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四轮定位的含义 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仅由前轮定位来保证,后轮定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四轮定位的含义四轮定位是由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两部分组成。它包括车轮、悬架、车桥和转向节的各种角度的定位。四轮定位的内容为: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前轮外展、后轮外倾角、后轮前束。在检测项目中,车轮前束值/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又称前轮定位四要素。汽车的操纵  相似文献   

3.
一、检查方法 首先应确认是否是由于前轮不平衡引起的前轮摆振,应检查以下项目:转向节主销或独立悬挂系统、轴承间隙、横直拉杆球头、前轮定位及轮胎气压,然后重点检查前轮是否平衡.  相似文献   

4.
在经典三自由度前轮摆振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车速变化引起的某非独立悬架汽车前轮自激摆振的Hopf分岔。利用Poincare截面法绘制了不同轮胎参数对应的前轮摆角幅值随车速变化的分岔特性曲线,分析了轮胎各参数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由此得出,轮胎参数的改变对发生摆振的车速区间和周期运动的极限环幅值产生相应的影响;轮胎绕主销的阻尼和轮胎后倾拖距对前轮摆振的影响较为敏感;轮胎的垂直刚度对摆振影响要比侧偏刚度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5.
影响汽车侧滑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前轮侧滑量的检测,已经成为汽车安全性能检测的重要内容。但是,许多车主对侧滑仍然感到很陌生,当遇到侧滑检测不合格时也不知如何调整维修。那么,什么是前轮侧滑呢?我们知道,汽车为了保证转向的轻便和直线行驶,必须正确配置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等4个参数。正是因为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使汽车产生了侧滑的可能。当车轮向前滚动的时候,由于车轮具  相似文献   

6.
车轮主要定位参数及作用 车轮定位要素主要包括车轮外倾角,主销后倾角,转向轴线内倾角(转向主销内倾角),车轮摆动角(前束)等.外倾角 前轮安装在车桥上时,其旋转平面向外倾,这种现象称为车轮外倾.车轮旋转平面与纵向垂直平面之间的夹角叫做车轮外倾角.其作用是提高车轮工作的安全性与转向操纵的轻便性,由于主销与衬套之间,轮毂与轴承等处都存在着装配间隙,空载时车轮的安装正好垂直于路面,而满载时上述间隙将发生变化,车桥内倾将使路面对车轮垂直反作用的轴向分力压向轮毂外端的小轴承,使该轴承及其锁紧螺母而使车轮脱出,为此,安装车轮时要预先留有一定的外倾角,以防止上述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汽车前轮摆振故障进行了分析,认为常见汽车前轮摆振现象可分为两大类,即高速摆振和低速摆振,高速摆振的原因是车轮陀螺效应或车轮失衡时离心力作用的结果;低速摆振的原因则是前轮在一定条件下自激振动所引起的。最后介绍了前轮摆振故障的几种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MAS/Car建立了重庆公交某型混合动力客车前悬架和转向系统虚拟样机模型,并进行了双轮同向跳动仿真试验,通过分析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角、主销后倾角和主销内倾角的变化证明该车型的操纵稳定性。仿真结果表明,所选车型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汽车转向轮的稳定性是指车轮在偶然受到外力作用而偏离直线行驶时,具有迅速自动摆正恢复直线行驶的能力。转向轮的稳定性是依靠转向轮的正确定位来保证的。转向轮的定位正确与否,还直接影响到汽车行驶时滚动阻力、轮胎的磨耗以及燃料消耗等问题,同时对汽车行驶的安全可靠性也有密切的关系。通常将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称为前...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制动工况下转向系统敏感度对前轮摆振的影响程度,将车轮、前轴与钢板弹簧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分析了钢板弹簧和转向系统的空间状态变化情况,提出了前轮摆动角的计算方法,以转向系统空间状态引起的前轮摆动角为指标评价转向系统敏感度。计算结果表明:在空载状态下,当制动力达到35kN时,前轮摆动角最大值为0·5°。可见,此车转向系统敏感度较低,评价结果符合实际,因此,计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悬架运动学模型,在虚拟激振台上模拟双轮同向轮跳仿真,分析得出外倾角、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随车轮跳动行程的变化关系曲线。为减小主销后倾角角度以及各定位参数的变化幅度,以4个车轮定位参数为优化对象,关键硬点坐标为设计变量,利用ADAMS/Insight进行优化设计。研究表明:与优化前结果相比,主销后倾角减小,同时角度变化幅度下降33.3%;外倾角、主销内倾角、前束角的变化幅度也得到优化,分别下降了17.1%、15.6%、6.2%。  相似文献   

12.
汽车前轮摆振是个常见的、复杂的振动问题,也是一个让设计和维修人员头疼的技术问题。从前轮摆振故障现象表现形式出发,对可能引起摆振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做了细致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较详细地分析了前轮摆振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消除方法及措施。  相似文献   

14.
角接触球轴承微动磨损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载荷、摆动角度和循环次数对角接触球轴承微动磨损行为的影响,用自制的轴承微动试验装置对角接触球轴承QJ208在干态下进行了3种摆角(0.88°、1.21°和1.54°)、4种轴向载荷(2.5、5.0、10.0和20.0 kN)、2种循环次数(2和12万次)的摆动微动试验,在此基础上,对轴承磨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外圈上微动磨损随载荷增大而减缓,随摆角增大而加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其磨损增幅趋缓;在摆角为0.88°时,磨损机制以疲劳磨损为主,在摆角为1.54°时,则以磨粒磨损为主;在同一钢球接触处,外圈上的磨痕比内圈上的磨痕严重.  相似文献   

15.
本文建立了汽车前轮主销后倾角γ、主销内倾角β、转角θ、θ′与测得值ψ′、ψ之间的数学关系式。为研究、开发转向轮定位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东风EQ - 140汽车前桥转向系统的故障 ,就转向沉重、转向失准、前轮摆振等故障表现 ,分析其产生原因 ,并根据检查结果来排除相应故障  相似文献   

17.
汽车在平坦的路面上行驶,而产生车轮绕转向节主销的持续摆动现象,叫车辆摆头.严重时会伴有车架、车身的晃动,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分析原因如下:  相似文献   

18.
摩托车前减震器后倾角设计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公路摩托车前减震器后倾角的统计分析,对前减震器的受力情况进行研究,导出了前减震器最佳后倾角的设计表达式;证实了前减震器后倾角的大小与摩托车在行驶时前轮受到的总阻力和前轮承受的重力有关;并以此实证了几种摩托车前减震器后倾角的设计值。  相似文献   

19.
精确计算、测量汽车主销后倾角、内倾角,对于车辆悬挂系统的设计、试验、检测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通过分析悬挂及测量原理,从测量的角度建立了主销后倾角的几何模型,推导出主销角度的精确计算公式,并对近似公式进行了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主销角度较小且所设定转盘角度较小的情况下,经验值与精确值比较接近;当主销角度较大或所设定转盘角度加大的时候,经验值误差加大,利用经验近似公式计算的主销角度准确度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汽车转向系统常见故障有:转向沉重、转向不灵、操纵不稳定、行驶中跑偏、低速摆头或高速振摆等. 1 转向沉重 现象:汽车转向时,转动方向盘感到沉重费力,原因: (1)转向器的故障.转向器缺油,蜗杆上下圆锥滚子轴承调整过紧或损坏,蜗杆和滚轮啮合间隙过小,转向垂臂与衬套配合间隙过小,转向轴弯曲或转向轴管凹陷与轴碰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