北美洲东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可以节约大约40%的海上运输成本,届时北极航线可能成为苏伊  相似文献   

4.
当地时间8月2日22时,“霉龙”号穿越巴伦支海后抵达北冰洋-大西洋扇区的第一个海洋调查站点,这标志着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的北极东北航道首航任务已顺利完成。这是中国科考船历史上首次通过北极航线和首次正式访问北极国家,也是我国时间最长、航程最远、考察内容最丰富的一次北极科考。此次“雪龙”船成功首航北极东北航道,不仅为中国海洋科考打通了一条连接大两洋和太平洋的北极通道,同时为中国开辟了第二条连接欧亚两大洲的远洋运输线。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步伐不断加速,北冰洋海冰开始大面积消失。据科学家称,自2002年以来,北极地区海冰夏季最小覆盖面积逐年减小,平均每年减小10%以上。美国国家冰雪数据研究中心预测,如果这一趋势持续下去,北极地区很可能在未来20~30年内迎来“无冰”的夏季。在此背景下,北冰洋航线开始浮出水面,并日益受到各国关注。  相似文献   

6.
《航海》2008,(5):26-26
最新卫星图片显示,由于北极冰层加速融化。北冰洋西北及东北航道目前“打通”,代表人类历史上首次可绕过北极航行。  相似文献   

7.
北极航道将改变世界贸易格局,形成俄罗斯、北美、北欧为主体的超强的环北极经济圈,进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经济和地缘政治格局。2012年12月6日,由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俄气市场和贸易公司(GM&T)租赁、希腊Dynagas公司运  相似文献   

8.
钟合 《珠江水运》2014,(18):20-21
近年来,北极航线破冰而出,不少公司看准机遇,纷纷试水北极航道,尝试能源运输。与此同时,极地船舶建造也随之升温。一时间,北极航线成为炙手可热的“黄金水道”,也给世界造船业带来无限畅想。那么,目前极地船舶的设计、建造领域呈现出怎样的格局?未来哪些船型将更适合在北极航行?中国如何抓住此次契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海事》2010,(11):19-20
<正>船舶溢油污染对北极生态的影响是不可预估的,如果不从环境保护角度妥善管理北极航线,将会对该水域的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北极区域的环境问题更需要各国之间携手合作。因为,北极与全球环境的相互作用密切,北极生态系统的破坏必然会引起全球的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0.
北极航运的现状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范围及冰层厚度都在变小,北极通航的商业价值加速凸显。本文在介绍当前关于北极海冰全部消融预测的基础上,描述了北极两航道概况及当前航运情况,提出了我国利用北极航道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海冰正在迅速减少,与此同时,海冰的厚度也在变薄。观测表明,近30年来,全球变暖现象在北极地区尤为明显。在过去100年间(1906-2005年)地球表面温度提高了0.74℃,而北极地区升高幅度则是其他地区的两倍。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北冰洋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暖十分敏感,从而常发生陡然减少的现象。据《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的估算,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世界其他  相似文献   

11.
舰船通道长期以来主要依据规范和工程经验设计,设计质量很大程度受没计师能力的影响.文章讨论图论在舰船通道路线优化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从图论的原理出发,阐述舰船通道路线优化设计的依据,参考人群流量理论提出路权的计算方法;以船舶通道网络为研究对象,以行程时间最短为优化目标,利用经典的Floyd算法确定最短路径.对某舰艇两层甲板的通道网络实例进行优化并编程实现算法,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开展优化的没想.  相似文献   

12.
当舰船发生灾变时,正确的疏散指挥是避免和减少人员伤亡的关键,而选择合理的逃逸路线又是正确指挥的前提.在N-最短路径的模型基础上,讨论了逃逸路线的可行性以及道路权重的计算;然后根据舰船的实际情况建立简易模型,讨论两点之间前N条最短逃逸路径的求法.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进一步开展优化的设想.  相似文献   

13.
通过自编软件,采用结构化网格和有限体积法,对水下滑翔机以不同攻角直航时的流场动力学特征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了水下滑翔机在不同攻角时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分析了升力系数、阻力系数和力矩系数随攻角的变化规律,提出了有效控制滑行姿态的方案;分析了以不同最大攻角滑行时滑行路径和滑行效率,提出了最佳滑行攻角。  相似文献   

14.
反舰导弹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航路规划是反舰导弹突防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分析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基本原则,介绍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的主要作战运用,指出了反舰导弹航路规划实现的基本步骤并对几种航路规划算法做了介绍。  相似文献   

15.
对长江口北槽分流比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长江口汉道分流比概念与平原河流的不同,分析治理工程以来北槽落潮分流比减小的主要原因.根据对北槽河槽容积和断面落潮量变化的具体分析,得出"迄今为止北槽分流比的减小是可以接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受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影响,船舶在航行过程中很难完全按设计航线航行,预抵线路和预抵时间往往与实际有较大偏差,此时设计航线无法继续作为航行参考路线,需重新进行航线规划,并及时向船舶所有人、货主和港口各方提供船舶的航行动态.基于57 699条通过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7.
舰艇航路规划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艇航路规划日趋复杂,规划过程涉及大量的海洋环境数据,为了有效地利用海洋信息提高航路规划效率,设计了基于ArcGIS平台的舰艇航路规划系统。建立舰艇航路规划空间分析模型数据库,依托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能力解决地理空间中的舰艇航路规划问题。介绍了舰艇航路规划系统的层次结构、组成、数据库以及模块功能,并给出了水下舰艇三维航路规划技术的实现思路和方法。系统可根据航行任务为多型舰艇制定航行计划,有利于提高舰艇航行的安全性和隐蔽性。  相似文献   

18.
长江口北槽浮泥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华  阮伟 《水运工程》2000,(12):96-102
根据现场预测和室内实验的资料,对长江口北槽深水航道浮泥的分布状况、物理特性、形成条件和影响因素、流变特性、沉降固结特性、浮泥对航道回淤和疏浚的影响,以及适航水深的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对北槽浮泥的源地和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深入研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简要介绍了遗传算法在自航水雷航路规划中的应用,分析了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原因。借鉴模拟退火的思想,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遗传模拟退火算法并用以解决自航水雷航路规划问题。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航路规划的计算速度和保证航路规划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针对当前舰艇航路规划所要考虑的因素,运用遗传算法探讨舰艇的航路的优化设计问题。运用蚁群搜索的策略生成初始航线种群,并采用网格序号进行一维编码,通过构建适应度函数进行航线的选优工作。以电子海图作为平台,经过编程仿真试验得到了设定海区的最优航线。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遗传算法提高了搜索效率,得到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基本可以解决设定海区的航路规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