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气压传感法对39例非梗阻性吞咽困难患者进行食管测压。结果显示:患者出现食管下扩约肌静止压(LESP)升高、体部运动减弱、增强及紊乱以及食管上扩约肌静止压(UESP)升高、松驰不全等6种异常。含服硝苯啶后LESP及体部增强型分别降低47.5%(P<0.001)及20%(P<0.05)。对其它食管异常运动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64不同中医证型的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进行内镜、食管动力学检查,探讨胃食管反流病的内镜、食管动力学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GERD患者脾胃虚寒型比肝胃不和型和肝郁化热型的食管粘膜炎症分级增高(P<0.05);食管动力学检查显示:脾胃虚寒型投肝胃不和型和肝部化热型的LESP、GEBP、APP降低(P<0.01或P<0.05),技肝胃不和型的LESRT延长(P<0.01),PCS减任(P<0.05)。提示:GERD康证型较实证型的食管粘膜炎症损害程度重且食管运动功能差。  相似文献   

3.
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食管癌病人放疗前后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 m algrow th factor, EGF)和肿瘤坏死因子(Tum or necrosis factor,TNF)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放疗后病人血清中EGF及TNF含量较放疗前显著降低,且下降幅度与疗效呈正相关。提示EGF、TNF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并可做为判断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Objective To conduct a case-control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of th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of the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 gene with phenotype of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All subjects were unrelated residents in northern regions of China.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PCR-RFLP) analysis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MMP-9 genotypes. Results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of genotypes in the patients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s (OR=0.77, 95% CI=0.45-1.34; P=0.36).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atients and the control subjects in terms of the distributions of sex and age, smoking status, alcohol dependence, pickled diet status, or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exposure. The patients were further examined with stratifications by age, sex, grade, depth of tumor invasion, lymphatic invasion, venous invasion and TNM staging. The results showed no pronounced association among the stratifications. Conclus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MMP-9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genotypes and phenotype of esophageal cancer.  相似文献   

5.
对 57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食管运动功能测定 ,同时进行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检查 ,并与 52例健康人对照。结果表明 ,糖尿病组的食管测压异常主要表现为食管体部运动功能失调 ,其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这些异常与患者的空腹血糖、病程、年龄、性别等无关 ;糖尿病患者的食管测压结果与心血管植物神经功能测定结果有相关性 (χ2 =14.4 7,P <0 .0 1)。结果提示食管测压对糖尿病植物神经病变的较早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西安市男性吸烟、饮酒与食管癌的病因关系。方法 应用Meta分析对吸烟、饮酒与食管癌病例对照研究的文献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纳入本次Meta分析的 5篇研究吸烟的文献中 ,病例组 5 30例 ,对照组 4 0 0 5例 ,异质性检验结果P >0 .0 5 ,支持固定效应模式 ,计算的OR为 2 .88(2 .32~ 3.5 8)。研究饮酒的 4篇文献中 ,病例组 4 6 5例 ,对照组 385例 ,异质性检验P <0 .0 5 ,按随机效应模式计算的OR为 1.81(1.0 8~ 3.0 5 )。结论 吸烟、饮酒与食管癌呈中等联系强度 ,是西安市男性食管癌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及食管腺癌黏膜组织中Ⅰ型胶原蛋白(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经胃镜取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组织中COL1A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COL1A1mRNA在正常组和反流性食管炎阴性组食管黏膜中呈低表达(0.154±0.119,0.152±0.105),在Barrett食管与食管腺癌食管黏膜中呈明显的高表达(0.396±0.170,0.726±0.561)。并且在从正常→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OL1A1mRNA的表达呈现渐进性增强,并与病期有关。结论 COL1A1基因的异常表达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OL1A1mRNA的表达水平可用作监测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早期发生及干预治疗效果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8.
成年国人内镜下食管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国人食管与身高、坐高、性别及年龄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前视式胃镜在直视下经食管内腔测量了613例(男378例,女235例)食管上口(咽部)至食管末端(齿状线最近侧缘)的长度。结果成年男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4.8±2.1)cm,成年女性食管平均长度为(22.8±1.9)cm,男、女性食管长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发现,男女性食管长度与身高、坐高呈直线相关关系。但各年龄组间食管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长度受多因素影响,其中身高和坐高是影响食管长度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相似文献   

