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1 毫秒
1.
为研究高速铁路有砟道床因反复承受高频率的列车荷载作用而劣化及累积变形的规律,利用离散元分析软件PFC并考虑道砟颗粒的真实几何形态,建立高速铁路有砟道床三维离散元模型,模拟分析不同频率、不同幅值循环简谐荷载作用下道床的累积变形,并通过统计分析道砟颗粒的重排行为,从细观层面探讨荷载频率对道床累积变形行为的影响机理。开展高速铁路有砟道床的室内实尺模型累积变形试验,验证道床离散元模型的合理性和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在相近的荷载工况下,模拟分析获得的道床累积变形结果与实尺模型试验结果较为吻合;循环简谐荷载的频率低于15 Hz时,道床的累积变形主要由道砟颗粒间的相对接触滑动引起,但累积变形及其增长速率均不大;当荷载频率提高至20 Hz以上时,道床的累积变形及其增长速率随荷载频率的提高而快速增大,且其主要原因是道砟颗粒发生了剧烈转动。  相似文献   

2.
道碴动三轴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三轴试验是当今世界研究道床特性的最重要方法之一。通过动三轴试验,可研究荷载状态、道碴材质与级配以及道床状态对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的作用,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分别是道床由计划维修向状态维修过渡和轨道结构仿真参量的依据。基于动三轴试验,本文研究了试验前后道碴级配变化、道床累积变形和变形率以及道床弹性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探索了道碴磨耗特性随重复荷载和材质的变化规律,得到了道床累积变形及变形率在试验开始时较大,随着荷载作用次数增大而减小,最后达到稳定的规律;道床弹性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规律也是如此,估算了道床最终稳定时的弹性模量,且有道床弹性仅是道碴材质的固有特性,受荷载作用次数和道床状态影响较小的结论。基于动三轴试验结果,对国外现有的道床累积变形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并研究了各自的特点。单独研究道床累积变形和道床弹性在国内尚属首次。  相似文献   

3.
以中南大学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路基足尺模型试验系统为背景,对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在列车轴重为17 t,速度为350km/h条件下开展10 000万轴次循环荷载试验,以研究路基在高速列车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累积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列车轴次的增加,路基累积变形逐渐增加,在循环加载前期增长速率较快,之后逐渐减小,在列车轴次达到350万次后趋于稳定,路基最终累积变形为3.38 mm,其中基床表层、基床底层、路基本体和地基各结构层最终变形分别为2.33,0.57,0.30和0.18mm。基床表层变形最大,占总累积变形的68.93%,基床底层次之。通过对指数模型在路基模型试验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路基各结构层累积变形采用指数模型拟合的效果较好,相关系数均在0.985以上。基于试验结果,提出一个以动静应力比、静应力与静强度比、振次为基数的指数模型,依据试验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反分析,得出模型中各参数变化范围较小,修正模型改进效果非常明显,可以用于预测长期动力荷载作用下高速铁路路基累积变形和路基沉降。  相似文献   

4.
道碴弹性和累积变形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红 《中国铁道科学》2001,22(6):106-110
论文采用大型动三轴试验机对花岗岩和石灰岩道碴进行了试验,研究了弹性特征与道碴变形随循环加载的关系,分析了包括道碴材质,密实度,应力状态及加载次数的影响。试验发现,道床弹性是其固有特性主要受其材料特性影响,在稳定阶段,应力状态影响不大,弹性值大小离散性不大;花岗岩与石灰岩道碴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弹性和累积变形曲线都是稳定和平滑曲线,而后者弹性和累积变形曲线波动性比较大,反映其抵抗循环荷载的能力比较差,粉化,破碎和流动伴随着整个荷载作用过程中,从一定意义上揭示了石灰岩道碴对快速和重载的不适应性。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固化道床是介于传统碎石道床和无砟轨道整体道床之间的一种新型结构。本文介绍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国内外现状;通过聚氨酯固化道床围压试件的疲劳荷载、冻融试验、实尺模型疲劳试验和现场加载车测试试验,研究聚氨酯固化道床的弹性、抗累积变形、荷载传递规律及轨排阻力等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聚氨酯固化道床具有良好弹性保持能力和抗累积变形能力,和普通碎石道床相比,具有更好的抵抗横向荷载能力,同时验证了聚氨酯固化道床结构设计断面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混凝土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文在室内混凝土试件弯曲疲劳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素混凝土受弯试件在变幅重复荷载作用下的弯曲疲劳累积损伤性能,在对试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证明了变幅疲劳荷载的大小和加载顺序对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有较大的影响,当疲劳荷载由小变大时,累积损伤量大于1,当疲劳荷载由大变小时,累积损伤量小于1,P-M线性累积损伤准则不适于混凝土弯曲疲劳破坏,同时验证了非线性疲劳累积损伤理论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高速铁路路基在车辆荷载反复作用下不可避免地产生累积变形,影响铁路轨道-路基结构服役性能和车辆运行品质。为探明高铁路基在循环车辆动载下的累积变形空间分布特性和长期发展规律,建立车致路基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其主要由2个子模块组成:1)基于多体动力学和有限单元法建立的高速铁路车辆-轨道-路基耦合时变动力学模型;2)基于建立的车辆-轨道-路基动力相互作用模型,引入路基累积变形预测模型,利用循环跳跃的方式预测不同车辆荷载累积次数下路基的累积变形及其空间分布规律。2个模块的交互方面,在每次循环跳跃后,将路基累积变形空间映射至轨道,形成轨面附加几何不平顺,并同步更新迭代系统动力矩阵,建立了车致路基累积变形与系统动力响应之间的关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模型可较好地揭示路基土体累积变形在循环车辆动载下的演化规律;采用循环跳跃的方法可更为真实准确地预测路基的累积变形,其计算的路基累积变形最大值为2.606 9 mm,而未采用循环跳跃方法计算出的累积变形最大值则为1.7 mm,低估了34.8%。路基累积变形在前期发展较快,后期由于土体被不断夯实,累积变形的演化呈现减缓趋势,累积变形速率从1次加载0...  相似文献   

