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支撑产业链协同的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在运行服务过程中面向各企业群及其业务需求变化的动态演化支持,针 对平台企业联盟和用户的动态性,提出了基于动态绑定与隐式授权的企业联盟自适应演化管理和基于企业自治 模型的用户自适应演化管理方法;针对平台各企业联盟业务协同需求的动态性,建立了面向演化的业务功能与 业务数据管理模型,提出了业务功能在线更新与业务数据库的同步演化算法,建立了SaaS平台自适应演化机 制.通过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协同SaaS平台研发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自适应演化方法能有效支持平台在不间断 服务条件下,通过业务功能和业务数据库的在线演化满足各企业联盟业务功能扩展和动态更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演化硬件技术通过演化算法自动生成数字电路已成为研究热点之一。人们希望通过实现较大规模数字电路的自动设计及优化,来提高设计效率、降低能耗,从而节约现实成本。该文以扩展矩阵编码规则为基础,基于多目标优化技术,结合轮盘赌选择、子电路交叉、自适应变异以及跨时代精英机制组成电路演化优化算法。  相似文献   

3.
随着越来越多的web服务共享在网络上,为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共享的web服务,有必要将简单的web服务组合起来,以提供更为强大的服务功能。文章着重研究语义Web服务的可视化合成技术,阐述了一个可视化的组合平台的实现原理。提出了基于本体层面,通过在图形面板中创建目标控制流和数据流的方法创建复合服务的方法;重点讨论了创建顺序结构和选择结构复合服务的方法;通过组装网络上和本地的web服务,说明组合平台的组合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约束理论的多项目组合管理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项目管理时间、范围、费用三要素理论基础上,以多项目组合管理的运用作为研究方向,结合关键链多项目管理技术,提出了一个基于关键链的多项目组合管理框架.该框架以关键链为基础,采用自适应缓冲区设置算法来设置关键链及非关键链上的缓冲区,通过对缓冲和关键链实施情况的分析,对各个项目总体情况进行监控,保证项目有条不紊运行.该管理框架已应用于某空调制造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可望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提高有关企业的生产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5.
城际铁路网络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城市群空间结构的 基础上进行合理规划意义重大.本文基于网络演化思想,将节点重要度和城市经济联系强 度指标作为重要参数,在综合考虑城市群社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城市群城际铁路 线网布局规划模型,并对城际铁路线网的技术性能和约束条件进行分析,提出节点成长、 线路连接、边权演化规则,设计网络演化机制和城际铁路网络演化算法.以成渝城市群为 对象进行实证分析,得到不同参数组合下的演化结果和城际铁路线网规划方案,验证了 模型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实际城市群城际铁路线网规划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物流信息平台的竞争优势,考虑平台主体之间演化关系,探讨了物流信息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策略问题. 首先,分析不同增值服务投资策略下的用户行为与特征,建立用户效用函数和平台利润函数;其次,构建基于Hotelling模型的竞争性物流信息平台增值服务投资定价模型,探讨了双边单归属与单边多归属两种情形下平台增值服务的最优投资策略;最后,基于平台增值服务最优投资策略构建平台主体决策行为的演化博弈收益矩阵,分析物流信息平台双方投资演化行为,获得平台增值服务投资的演化均衡策略. 研究结果表明:双边用户单归属下,当增值服务单位投资成本在一定阈值内时,两个平台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当增值服务投资单位成本不在该阈值内时,单个平台采取投资策略或两个平台采取投资策略;单边用户多归属下,两个平台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PS/DR导航信息融合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有效地实现GPS/DR(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Dead Reckoning)组合导航系统的信息融合,提高GPS/DR组合导航系统的精度和可靠性,分析了传统的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与航位推算系统(DR)跟踪车辆位置方法的特点,结合GPS和航位推算DR两种定位方式的优点,在车辆定位技术中采用GPS/DR组合定位技术,构建了基于卡尔曼滤波技术的自适应联合卡尔曼滤波器,使用Matlab软件工具进行了计算机仿真验证,从软件集成的角度探讨了GPS/DR组合定位技术的串口通信等关键技术的软件实现问题,给出了GPS单独导航、DR单独导航和GPS/DR组合导航三种工作状态下的位置误差。从对比中可以看出,组合系统能在任何情况下实现车辆的实时、可靠、准确的定位,定位误差最小,同时还可以减小甚至消除推算定位系统随时间积累的误差。  相似文献   

8.
为设计自适应牵引力控制(ATCT)差速器壳体,对ATCT差速器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受力分析,利用CAXA建立了三维模型,应用Patran/Nastran对壳体厚度为12 mm初始设计结构进行有限分析,得出在该结构下差速器壳体应力及变形过于富余,不满足轻量化要求。因此对结构进行改进设计出了整体壳体厚度为6mm及壳体厚度6mm与10mm组合结构的2种设计方案,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组合结构方案较合理,比原设计方案减重21.9%。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适应交通网络演化模型,构建了从交通网络演化角度定量分析跨海通道建设必要性的仿真模型,并以辽宁、吉林、山东三省的16个城市区域节点为例,模拟了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在该区域交通通道网络中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建设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符合交通网络的自然演化规律,渤海海峡跨海通道是环渤海地区交通网络中的重要运输通道。  相似文献   