9.
表皮钙黏蛋白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皮钙黏蛋白(E cadherin, E CD)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食管癌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58例食管癌标本和122例其他各种病变食管上皮中的E cadherin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鳞癌、腺癌中E cadherin 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2.0%(11/50)、25%(2/8),与正常组100%(20/20)、单纯性增生组92.9%(26/28)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E cadherin阳性表达与鳞癌的分级、癌细胞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结论 食管癌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及浸润转移的增加,E cadherin表达逐渐降低,以致丧失;E cadherin可作为检测肿瘤早期发生、预测转移潜能和预后状况的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术前化疗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方法 术前化疗方案采用BPF方案 ,采用DNA末端标记法染色观察食管癌术前化疗组 (62例 )化疗前胃镜标本和手术标本石蜡切片及 3 5例单纯手术组的手术标本石蜡切片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术前化疗组患者中 5 4例自觉吞咽困难、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 ,8例无变化 ,无症状加重者。消化道钡餐检查示CR 9例 ,PR 3 7例 ,NC 1 2例 ,PD 4例。术后常规病理检查发现除病变进展的 4例外 ,其余 5 8例均可见化疗后改变。术前化疗组的胃镜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平均为 (5 .2± 1 .3 ) % ,术后标本为 (2 7.6± 3 .8) %。单纯手术组术后标本肿瘤细胞凋亡指数为 (4 .9± 1 .6) %。结论 术前使用顺铂、5 Fu、平阳霉素联合化疗可以诱导食管癌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11.
姜黄素对食管癌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食管癌细胞系Eca10 9的放射增敏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克隆技术进行剂量 -存活曲线分析 ,末端脱氧核苷酰转移酶法检测细胞凋亡 ,并对细胞周期进行分析。结果 姜黄素组D0 值为 91.35cGy ,空白对照和空白药物组D0 值分别为 130 .0 7cGy和 138.37cGy ,(P <0 .0 5 )。流式细胞仪分析空白组和姜黄素组凋亡区阳性细胞分别为 1.0 1%和 87.5 8% (P <0 .0 5 ) ;经姜黄素处理后 ,与对照组相比 ,G0 1 期细胞比例降低 ,G2 + M期细胞比例增高。结论 姜黄素可以明显提高Eca 10 9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机制可能与其引起瘤细胞周期阻滞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2.
西安地区12年间胃镜检出上消化道癌症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西安地区内镜检出并经病理证实的上消化道癌症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选择1991年1月至2002年12月于西安市三所大型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的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对其临床、病理、内镜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2年来上消化道癌症总检出率为8.13%,其中食管癌检出率3.42%,贲门癌检出率1.44%,非贲门部胃癌检出率3.26%,十二指肠癌检出率0.01%。12年来食管癌和胃癌的检出率虽有一些波动,但呈明显下降趋势(P=0.000),贲门癌呈现出较为平缓的上升趋势(P=0.000)。贲门癌的男女性别比为6.29∶1,远较胃癌和食管癌为高(2.92∶1和3.09∶1,P=0.000)。食管鳞癌和腺癌构成无明显变化(P=0.562),食管腺癌没有明显的升高趋势(P=0.557)。结论西安地区食管癌居上消化道癌症之首;12年来胃癌、食管癌的检出率明显下降,贲门癌的检出率呈明显升高趋势;贲门癌为不同于食管癌和胃癌的独立疾病。  相似文献   

