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高速电气化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调整,就接触网无交叉线岔调整方法及包络线检测,结合施工中的一些具体情况进行阐述。此方法在高速电气化接触网施工中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提高了高速电气化接触网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使高速铁路接触网得到快速、便捷、经济的维修和应急处理,保证高速列车运行通畅和安全,中国北车股份(CNR)推出了速度160 km/h的快速接触网综合作业车.它具有优化的快速行驶、匀速作业行驶两种工况模式和先进可靠的动力——传动机组,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司机室设备和操纵台布置,车内有维修工作间和生活设施,车辆顶部配置了升降旋转作业平台、高空作业斗、导线拨线装置、接触网检测装置,既可以对铁路线路上部的接触网等高空装置检修作业,也可以对高架线路下部和桥梁下部检查维护作业,是一种快速多功能的综合维修车辆.  相似文献   

3.
电气化准高速铁路无交叉线岔受电弓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6年来在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运行实际情况及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的技术理论,分析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运行机理,提出高速接触网无交叉线岔下的机车受电弓几何尺寸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结合京郑线提速改造对器件式分相绝缘器改造成锚段关节式自动过分相装置的接触网施工新技术进行了探讨,提供了合理的施工技术改造方案,保证电力机车高速通过电分相,满足电气化铁道提速区段接触网“高速、可靠、少维修”的要求,最大限度地确保正常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5.
铁路运营管理单位采取精细化维修措施以提升接触网运营效率,但也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控制运营维护成本并改善运营维护状况,研究接触网动态性能的变化规律。选取6条开通时间久且在运行速度和接触网结构上具有代表性的线路,以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接触网检测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分析、聚类分析、关联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所选线路近10年的接触网动态性能评价指标(CDI)和维修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结构接触网的动态性能之间存在显著的优劣性差异,且各年间接触网动态性能上存在的微小差异主要与部分接触网维修有关。  相似文献   

6.
对某350 km/h速度等级高速铁路接触网几何参数动态性能、运营动车组受电弓静态压力和弓网燃弧性能进行长期跟踪测试,对比不同运营速度下弓网燃弧次数、弓网动态接触力,接触网动态抬升量、接触网零部件承受的载荷和滑板磨耗变化规律,对接触线磨耗进行分析,预测了接触线寿命,最后对接触网零部件进行试验台试验,检验了零部件使用寿命。通过以上试验和研究,比较充分地掌握了动车组350 km/h运营速度下接触网设备服役性能,为接触网设备养护维修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目前我国高速铁路地理区域跨度大,而且无备用系统,因此雷击一旦形成永久性故障将造成供电区段的停运。根据规范只有强雷区接触网才架设独立的避雷线,但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一般处于多雷区,接触网未设避雷线,易遭受雷击引起损坏。为保证我国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的高可靠性,文章结合我国高速铁路供电方式,提出关于高速铁路接触网防雷措施的建议。通过理论计算和实际分析,对我国高速接触网防雷进行研究。研究结论:(1)鉴于我国已开通的高速铁路雷击事故较频繁,通过对接触网遭受雷击闪络次数的计算分析,高速铁路接触网采用AT供电方式时,保护线PW线采用柱顶方式安装,正馈线采用合成绝缘子;(2)高速铁路应做好避雷器和保护线的接地,保障避雷设施正常运行;(3)建议完善我国接触网系统的耐雷水平、跳闸率或故障率等具体的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及高速铁路的大规模建设与运营,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接触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行业管理及科学研究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高速接触网动态检测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方面: (1)通过等速动态检测对接触网的设计进行性能测试与验证,为进一步优化接触网的设计提供试验依据; (2)新建电气化铁路开通前的联调联试,通过动态检测修正施工偏差,确认接触网状态,对弓网受流性能进行动态验收评估;(3)通过动态检测查找接触网的设备状态问题,为运营维护单位维修提供依据;(4)通过动态检测试验设计,研究高速弓网关系,优化弓网匹配.  相似文献   

