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荷兰,自行车的数量比人口还要多。在首都阿姆斯特丹和海牙这样的主要城市里,居民的出行有70%是骑自行车进行的。英国广播公司(BBC)驻荷兰海矛的女记者安娜·霍利甘最近骑着一辆omafiets式自行车,在当地进行了一番考察,从而了解到为什么荷兰人这么爱好自行车。  相似文献   

2.
公共自行车是武汉市为解决居民“最后一公里”交通难题。推动“绿色出行”的一种探索。今年武汉将再投放2万辆公共自行车并新增100个租车服务站点。这样,供市民出行的自行车将达到7万辆,租用自行车也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自行车交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荷兰 荷兰现有自行车1600多万辆,人均一辆多。荷兰自行车道非常普遍,已经形成了自行车道路网。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道路总长度的30.6%,居世界第一位.  相似文献   

4.
火炬开发区5月22日举行了“和美修身绿色出行”中国电信100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社会交接仪式,这标志着继三乡、古镇两个镇区之后,火炬开发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投入运营,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5.
未来交通 在城市中用自行车代替小汽车出行的五大理由。 节约空间 自行车占用的空间比小汽车少.一辆小汽车在出行和停车时所需的空间大约是一辆自行车的6倍.而往往在高峰时段一辆小汽车里只有1~2个人.所以自行车单位面积的运载量是汽车的3~6倍,需要的停车面积少67%~85%。因此,自行车不仅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够为城市生活释放出更多的空间。  相似文献   

6.
正自行车在欧洲已上升为"绿色环保交通工具",欧洲人不但视自行车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来骑行锻炼和用自行车出游。荷兰:自行车王国荷兰1693.6万人(2015年),这个国家的自行车数量是总人口的1.3倍,而且超过这个国家汽车的3倍,是世界公认的"自行车王国"。"欧洲自行车联盟"每两年评选一次最适合骑自行车的国家,2015年荷兰排名第二  相似文献   

7.
老海 《交通与运输》2015,31(2):38-39
<正>一、自行车王国童话欧洲各国普遍倡导的"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就源于丹麦。丹麦王国为北欧国家,本土人口有562.8万。据官方统计,10个丹麦人中9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这不能不说是个真实的"童话",自行车人均拥有率居世界前茅。丹麦每8个人中就有1人每年购买一辆新自行车。首都哥本哈根人口67.2万,自行车却超过100万辆,人均一辆自行车还多,难怪被国际自行车联盟授予"自行车城"称号,而且是世界上唯一的一座"自行车城"(图1)。由此可见,这种环保出行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公共自行车已经成为很多市民出行选择,我市公共自行车办卡人数已达42万人。截至目前,全市共投用公共自行车辆30899辆,服务站点达到1166个,特级站6个,闸机式中心示范站1个。租赁卡办理迅速增长至42万张,日均使用22.5万人次,单车日均使用7.5次。463名公共自行车服务人员服务面积达到312.5平方公里。公共自行车已成为城市交通"治堵"重要手段,按照出行人数乘以人均碳  相似文献   

9.
上海地铁运营公司9月21日启动“永久便民”自行车租赁服务,推广“地铁+自行车”绿色出行模式。 这一便民服务在上海地铁2号线张江高科站率先试行。首批30辆自行车为24时永久牌自行车,材质为高强度铝合金。市民只要在地铁站的自行车租车网点出示身份证,交付150元后,就可得到一张会员年卡。  相似文献   

10.
自行车作为传统交通工具之一,其优势不可低估。在欧美,不少国家在公共交通治理上都采取了公共自行车租赁的方式。如荷兰的《自行车总体规划》要求,"5公里以下的出行尽可能放弃机动车而改用自行车,从家到轨道交通车站,自行车是最合适的交通工具。"3万多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路,占荷兰全国道路总长度的30.6%,居世界第一位。巴黎也是个典型的"自行车城市",到2007年底已有2.06  相似文献   

11.
荷兰共有1600万人口,却拥有至少2000万辆自行车,自行车数量是汽车的3倍还多。该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密的自行车交通网,自行车路网遍布全国,全长2.2万公里,是其高速公路长度的10倍。骑车人可以在通往任何目的地的旅程中找到带有清晰标志的自行车道,每一个城市、小镇和乡村都有自行车公共设施,主要路段两边均设有自行车专用道。在许多城市中,自行车拥有绝对的道路使用优先权,郊区里遍布专为自行车设置的桥梁、隧道和停车点。[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国内若干城市自行车交通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探讨了城市自行车交通的主要特征,其基本内容有出行方式结构特征、出行目的结构特征、出行目的结构特征、出行职业结构特征、出行年龄结构特征及出行时空分布特征,并通过对城市居民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分布特征与城市居民总体出行时空分布特征的比较分析,求得城市的自行车交通时空分布的合理出行范围及在不同规模城市交通结构中可能分配的比重。  相似文献   