13.
对24例胃食管反流性胸痛患者的食管测压分析,显示可出现食管下扩约肌静止压及食管上扩约肌静止压异常升高、体部高幅蠕动或蠕动紊乱等不同类型的食管运动障碍。表明胃食管反流性胸痛的发生与这种食管的运动障碍有关。对其发生机理及临床特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原位杂交检测CD44v6和P16基因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CD4 4v6和P16基因表达与食管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催化信号放大原位杂交技术 ,对6 5例食管癌组织进行CD4 4v6mRNA和P16mRNA检测 ,结合肿瘤的病理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随访资料分析。结果 在食管癌组织中 ,CD4 4v6mRNA和P16mRN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6 1.5 %和 4 3.1%。CD4 4v6mRNA高表达和P16mRNA低表达与食管癌浸润、淋巴结转移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P <0 .0 5 )。食管癌中CD4 4v6表达与P16mRNA表达呈负相关性 (r=- 0 .39,P <0 .0 0 5 )。结论 CD4 4v6和P16基因异常表达与食管癌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 ,可作为预测食管癌转移潜能和评估食管癌预后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血浆D-dimer水平的变化规律,评估发生血栓的风险。方法随机选取行手术治疗的29例食管癌患者为癌症组,同期开胸的12例良性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d、术后9d的血浆D-dimer水平,与其病理学特征及手术方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D-dimer在对照组(P<0.001)和癌症组(P<0.001)中均升高,但在癌症组中升高趋势明显(P<0.001)。癌症组中,血浆D-dimer在术后3d较术前升高显著,在术后9d升高趋于平缓。围手术期食管癌患者D-dimer水平改变与病理类型(P=0.64)、病理分级(P=0.84)、TNM分期(P=0.52)、手术方式(P=0.83)均无关。结论食管癌患者术后血浆D-dimer变化明显,术后可能并发血栓的风险也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 (HP)感染、肝功能状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食管曲张静脉套扎 (EVL)后对PHG的影响。方法 对 4 7例肝硬化患者 (伴PHG者 34例 ,不伴PHG者 13例 )分别行肝功能、胃内HP测定 ,胃镜下判断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及其程度。EVL患者术后 1~ 2月复查胃镜 ,观察PHG变化。结果 肝硬化患者HP感染率低于对照组 ,肝硬化伴或不伴PHG者HP感染率无显著差异 ,轻度PHG与重度PHG患者HP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PHG发生率较高。EVL术后PHG加重或发病率增加。结论 PHG与HP感染无关 ,肝功能状态可影响PHG的发生及程度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PHG发生有密切关系 ,但静脉曲张程度与PHG程度无关 ;EVL术后可诱发或加重PHG。  相似文献   

17.
Recent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pe-rioperative management hav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the resect rate, long-term survival and op-erative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However, treatment of surgery only does notimprove the extremely poor prognosis of the pa-tients with local advanced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j. Multimodal therapy is needed to improve theprognosis for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esophageal cancer. Most investigators have foundthat adjuvant treatme…  相似文献   

18.
MRP和LRP的表达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和肺耐药蛋白(LRP)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Eli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51例食管鳞癌组织和18例癌旁正常黏膜组织(距离癌组织>2cm)中MRP和LRP的表达情况。结果食管鳞癌肿瘤大小在5cm以上者LRP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5cm以下者(P<0.05)。癌组织中MRP和LRP阳性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有淋巴结转移者MRP和LRP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MRP和LRP阳性者术后3年生存率低于阴性者,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RP和LRP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无统计学相关性。MRP和LRP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MRP和LRP不能作为临床判断食管鳞癌恶性程度、是否转移和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但可提示这些蛋白阳性的患者存在易转移和预后差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对 1 6 3例肝炎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行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 ,其中 78例在结扎前后应用硝苯啶以降低门脉压力 ,余 85例作为对照 ,并进行1~ 5年的随访。结果显示 ,硝苯啶组病人的食管静脉再曲张率及再出血率均低于对照组。表明内镜下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前后应用硝苯啶 ,可提高结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负压治疗对犬缺血肢体自由基损伤保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负压治疗 (NP)对实验性缺血组织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切断犬股动脉分支 ,动脉腔内置入螺旋状金属丝的方法 ,在两周内复制出肢体动脉闭塞性病变的动物模型 ;对动物模型进行 8~ 10d的负压治疗后 ,采集模型建成及治疗前后的静脉血样 ,分别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活性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组织缺血后 ,LPO含量显著升高而SOD活性显著下降 ,二者与缺血前正常时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 [(35 .5 94± 10 .75 3)vs.(2 4 .80 0±9.0 11) μmol·L-1,P <0 .0 5 ;(10 3.90 0± 4 5 .82 1)vs.(15 7.2 5 2± 17.4 5 1)kU·L-1,P <0 .0 1];经 8~ 10d的负压治疗后 ,LPO含量明显下降而SOD活性显著升高 ,可恢复到模型建成前水平。对照组未经负压治疗 ,患肢静脉血中测得的LPO含量持续升高 ,SOD活性持续下降 ,与治疗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4 0 .0 0 0± 12 .5 4 3)vs.(2 4 .6 6 0± 4 .396 ) μmol·L-1,P <0 .0 1;(114 .4 94± 2 8.70 2 )vs.(16 6 .0 4 0± 34.72 1)kU·L-1,P<0 .0 5 ]。结论 肢体缺血后 ,局部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 ,自由基清除能力下降 ,引起或加重组织损伤 ;肢体负压治疗可明显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 ,改善局部代谢状态 ,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