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单元作业推广应用安全检查表安全寓于生产之中,不安全因素是通过生产过程中的单元作业出现的。针对作业条件,控制操作工人的不安全动作。采用先进技术、科学管理是消除造成工伤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的主要手段。多年来,实践证明发生事故多数属于违反操作规程作业造成的。1982年丹东冶金机械工业公司共发生308起事故中违章作业造成事故占65%;其中3起死亡事故、7起重伤事故。因此,过去对岗位工人只简单地进行安全知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影响行车安全的主要心理因素和评价指标 ,用卡特尔的 1 6种人格因素调查问卷 ,对事故组、安全组 (各 2 0人 )各 1 0个 2人搭配机班乘务员进行测试和心理因素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发现 :事故组与安全组在敏感性、怀疑性及自律性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而事故组与安全组各机班内 2人在次级因素内外向、怯懦与果断 2个指标上也有显著差异 ,P <0 0 5 ;次级因素心理健康状况、怯懦与果断、专业有成、管理事务真确可靠及新环境的学习成长能力方面以及根源因素乐群性、有恒性、怀疑性、稳定性、自律性方面 ,差异也都非常显著 ,P≤ 0 0 1 ;其次聪慧性、敢为性、世故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 ,P <0 0 5 ,也都具有显著性差异 ,安全组均优于事故组。结论 :这些指标应列为机车乘务员职业适应性体检的心理卫生必检指标。  相似文献   

3.
事故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很复杂的,但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有三方面主要原因,即:人的因素(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人在劳动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物的因素(机器、设备、工具、附件)和环境因素(如生产场所、工作空间、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化学因素等)。现仅从心理学角度对人的因素作一分析。人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事故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已作过许多研究,但由于许多混杂因素的干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一场事故?关于这个问题有各种各样的定义和解释,西方学者苏赫曼(Suchman EA)认为,一事件若要称为事故,至少须具备三个条件,即:(1) 不可预料性;(2) 不可抗拒性;(3) 无意引起的灾害。他的看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分西方学者的意见,然而事实上,事故虽有一些不可预料、不可抗拒的因素,但事故的发生并非完全是偶然的,当前许多事故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只要充分发挥人的因素,做好事故的调查研究工作,防患于未然,事故是可以大大减少的。  相似文献   

5.
事故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来看,不外乎有三方面主要的原因,即:人的因素(如劳动组织、劳动制度、人在劳动中的行为和人际关系等)、物的因素(如机器设备、工具、附件等)和环境因素(如生产场所、工作空间、生产环境中物理或化学因素等)。为探讨事故发生的规律及为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反馈信息。我们试对历年收集到的100例因工死亡事故进行了初步的人机工程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铁路运输生产由于本身特点,致使铁路高温作业环境有特殊之处。为探索生产现场切实可行与更为完善的高温评价方法,作者于1984年夏,采用有效热强度指数(EHSI)结合湿球—黑球温度(WBGT)对具有铁路特点的工种进行了环境评价,通过本次试验,证明该二种指标既可反映几种主要气象因素的综合作用,又可反映工人生理变动的大小,且可互相补充。同时还提出了高温的阈限值,以及超过阈限值的允许短暂停留时间,对保障高温作业工人的健康有一定意义。铁路运输由于本身生产特点,如工人分散、昼夜工作、劳动和休息时间不稳定不规律、同时受到多种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某些工种主要是在露天作业等等,致使铁路高温环境具有某些与地方一般厂矿不同的特点。为保障铁路工人身体健康,安排适宜的高温作息时间和确定劳动保护措施,提供现场资料和理论依据,我们于1984年夏在南京—南昌列车上及南京铁路地区,对部分具有铁路特点的工种,试用WBGT(湿球—黑球温度指数)结合有效热紧张指数(Effective Heat Strain Index 简称EHSI)进行了环境评价。  相似文献   

7.
在铁路运输生产中,装卸各种废渣是很常见的,但是因卸废渣而致工人皮肤灼伤的事故却较少发生。1981年7月26日,我局某工程段因卸鞍钢运采的炉渣,发生了71例工人皮肤急性灼伤事故,现报告如下: 一、发病情况 7月26日午后16点30分,71名工人参加卸车工  相似文献   

8.
随着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 ,各种事故的原因愈加复杂。为实现安全生产 ,就必须要对既往事故的性质、特征、原因和过程以及预防方法加以认真研究。现就预防伤亡事故的基本原理浅议如下。1 伤亡事故致因理论自美国 1919年提出了以“事故是可预防的…… ,几乎所有工业伤亡事故都由工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为主导思想的工业安全理论以来 ,一直沿用至今。随着人类工效学的兴起 ,系统安全管理、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以及一系列科学分析方法的出现 ,使人们对事故的原因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认识到“人、机、环境、管理”是影响安全生产的 4…  相似文献   

9.
1980年12月9~15日在日内瓦WHO总部召开了生产环境中接触联合有害因素对健康影响的专家讨论会。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有中国、美国、英国、苏联、苏丹、加纳和南朝鲜共7人,另邀请有关专家和人士10人,共17人。我国上海第一医学院顾学箕教授做为正式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WHO非传染性疾病处职业病科草拟的有关文件,分大组、小组,采用边讨论边修改而定稿的方式,最后修改后正式印发。讨论会就以下问题进行了讨论: 1.联合毒作用的职业危害。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无论在制订卫生标准,环境监测及对工人的健康监护方面,多注意到单方面因素的职业危害。但工人在生产环境中常同时或相继受到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和社会因素的作  相似文献   

