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沙尘环境下,沙、尘土及其他异物会影响驾驶员的视线,让驾驶员额外增加辨别道路条件和周围交通状况的反应时间,带来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为探讨沙尘环境对道路交通流的影响,本文建立了基于沙尘环境下驾驶行为的跟驰模型(SDM).线性稳定性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沙尘环境下,SDM的稳定区域缩小,交通流出现小的扰动后,难以恢复到稳定状态;而且,交通流受沙尘影响越严重,车辆速度的离散性越大,加速度的波动幅度也越大.可见,沙尘环境使交通流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易引发道路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系统在隧道运营以及交通安全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隧道光环境的优劣影响着驾驶员视觉感受以及行车操作行为。通过对隧道潜在致因的分析,研究隧道内部光环境与驾驶员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反应时间关系,采用Matlab优化照明系统布灯参数,以DIALux照明设计软件仿真,分别以仰角25°、30°和35°对道路最小照度、路面均匀度和道路总均匀度进行仿真实验,结果显示仰角30°时照明效果最好,驾驶员的视觉反应得到提升,为隧道照明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行道树对交通环境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道树作为城市绿化的"骨架",对改善城市环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但因为规划不合理及修剪的不科学,使得行道树侵占驾驶员视野净空、掩盖交通标志、带来交通安全隐患,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通过合理规划绿化形式和科学修剪行道树,可以充分发挥道路绿化的功能,从而创造一个宜人、安全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4.
马钦森 《广西交通科技》2000,25(3):58-59,63
分析了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肇事案例中违章的机动车驾驶员是引发道路交通事故的主体等问题,阐述了预防交通事故要以人为本,提出了采用“驾驶适性”测试等科学培训驾驶员以及规范考核制度等源头管理的办法;并且要加大交通安全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及其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则的素质,共同营造一个顺畅太平的交通环境。  相似文献   

5.
车辆颜色是影响驾驶行为与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动态运行环境下车辆颜色、车型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首先,建立不同颜色、车型车辆模型及其白天与黄昏两种道路环境,构建6类典型驾驶场景;其次,选取25名测试人员,采用组内实验的方法进行试验,实验中利用驾驶模拟系统、眼动仪与多导生理仪采集车辆运行、驾驶员眼动与心率数据。实验结果表明,驾驶员对车辆的识认有明显差异,白天识认距离明显高于黄昏,大客车则明显高于小轿车,黑色车辆在黄昏时识认性明显低于其他车辆,尤其是在观察前方车辆时更为明显。上述结果表明,车辆颜色对于驾驶员识认距离存在明显影响,尤其是小型车辆在黄昏时响更为显著,以上结果应在车辆颜色选择及驾驶员培训时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城市地下道路的规划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地下道路出入口作为地下道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衔接问题是整个地下道路交通系统合理规划和建设的关键。鉴于此,探讨地下道路出入口合理衔接模式的影响因素,提出地下道路出入口衔接模式合理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并对分离式衔接城市主干道模式的合理性进行评价,证明了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可行性。在城市地下道路大规模建设之前,对地下道路出入口衔接模式的评价进行深入研究,具有前瞻性,研究成果将为城市地下道路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道路交通安全涉及驾驶员、车辆和道路三个关键要素的相互作用,其结果是道路的物理形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驾驶员和车辆的属性以及它们在动态感受中的相互作用。在山岭地区,这种影响更大。本文主要论述山区道路的安全属性评估问题,讨论了道路安全的一般性和如何鉴别评估山区道路的交通安全属性。  相似文献   

