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风险评估是质量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船舶建造过程的特点,确定船舶建造质量风险指标和评估体系,构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利用模糊评判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影响因素对建造质量风.险的权重系数和风险估值,从而为船舶建造质量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估提供可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保障长江水上交通安全,提升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能力,综合专家调查,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长江水上交通风险因素进行分析辨识,建立相应的水上交通安全风险因素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各术语的离散模糊集,引入不确定性分析,将定性的评价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通过判断矩阵和权重计算得到各风险要素的合成权重。根据风险因素的权重排序,识别出具有代表性的风险因素。航道部门管理、船公司管理、船上设备和海事部门管理等4个风险因素被识别为长江水上交通安全风险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
漂浮救生舱是用于失事潜艇艇员集体脱险的设备,其载人漂浮过程是救生安全保障的重要内容。本文采用综合安全性分析方法,对载人漂浮过程进行危险事件识别,建立评估模型,提出基于灰色理论的风险评估方法。通过改进的专家法来确定评价体系的权重,结合改进的灰色评估理论,实现对载人漂浮过程中危险事件的风险概率和风险等级进行定性定量评估,进而提出降低风险管理措施和建议。最后,实例模型的应用不仅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而且为与舰艇相关设备应用安全性分析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4.
针对汕头港拖轮执行引航交通任务这一作业过程进行风险管理分析研究。以综合安全评估(FSA)为框架,在此框架下使用故障树分析(FTA),对该作业过程进行风险识别。将识别出的风险构建为层次分析模型,结合专家意见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价。最后基于评价结果给出规避防范风险层面上的风险管理建议,以期达到获得最大安全保障和最小财产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液化天然气(LNG)产业的发展,浮式再气化装置(FSRU)成为液化天然气产业的新热点。FSRU是集LNG接收、存储、转运和再气化外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特种装备。现行的FSRU气化装置都是敞开式布置在船首或船舯,由此提出一种遮闭式布置气化装置方案,对比分析FSRU气化装置敞开式和遮闭式布置特点以及各自的优缺点,为后续FSRU的建造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总承包商的角度研究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提出将建设工程项目总承包风险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应用到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上来,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进行了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划分,从项目决策、工程设计,到项目施工、竣工验收等六个阶段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进行了风险评价,对识别出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风险,提出了风险管理措施,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总结出了适合工程项目特点的风险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
夏向阳  王子维  冯伟  王翀 《船舶工程》2023,(S1):378-380+388
海上油气生产平台的风险因素会导致油气泄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综合考虑多维风险因素,建立1个行之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对促进管理以及确保平台安全具有重大意义。海上油气平台风险因素主要涉及人员、设备、生产介质、作业、环境5个方面,采用质量安全健康环境(QSHE)风险矩阵对每种因素划分风险等级和范围,根据历年评估数据及专家经验,综合确定每种主要因素下的第2因素所占权重及分数,形成海上平台特有的安全风险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8.
为使船舶建造风险控制方案更具经济合理性,将成本收益法引入风险控制方案实施效果评估,建立成本与收益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序关系(G1)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的形式量化指标,最后将计算得出的成本与收益进行比较分析以达到对风险控制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目的。该方法可为船舶建造风险控制方案实施成本收益分析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同时也可以为成本收益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针对海底输油管道溢油的潜在因素,识别溢油风险危险源和风险诱因,确定溢油评估体系中的各级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评估法对选定指标赋予权重,最终构建出海底管道溢油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模糊综合评定法对所选案例进行溢油风险评估。评估结果适用性较好,可为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介绍和分析浮式储存再气化装置(FSRU)的项目的国内外发展趋势和发展经验,并基于我国目前天然气市场和LNG接收站的现状,分析了FSRU项目在我国发展现状,并给出了一定建议。主要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FSRU项目所具有建造时间短、初始投资成本低、作业方式和商务方式灵活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税务及运营成本较高、作业要求条件较高的劣势;阐述了国际FSRU项目迅速发展带动产业关注度上升、长远看来我国天然气总体需求上升以及行业标准《液化天然气船对船输送操作规程》发布等方面的产业机遇;以及国内天然气资源丰富,价格竞争激烈、我国天然气管网不发达,FSRU接入受限、南北方天然气基础设施和市场承受力差异大、政策和税务风险以及天然气进出口形势的不确定性等方面的威胁。为我国FSRU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发展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Errata     
正In the paper"Influence of Fouling Assemblage on the Corrosion Behaviour of Mild Steel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The Gulf of Mannar,India"in Vol.12,No.4,Page:509,References were lost,and the two authors’biographies were identical.The correct text is shown below.We apologize to the authors and our readers for any inconvenience caused by the errors.  相似文献   

12.
13.
正St.John's,Newfoundland,Canada,May 31-June 5,2015 OMAE2015 is the ideal forum for researchers,engineers,managers,technicians and students from the scientific and industrial communiti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to: meet and present advances in technology and its scientific support;  相似文献   

14.
联合作战计划和执行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实施当前美国海军网络中心战信息基础设施的联合计划网络。联合作战计划和执行系统(JOPES)支持GCCS实现联合计划。JOPES有两类计划:时间不限的精密预案计划生成作战计划、方案计划或职能计划;时间敏感的危机行动计划生成作战命令或战役方案。前者在和平时期创建的作战计划是后者的计划基础,加速应付危机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In terms of equal sailing distances, where is the inflexion when ships depart from ports in the Asian Continent to New York via Suez and/or Panama?
The answer is China South Port Group (Hong Kong, Shenzhen and Guangzhou).  相似文献   

16.
桥梁防撞设施物理模型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理模型试验是预报防撞设施所受撞击力及优化设计方案的主要方法之一。结合杭州湾大桥柔性防撞设施及东海大桥独立式防撞体设计方案,阐述了船—防撞体撞击试验的基本原理、方法、试验方案及相关试验结果。提出了柔性防撞系统的优化方案。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案经济有效,可供预报类似桥梁防撞设施撞击力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詹明  郑厅厅 《港工技术》2010,47(4):17-19,23
印尼某电厂项目码头水工建筑物包括码头、防波堤和护岸等主要组成部分。在该项目水工建筑物的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施工能力和材料来源等因素,不断优化结构选型和结构断面。根据不同使用要求,护岸分别采用直立式和斜坡式2种结构型式,推荐的设计方案节省投资、施工方便,可供同类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8.
开放式数据挖掘系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少量的数据挖掘相关产品。国内数据挖掘软件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比较,都与国外软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普及,数据挖掘应用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如何缩短这种差距,研发数据挖掘软件产品成为国内业界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引用目前国际通用数据挖掘标准技术来构建开放式的数据挖掘系统模型,该系统模型从可扩展性、可重用性、易用性等方面得到了加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单介绍了近期已经生效或者即将生效的规则规范,并试图通过分析总结,对未来立法趋势做一个简单预测。  相似文献   

20.
Recent measurements of wave induced hull strain and flexure in RN warships are presented together with the derivation of the current design criteria for extreme hull girder bending loads.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ipboard instrumentation used is given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ase of analysis of the data are described. An unexpectedly high transverse asymmetry in the longitudinal strains measured in destroyers is shown to be the result of a combination of vertical and lateral bending in oblique seas. Finally recent theoretical comparisons between the loading of Deep-Vee hulls and conventional UK rounded bilge hulls are presented which demonstrate the higher loading experienced by this type of hull for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