9.
轮轨高速电报导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研究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2  
根据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接触线的要求,结合我国目前接触线的生产现状,研讨了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可能性,在综合分析抗拉强度与导电率的矛盾,接触线的允许最高强度、最大截面、耐磨性及抗疲劳性等技术特性,国产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后,指出应研究开发镁铜合金、锡铜合金和铜包钢接触线。另外,对现有的银铜类合金接触线应改善它的平直度,以降低高线率,使质量达到国外同类先进产品的水平。并建议及时组织机械和铁道系统的研究、设计和制造单位的专家进行技术论证和工件协调,做好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研究开发的前期工作,为国产化统一和明确方向,以赶上京-沪轮轨高速电气化铁路对国产接触线的需要,加速高速、准高速接触网用接触线国产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主研发的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接触网检测系统,实测某高铁弓网接触力和接触线高度等动态检测参数,运用时域统计和频域谱分析,研究刚性接触网悬挂系统和柔性接触网悬挂系统的弓网动态运行特性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柔性悬挂的弓网接触力离散性小,弓网系统运行更为平稳;柔性和刚性悬挂弓网接触力谱和接触线高度谱均存在周期成分,分别与相应悬挂类型的跨距结构、悬挂点间距、吊弦位置相吻合;两种悬挂类型,波长3m以上弓网接触力谱峰和接触线高度谱峰均一一对应,弓网接触力和接触线高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并对两种悬挂共存的接触网线路提出养护维修建议。  相似文献   

11.
京沪线接触网集中修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触网设备是铁路重要行车设备之一,对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畅通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京沪线接触网集中修试点情况,探讨接触网检修模式,提出了实施集中修既可以提高设备检修效率、节约检修成本,快速改善设备质量,又能减少运输损失.  相似文献   

12.
李春 《电气化铁道》2006,(5):23-25,29
在考察总结国外高速接触网运行经验的基础上,从技术经济、设计技术、施工技术、运营维护技术、接触线使用寿命、经济性能、接触网零件制造要求等多方面论证了弹性链形悬挂和简单链形悬挂之间的差异,并结合我国铁路电气化工程建设国情,推荐我国客运专线接触网悬挂类型宜采用简单链形悬挂方式.  相似文献   

13.
缓和曲线长度对车辆曲线通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动力学仿真分析发现,在现有的条件下仅仅通过适当延长缓和曲线的长度,可以提高机车的曲线通过速度,为准高速线路缓和曲线长度设置提供了参考,并提出了新的缓和曲线划分标准,给出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表。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国外高速铁路常用的3种接触网线岔形式,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对高速铁路接触网线岔形式的选用提出了建议:高速客运专线线岔应采用无交叉式,侧线线岔应采用锚段关节式,时速小于80km的侧线线岔,困难时可采用2支无交叉式。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铁路建设水平,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新建客运专线铁路客车的时速将达到350 km.其接触网施工的质量要求不同于常速,特别是直接影响高速运行的几个关键环节.笔者就新建客运专线铁路接触网施工的要求和方法,结合国外情况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6.
接触网RCM维修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行的接触网运营维修模式是按固定周期检测、按设备状态维修,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营的日益繁忙,接触网的天窗时间少,维修的工作时间也就少,为保持接触网向电气列车持续供电功能,要在有限时间完成维修任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执行维修计划,这种运维模式日益暴露出其不足。提出一种以可靠性为中心维修(RCM)的接触网维修策略,根据RCM方法结合接触网的特点,建立接触网RCM组成架构、数据流模型,然后给出接触网RCM决策的流程,由接触网RCM决策机构制定接触网的维修计划,意在减少维修项目,节省维修成本,提高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于孔峰 《电气化铁道》2003,(4):14-15,30
本文介绍了德国电气化铁道的维修规范,哈尔滨铁路局在哈大线运营实践中对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Re200C/Re100C接触网维修管理办法”,使日常维护工作有了指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18.
重载铁路具备牵引质量大、功率高、接触网载流量大等特点,对接触网的系统需求不同于普通铁路,有必要对接触网关键技术方案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计算机模拟仿真分析和多方案比选论证,确定接触网导线规格、张力配置、主要零部件选型及电分相形式等关键技术方案。研究成果已经成功应用于山西中南部铁路、张唐铁路等重载线路。针对目前重载铁路接触网零部件规格型式不一,不便于运营维护的现状,建议加强对重载铁路接触网主要装备的统一化、标准化研究,保障运输安全、降低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基于有限元的接触网下锚拉线设计计算方法,提出高速铁路用下锚拉线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0.
接触网负荷开关监控系统安装调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内昆线六盘水枢纽接触网负荷开关监控系统,并结合该系统给出了其安装调试的方法及注意要点。该系统为枢纽电气化铁道负荷(隔离)开关的集中监控提供了途径,便于对分散的负荷开关进行运行和维护,有利于实现电气化铁道综合自动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