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具体分析该市所养路段产生公路翻浆原因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扩挖加深边沟,相对提高路基,降低地表水位,实施路面补强后,解决公路翻浆问题。  相似文献   

2.
改建公路路面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公路通行能力、交通量组成、路面补强设计的原则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高速公路对路面使用品质的要求比一般等级的公路要高出许多,因此,一旦出现路面强度不足的情况,务必要及时补强,而现行高速公路路面设计规范中的旧路补强公式尚需完善。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依宝公路勃利至七台河段改扩建工程设计要点,介绍了该段改扩建工程旧路补强的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规模变得不断的扩大。其中有很多公路在建设工程中会遇到软土地基的处理情况,必须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才能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在对公路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深层搅拌桩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主要是对水泥以及石灰等材料进行利用,通过深层搅拌机械对其进行加固,使得软土硬结而形成强度较高的补强桩体,使补强桩体和桩间天然地基共同组成承载力较高、压缩性较低的复合地基。主要阐述了公路软弱地基深层搅拌处理技术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现行公路柔性路面设计规范中规定,原路面补强厚度计算采用经验法。经验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庆当进一步探讨用理论法计算原路面补强厚度这一课题,以达到新建路面和改建路面设计方法上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公路施工中,公路路基及结构物常出现异常下沉或桩基础的承载力不足等现象,需要对其进行加固补强,其中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使用注浆加固技术法。下面对注浆加固技术的机理与施工应用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桥头跳车是公路常见的病害,如何减轻或消除桥头跳车成为公路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312国道沪宁段扩建工程,提出了用袖阀灌浆方法处理桥头路基补强来解决桥头跳车,从而为解决及防治桥头跳车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和生活设施的要求逐渐提高,而公路作为沟通地区之间联系的纽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动脉,其重要性也在逐渐加大。在现代公路路基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公路路基的补强与压实项目中.需要应用高速液压夯实机对公路路基进行狭小面积回填、局部面积高填等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有效解决公路路基施工难的问题.为公路路基的顺利建设提供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区公路刚性挡土墙的常见病害类型,分析了各类病害的成因机制,提出了针对不同病害联系的加固补强措施。以渝长(重庆—长寿)路高大挡土墙开裂病害及其加固设计为例,讨论了山区公路刚性挡墙病害加固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关于老路面补强设计交通参数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车辆增多,特别超限运输车辆增多,大多公路路面未达到设计年限就已经破坏,需要进行大修处理,就路面补强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路运输车辆增多,特别超限运输车辆增多,大多公路路面未达到设计年限就已经破坏,需要进行大修处理,本文就路面补强设计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依托S316线公路升级改造项目,对旧路面状况进行了现场调查及检测,进行综合分析,结合预测交通量,路面设计本着尽量利用老路面,以补强为主的原则。由于原路面损坏程度不同,强度不一,首先修复老路面局部病害,再根据老路面上所测弯沉值,通过结构计算,针对不同的路段采用合理的补强厚度,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14.
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如何有效地降低工后沉降、控制路基总沉降量一直是施工中的重点.为此,三边形冲击压路机因具有很多优势而得以广泛应用.以某高速公路为例,对公路高液限土路基填筑中冲击碾压补强技术的特点及施工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促进该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主要研究高等级公路改扩建段路面改造技术。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能够对原公路面层、基础材料进行充分利用,减少了公路大修的工程量,符合高速公路"畅安舒美"的建设要求,在高等级公路改扩建工程中,浇筑C20片石混凝土硬路肩后用级配碎石补强基层、洒透层沥青后铺筑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等技术比较成熟,应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汪建国 《广西交通科技》2000,25(2):19-20,31
针对县乡公路由砂料路面改造成沥青路面在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排水、路基补强、底基层与基层结构、压实、沥青表面处治等问题,提出了相应解决的办法或措施。  相似文献   

17.
1995年,我所在的施工单位绥化地区公路处,参加绥安公路改造工程施工,我们承建的路段在青冈糖厂门前,里程桩号为K87 100~K88 900,全长1.8km。设计标准为二级公路,路面结构:底基层为15cm的白灰土补强层,上基层为13cm 6%水泥稳定砂砾,面层为21cm水泥混凝土面板。  相似文献   

18.
李华 《交通标准化》2006,(4):154-156
通过对改建公路通行能力的论述,针对路面设计中容易忽视但又十分重要的关键问题以覆路面补强设计中未予顾及的问题,提出较为完整、可行的处理办法和设计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通过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时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进行补强修复后,能明显改善路面不均匀支撑状况。降低接缝裂缝处的错台和位移,并达到减少工程浪费、降低造价、延长公路使用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重力夯扩碎石桩在绥满公路卧里屯至黄牛场段工程建设项目旧路补强施工中得到应用,本方法施工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控制、占地面积小,便于保通,有利于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