8.
交通事故特征与道路安全改善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研究城市道路交通安全问题,运用案例分析方法分析多种交通事故的分布特征。探讨道路条件及交通环境对交通安全状况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对城市的交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山区驾驶员的交通安全心理,从道路环境、车、驾驶员三方面建立交通安全感影响指标集,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灰色加权关联法对山区复杂公路客运驾驶员的安全感进行映射性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影响驾驶员安全感的前8位指标分别是驾驶员操作水平、职业习惯、道路类型、驾驶员性格、心理稳定性、交通复杂程度、规范操作行为和行驶平均车速.应用此评价模型可以对驾驶员进行科学干预和学习培训,从而预防和减少客运交通事故.对秦岭山区商洛市的研究表明,此方法适用于区域客运驾驶员的交通安全感综合评价,也适用于固定客运班线的驾驶员评价.  相似文献   

10.
戴权  倪安宁 《交通标准化》2009,(21):184-187
针对当前交通标志存在的问题,从人机工程学角度,介绍交通标志与驾驶员、车辆、道路环境构成的人机系统各要素内容:运用人机工程学图示模拟和感觉评价两种方法,对交通标志所处人机系统进行阐述,分析各要素特点及相互关系:结合问卷调查结果.指出交通标志在设计与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的人机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提高交通标志设计、设置的有效性.改善交通安全状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基于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现状的分析,介绍近年来国内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同时分析城市道路缺陷对道路交通安全多方面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预防交通事故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临时交通标志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一种重要安全管理设施,其设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实践证明,舍理设置施工点的临时交通标志可以有效地组织交通流,提高通行能力,预防交通事故,缓解交通拥堵,减少驾驶员出行时间,节约能源,减轻污染,美化道路交通环境并提高城市品位。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交通事故的大幅增多,道路交通事故预测对道路交通安全的规划、决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回顾国内外有关交通事故预测方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在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交通网络事故预测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可为基于城市交通事故的城市交通网络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减少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采用道路安全当量事故指标层次分析法对运营或整改后的城市道路各项事故指标进行安全评价,得到每条道路危险度表,为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城市道路交通系统安全功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15.
针对渝长高速公路(重庆—长寿)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通过对该路段自2000年建成通车以来交通事故的调查,以及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的定位统计,结合渝长高速公路的实际路况及道路交通动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人、车辆、道路、环境四个方面对交通事故进行了成因分析,从改善现有道路行车条件、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渝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现状的处治对策,保障了渝长高速公路的和谐、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6.
针对渝长高速公路(重庆一长寿)近年来交通事故频发的现状,通过对该路段自2000年建成通车以来交通事故的调查,以及重特大交通事故发生地点的定位统计,结合渝长高速公路的实际路况及道路交通动态系统的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从人、车辆、道路、环境四个方面对交通事故进行了成因分析,从改善现有道路行车条件、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措施、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监管力度三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解决渝长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现状的处治对策,保障了渝长高速公路的和谐、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17.
道路的步行条件差是诱发行人违法,进而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在城市道路步行系统的设计与管理中,应当根据行人出行需要的特点,着力提高其行人通行能力、减少绕行距离、降低通行延误、改善步行舒适性和道路辨识条件。  相似文献   

18.
北京地铁施工安全事故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各类施工安全事故频发的严峻事实.基于这一现状,以北京地铁近年来新建线路施工中出现的具体工程事故案例为背景,结合新建地铁的工程特点及施工难点,分析了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通过对现有事故资料的整理分析,按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为5种类型:地层过量变形引起坍塌、不良地质体突发灾害、施工诱发地下管线破坏、工程施工管理不力、施工设备及操作技术过失引发的事故.针对每一类事故,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及方案,进而提出适合于我国城市地铁施工安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以期为城市地铁及其他地下工程安全建设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城市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分析,对城市道路交通主动安全控制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系统的结构框架、物理构造、工作流程和系统功能。运用先进的信息采集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改变现有被动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了交通事故事前的主动防御功能,可有效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事故背景因素的概念,建立了背景因素量化指标体系及其采集数据项;并提出了构建背景因素数据库的设计思路,建立了符合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分析模式的交通事故背景因素数据统计分析系统,以便把握道路交通安全的整体状况和发展趋势,找出造成事故的主要背景原因,提炼安全对策,为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