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湛江海湾大桥为主跨 4 80m的双塔双索面混合梁斜拉桥 ,主墩桩基由 31根2 90cm~2 5 0cm的变截面钻孔桩组成 ,长 10 4m。通过多次改进钻头 ,调整泥浆循环系统 ,改进钻孔工艺 ,4 7# 主墩桩基施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丹江口二桥由4跨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组成,其2^#主墩基础入水深度超过40m。采用9根φ2.0m的钻孔灌注桩。本文介绍2^#主墩桩基础钻孔平台的施工工艺及稳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韶关市五里亭大桥是韶关市内环路上的一座大桥 ,长 5 0 5m。在 190m宽的河面上 ,设 4根4m的大直径墩柱。基础采用5 .6m/ 3.5m/3.0m变截面钻孔桩。总结介绍了变截面钻孔桩的施工经验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广清高速公路大燕河特大桥全长 835m。该桥位于清远市近郊 ,是典型的粤北石灰岩地质区域 ,溶洞分布范围广且复杂。全桥共有钻孔桩 82根 ,桩径1.2m~2 .0m ,桩长一般 30~ 4 0m ,最长 70m。简要介绍其中几条桩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汕汾高速公路东溪河大桥 2 0 # ~ 2 2 # 主墩桩基础为1.8m的摩擦桩 ,桩底标高均设计为 - 73m、桩长 75 .30m ,共18根桩。主墩处于河中 ,平均水深 4 .5m ,最大水深为 6 .0 5m。钻孔平台由填砂筑岛形成。桩位所处地质复杂 ,要求投入的设备和施工材料数量大。经过机具改良、护筒导向和精心制作安装钢筋笼等措施 ,按时优质完成了桩基施工。  相似文献   

6.
《公路》2004,(8):219-219
20 0 4年 7月 1 8日竣工通车的国道 2 0 5线滨州黄河公路大桥是黄河上第一座三塔斜拉桥 ,该桥全长768m,宽 32 .8m,创造了我国建桥史上的五个第一。一是黄河上最深的钻孔灌注桩 ,达 1 2 0 m;二是中塔高达 1 2 5 m,为黄河桥梁之最 ;三是大桥桥塔梁固结的设计方案在全国斜拉桥中为首例 ;四是按设计尺寸所做的主梁节段与塔柱节段工程实验为目前国内首次 ;五是采取了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液压爬模技术 ,它是国内最宽的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桥梁。大桥总投资 7.35亿元 ,主桥工程自 2 0 0 1年 8月 2 8日正式破土动工 ,历时近 3年。国道 2 0 5线滨州黄河公路…  相似文献   

7.
汕头石大桥主墩基础为16根φ2.5m钻孔灌注桩(每塔往下各8根),对声测管下0.5m深处砼钻孔取芯检查,底部存在0.35m~0.45m厚的沉渣,采取桩底沉渣清洗和压力灌注水泥浆的方法进行处理。介绍了高压注浆补强施工的经验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2月15日上午,随着一阵机器轰鸣声的响起,芜湖长江公铁大桥主桥2号桥塔墩钻孔桩基础施工全面展开(见图1)。2号桥塔墩采用44根3m的钻孔灌注桩,桩长70m,设计为嵌岩桩,嵌岩深度高达54m,岩层为强风化、弱风化及微风化破碎角岩化砂岩,采用4台KTY3000和4台KTY4000型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2号桥塔墩基础采用先围堰后平台施工方案,围堰下水后利用前后定位船+锚锭系统完成定位,并在漂浮状态下进行钢护筒插打和钻孔桩施工,在钻孔桩施工结束后,  相似文献   

9.
沪通长江大桥天生港专用航道桥为(140+336+140)m的三跨连续刚性梁柔性拱桥,该桥4号主墩位于长江深厚粉砂层河床区,采用36根2.5m钻孔桩基础,桩长115m,钻孔深度为121.5m。针对4号主墩基础地层层序复杂、相变剧烈、厚度较大的特点,4号主墩钻孔桩采用钻孔平台方案施工,并采用大功率气举反循环钻机配合优质PHP泥浆进行钻孔,钢筋笼采用长线法制作,钻孔桩成孔后,采用气举反循环工艺进行第1次清孔,清孔后分节下放钢筋笼,进行第2次清孔,清孔合格后,采用导管法进行桩基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4号主墩钻孔桩施工后,根据超声波检测及孔深数据测量,其桩孔孔径、孔斜及二清沉渣厚度均达到工程专项质量检验评定的标准,桩身均达到Ⅰ类桩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金红岩 《世界桥梁》2012,40(5):27-31
黄冈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钢桁梁斜拉桥,其2号桥塔墩钻孔桩施工采用冲击钻开孔、钢护筒及时跟进、气举反循环钻机成孔的组合方式成孔,实现了倾斜裸岩面、岩层软硬不均、基岩裂隙发育等复杂地质情况下钻孔桩日平均成孔2m的速度;采用钢筋笼"长线法"制作、整体吊装,导管预拼装、整体吊装,储料斗方法灌注混凝土的成桩工艺,使直径3.0m、桩长42.5m的深水钻孔桩施工平均4d成桩1根。实桥施工效果表明该钻孔桩采取的一系列快速施工方法快捷、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