13.
为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设计调查问卷,从个体属性和出行特征两方面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随机调查。随后,从使用者特征、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出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出行主要目的为上、下班和购物。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较多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采用换乘模式出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占62.5%,早晚高峰时段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均较高。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别为1~4km、15~30min时,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出行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基于分析结果,掌握公共自行车出行规律,可为提升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公共自行车服务水平,确定公共自行车出行的主要影响因素,首先,通过设计调查 问卷,从个体属性和出行特征两方面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进行随机调查。随后,从使用者特征、出行时耗、出行距离等方面分析公共自行车出行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二元Logistic 回归模型 对出行特征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公共自行车使用者以中、青年为主,出行主要目的为上、下班和购物。相比高收入群体,低收入群体较多选择公共自 行车出行。采用换乘模式出行的公共自行车使用者占62.5%,早晚高峰时段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比例均较高。出行距离和出行时间分别为1~4km、15~30min时,出行者更倾向于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通过分析可知,影响出行者每周使用公共自行车出行频率的主要因素为是否拥有小汽车、出行目的和出行时耗。基于分析结果,掌握公共自行车出行规律,可为提升公共自行车的利用率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上海电动自行车自1997年开始办理上牌以来,至2007年11月上牌总量已达211万辆,接近于本市机动车总量,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在本市上牌的产品目录中,有900余个产品型号及160余家生产企业。特别是燃油助动车淘汰、摩托车禁行后,电动自行车已成为市民更新换代交通工具的主要选择。电动自行车在给市民交通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在生产、销售、使用领域出现了诸多问题和安全隐患,管理亟待规范。现从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使用三环节,分析对其规范管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正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俗称"共享单车")是移动互联网和租赁自行车融合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在满足公众短距离出行需求、解决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绿色低碳环保出行、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自2016年4月摩拜单车在上海市投放以来,上海一度出现过20家共享单车企业,投放车辆超过100万辆。在行业发展火热的同时,出现了投放过度、车辆乱停乱放、用户安全隐患、资金风险等一  相似文献   

17.
城市公共交通:请您简要介绍一下聊城公交的发展和集团现在的基本情况. 张保国:聊城公交集团前身是聊城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于1970年,于1971年5月建成通车,承担城区公共客运业务,2009年改制为聊城公交集团,是聊城市唯一从事城市公交客运经营、承担社会公益性服务的国有交通运输企业.聊城公交集团现辖5个客运分公司和6个全资子公司,拥有员工1600余人,公交线路由最初的8条发展到现在的52条,校车线路102条,公交车辆由87辆发展到现在的1213辆,聊城万人拥有公交车达17.6标台,公交候车站亭533组,公共自行车10000辆,共享型自行车和助力车10000辆,在国内首创"公交车+公共自行车+共享型自行车"三位一体的绿色出行体系.城市公共交通日趋多元化,百姓出行更舒心、更便捷.聊城公交集团连续13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殊荣,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见义勇为工作先进单位".  相似文献   

18.
为分析影响自行车交通发展的因素,对公众自行车出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归纳总结影响公众自行车出行的四个主要因素:路权没有保障、出行受到干扰、出行时间过长、自行车停车问题,以及公众选择自行车出行的四大原因:出行方便、经济实惠、节能环保与健身。在此基础上,从城市精明增长模式、发挥自行车交通优势以及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自行车交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9.
2012年8月21日,“和美修身绿色出行”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100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社会交接仪式在市全民健身广场举行,副市长贺振章、中国电信中山分公司总经理陈朝晖、市府办副秘书长梁泽强及市国资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体育局、交警支队、城投集团、市住建局绿道办及我公司相关领导出席仪式。这是继今年3月份平安银行中山分行捐赠80辆公共自行车回馈市民之后来自社会对公共自行车建设的又一善举。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是绿道慢行系统这一政府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市政府打造低碳绿色生活及延伸公共交通服务的重要举措。2011年,公交公司完成了在中心城区建设18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和30个租赁服务站,及配套4540个桩位和4000辆公共自行车的建设工作。该服务系统自去年10月9日投入运行以来.受到广大市民普遍喜爱.目前市民已办理开通公共自行车租车服务的中山通IC卡约6万多张.公共自行车日平均租借次数5.32次,日使用公共自行车达2.4万人次.属于免费使用的占96%.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真正成为了一项惠民、便民、利民工程,选择公共自行车出行己成市民休闲健身、低碳环保、绿色生活的时尚行为。目前,公交公司正在抓紧完善中心城区第二期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各项建设工作,以实现对中心城区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20.
广州禁摩以来,市民选择骑自行车出行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广州市约有80万辆自行车。有广州市人大代表提出要恢复自行车道,配套停车设施,鼓励低收入阶层使用低廉的、绿色的交通工具。最近,广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对此作出回应:广州市自行车道设置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停车场正在建设当中,将有1.3万自行车位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