10.
张菲  张锦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53(6):1278-1285, 1307
为了发展铁路货运组织改革提出的门到门的全程物流服务,达到更及时有效地响应货运客户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的目的. 针对物流服务的特点,构建物流Web服务组合模型,采用Web服务组合技术将物流服务提供商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实时、动态的组合,并将组合问题转化为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提出了改进的NSGA-Ⅱ (non-dominated sorting in genetic algorithm-Ⅱ)算法. 首先考虑了物流业务流程中物流服务的逻辑关系以及由于物流服务提供商联盟而产生的物流服务联合关系,设计了隐含逻辑关系和联合关系的染色体编码方式和遗传因子;其次,将实际铁路物流服务中客户的QoS (quality of service)属性需求作为组合服务的目标函数的惩罚函数,有效避免组合服务重计划问题,促使染色体向满足约束的方向进化;最后对算法进行实验仿真,结果表明算法解决物流服务组合问题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某次实际铁路物流服务选择的具体服务与组合服务的QoS属性都符合客户要求,组合服务从三个目标角度来看都是非劣的,而在物流任务与候选服务增加的情况下,算法运行时间满足实际需要. 并且较于NSGA-Ⅱ算法,考虑了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联盟需求,得到满足客户物流服务需求的Pareto解在Pareto解集中所占比例达到100%,即得到了质量更优的物流服务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11.
围绕轨道车辆普遍采用的微机控制直通电空制动系统,介绍了制动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和控制原理,分析了制动系统的技术特性,总结和探讨了制动系统智能化的技术发展趋势,从制动系统的智能控制与智能维护两方面,对制动系统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述。研究结果表明:轨道车辆制动系统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气(液)”耦合的动态时变非线性控制系统,其服役过程与故障行为具有不确定性、模糊性和小样本性的特征;在制动系统控制技术方面,相较于理论制动力控制,速度黏着控制和减速度控制2种制动控制模式在处理外界干扰影响时控制效果均有所提升;针对制动系统控制中存在的外界干扰、性能衰退或潜隐故障等不确定因素,基于参数辨识和闭环反馈的自主智能控制是制动系统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核心目标是实现外界干扰的自适应、性能衰退的自保持以及潜隐故障的自调节;在制动系统维护技术方面,制动系统运用维护主要涉及状态监测、故障诊断,对于故障预测与状态评估的研究还很少;充分利用制动系统服役状态信息,加强多源因素耦合作用下的制动系统服役行为与演化规律研究是制动系统智能维护技术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开展制动系统的服役性能一致性分析评价、传感器布局优化和剩余使用寿命预测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桥梁-轨道结构服役安全性能,保证复杂环境条件下高速铁路结构适应性和行车安全舒适性,研究了高速铁路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装备的改进与优化,分析了桥梁-轨道结构服役性能动态演变规律,总结了复杂条件下桥上行车安全评价与预测方法,展望了未来研究重点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桥梁-轨道体系检测监测技术方面,现有研究聚焦于传...  相似文献   

13.
以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为研究对象,提出服务区的类型划分、建设规模、功能组成和设计要求等,可为今后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服务系统建模是服务科学的研究重点之一,在业务领域进行组件化设计,并与信息系统保持动态一致性,需要解决组件的适应性、多粒度和社会因素建模等问题.本文分析对比了传统企业建模、服务建模和本体在建模领域的应用,将本体引入服务系统的建模之中.在分析服务系统、技术系统、组织管理和服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本体建模中的层次性设计,提出了以技术链为基础,以服务为导向,基于多层次本体集成的服务系统建模方法论,并分析了相关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信息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资源为客户实现一站式服务是每个企业信息化研究的主题.本文根据调研某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信息化现状和需求,提出了一个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对未来实施进行了概要设计的描述.  相似文献   

16.
A novel decentralized service composition protocol was presented based o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for mobile ad hoc networks (MANETs). A service composition in MANETs is considered as a service path discovery in a service network.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source routing, the protocol integrates route discovery, service discovery and service composition and utilizes a constrained flooding approach to discover the optimal service path. A service path maintenance mechanism was exploited to recover broken service paths. Simulation experiment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protocol outperforms existing service composition protocols.  相似文献   

17.
自行车因具有节能、环保、灵活等优点在发达国家正越来越受青睐,自行车租赁业务也随之产生.近几年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化。本文首先从租赁系统、费用、所产生的问题几方面介绍了巴黎市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就国内开展租赁业务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升轨道车辆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的动态服役性能,保障服役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了牵引动力传动系统的动力学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了齿轮动力学、滚动轴承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效应的分析理论与研究方法,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重点和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研究中,主要采用集总参数法进行耦合动力学建模,重点考虑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轮轨激扰等动态激励,分析齿轮传动与车辆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在轨道机车车辆滚动轴承动力学研究中,主要分析了轴箱轴承、电机轴承、电机抱轴承、齿轮箱轴承4种不同滚动轴承的动态特性;正在逐步深入开展基于转子动力学和机电耦合效应的机车牵引电机控制策略、谐波转矩抑制、故障激励机理及特征的研究;牵引电机、齿轮传动、轴承等关键部件的研究相对独立,未充分考虑彼此间的动态耦合关系,尚未揭示动力学相互作用机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今后重点关注的主要研究方向是进一步考虑整车服役环境影响,深入研究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的动态特性、载荷识别、疲劳寿命、故障机理、故障诊断、性能演变规律与状态监测,探索新型牵引动力传动系统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