10.
企业生产的主体是工人、工程技术人员。我厂从今年以来安全生产出现的新动向,其表现特征是干部参加劳动的机会增多,发生工伤事故的倾向增高。1~9月份发生的5起轻伤事故中,一线工人1起,三线工人1起,干部3起,占事故总数的60%,是80年代没有的现象。反应了干部在劳动过程中由于思想认识不足和生理上的不适应发生行为过失,也是安技部门没有预料到的新问题。这个“信号”促使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1.
铁道部引进了日本化学株式会社提供的塑料饭盒生产线全套半自动化设备,由某铁路服务公司负责安装使用。工人反映在作业过程中噪声大,感觉头痛,眼睛发涩。为了解饭盒车间劳动卫生现状及生产过程对人体危害的因素,我们对饭盒车间进行了劳动卫生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概况 1.一般情况:该厂职工67人,生产工人48人,生产塑料饭盒200万个/日。实行两班倒。 2.原料;聚苯乙烯、柠檬酸、小苏打、聚乙二  相似文献   

12.
铁路调车作业在铁路运输生产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从安全系统工程的角度分析了铁路调车作业安全因素、特性与调车事故的关系,重点阐述了调车事故致因,提出了显性和隐性致因的调车事故致因关系模型。调车事故的产生有显性致因和隐性致因?2?种致因,强调了管理组织作为潜在因素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性.提出强化管理组织机构作用提高调车安全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高新技术设备在铁路旅客运输中的普及与广泛应用,造成严重后果的事故发生率较之前有了较大的降低,但是一般事故仍时有发生。本文以控制一般事故为目标,通过对大量已发生的一般事故的整理分析,建立历史事故的故障树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风险估测的思想内涵,全面分析人及设备因素与一般事故的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预防一般事故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作业惯性事故,是工务部门安全生产上最突出,最头痛的问题。有效控制作业惯性事故,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的首要任务。如何防止作业惯性事故,根据我们的体会谈几点意见。 1 提高自保意识为有效防止惯性事故,要认清本部门的特点和弱点。在工务部门,一是线长点多、设备分散、人员不集中、常年在野外露天作业,工作繁重、条件艰苦、部分干部工人对工作不安心。近几年招收新  相似文献   

15.
安全在铁路运输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是人所共知的。如何搞好安全工作、确保运输生产的畅通无阻 ,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笔者就安全的有效管理谈一点建议 ,愿与读者共同磋商。一个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由企业的各个职能部门、生产班组的全体员工尽职尽责的工作质量构成的 ,其决定因素是人。然而 ,在我们日常生产工作活动中 ,却每时每刻都有一个伴随和萦绕着我们每个人的危险 ,它就是“事故”。“事故”是生产工作的敌人 ,更是安全工作的大敌。它给国家和个人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那么 ,如何才能减少、避免事故 ,保护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人、设备、环境和管理是引起铁路专用线多数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平面调车作业安全因素,针对莱钢运输生产实际,提出加强调车作业人员素质培训;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开展技术革新,消除信号盲区;强化安全管理等平面无线调车作业安全改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17.
关于缺氧兼二氧化碳中毒事例,过去曾有报导,一般发生在消耗氧和释放二氧化碳的通风不良的场所。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环境中,多发生在下水道、菜窖等有机物质长期存在和腐败的地方。至于在没有明显的有机物质耗氧的比较清洁的地下场所发生类似事故的报导则少见。我们调查了一起自来水检查井内五人发生缺氧兼二氧化碳中毒,并有一人死亡的事例。一、中毒经过: 1976年7月31日午后1时30分,某工程工地工人苏××,为了接通自来水,进入自来水检查井。当时因没有考虑到井内空气是否有问题,事先没有  相似文献   

18.
人的因素是引起铁路行车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也是人机系统中最难控制和预测的因素之一。帝仪据此研发的仝安TM人因安全管理系统解决方案,通过采集人员生理信息,可精准判断铁路机车司机,尤其是高铁司机的工作状态,从而大幅降低由人为原因导致的各类违标、违章和行车事故,保障铁路行车安全,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9.
人、设备、环境和管理是引起铁路专用线多数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平面调车作业安全因素,针对莱钢运输生产实际,提出加强调车作业人员素质培训;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开展技术革新,消除信号盲区;强化安全管理等平面无线调车作业安全改进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保障铁路运输生产安全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20.
我段使用木工平刨床十二年中,曾多次刨伤、刨掉职工手指,造成不少伤残事故。有的工人说:“木工平刨刨手是一害,害不除是工人的心病”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在段党委领导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积极的对木工平刨床进行了技术改造,作到安全生产。一九七六年奋战了两个月,制成了一台双护罩安全平刨床,为“五·一”节献了礼。这台平刨床经过反复试车实验表明,它具有结构简单,故障少的优点,保护装置的动作,比光电式、高频感应式、跌落式可靠得多,对防止刨手事故确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