8.
高铁循环列车动荷载作用下,基床累积变形不仅与列车安全运营密切相关,同时对指导线路服役期精细化维修管理意义重大,而目前基床累积变形分析存在途径偏少、精度偏低等问题。为探索适合高铁基床累积变形分析方法,依托沪宁城际铁路路基工程背景,基于动、静荷载引起动变形(沉降)的新思路,将运营期沉降数据推算工后沉降与建设期沉降数据推算工后沉降差值(推算法),以及运营期沉降与静载计算固结沉降差值(估算法)作为列车动载引起的累积变形,由此提出一种由实测数据推算与估算基床累积变形的新途径,并将该方法用到实例分析中。结果表明:推算与估算获取累积变形随时间发展规律吻合,均呈快速-缓慢-稳定3阶段特征,估算结果一致性好于推算;基床累积变形在铁路运营前3年基本达到稳定,量值控制在3.5 mm以内;数值模型验证了"推算与估算"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9.
基于上海地区饱和软土动三轴试验成果;通过对累积孔压和累积变形影响因素及发展规律相似性进行分析,将Parr提出的循环累积变形方程进行转换,引入动强度参数并提出等效循环动应力水平概念,建立能综合考虑列车荷载循环次数、静偏应力和和动偏应力耦合作用、固结方式等影响因素的上海地区软黏士累积孔压模型.结合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验证,确定不同试验条件下模型中试验常数.结果表明: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多种因素对软土循环累积孔压影响.模型仅适用于正常固结软黏土且循环应力比大于循环应力比阈值而小于临界循环应力比的情况.为提高模型计算和预测精度,用室内试验确定模型中试验常数值时,应采用跟现场实际相符的加载和固结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重载铁路粗粒土基床层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累积变形发展规律,开展了不同围压、动应力幅值和含水率的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粗粒土试样的轴向累积应变-循环振次的关系与变化规律,提出了一个适合路基粗粒土累积应变计算的预测模型,明确了模型参数的物理意义及确定方法,并应用该模型分析计算了不同轴重和填料种类的粗粒土基床层累积变形,此外还探讨了预测模型的适用范围。研究成果可为重载铁路基床层沉降计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HXD1型机车2万吨运输中出现的变形单元非正常变形的现象,从原理和实际运行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结构优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路基变形观测方法的选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现场试验和仪器发展水平 ,对常用地基沉降观测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指出水平测斜仪作为新颖的测试手段具有明显的优点 ,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地基系数变形模量及动态变形模量的测试与对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地基系数K30、变形模量Ev1和Ev2及动态变形模量Evd测试原理的对照分析,明确各自反映的土体特征及优缺点,理解各参数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4.
某铁路隧道变形监测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葫芦潭2号隧道通过变形监测,及时发现隧道沉降、位移变形情况,采取注浆加固措施控制了隧道的进一步变形.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反求工程的概念,介绍反求工程在HXD1型机车变形吸能单元国产化中的成功应用,提出了在我国机车车辆跨越式发展中应用反求工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精度较低的施工用全站仪进行变形观测,辅以差分法对观测数据进行处理,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提高了变形观测的工作效率,并及时掌握挡土墙的变形信息,使设计与施工紧密配合。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同的加热工艺参数对轴类件进行立式正火和卧式正火的对比实验,并对轴类件弯曲变形量大小和变形方向进行了定量的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立式正火的弯曲变形量大于卧式正火的弯曲变形量,打破了行业中立式加热由于重力作用变形量小,卧式加热变形量大的传统定性思维。  相似文献   

18.
针对制动吊座的焊接结构形式,分析过程中焊接变形的产生原因,并采取反变形和刚性固定的方式,有效地控制了焊接变形,保证了组装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抛物线拱面内线性位移没有解析解的现状,提出一种高精度的近似解析方法用以解决这个问题.在非圆弧拱面内应变表达式的基础上,基于虚功原理推演了面内线性平衡微分方程,并使用泰勒展开近似得到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析解;基于弹性压缩与压缩应变沿弧长积分相等的原理,推演得到水平反力的解析,进而得到满足所有边界的竖向位移、水平位移及面内转角的高精度近似解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有限元数值解吻合较好,可以作为实用公式为工程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既有地铁线路变形控制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总结已有典型工程地铁线路变形控制标准的基础上,详细研究了轨道结构和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的确定方法。轨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主要取决于轨道的养护维修规则和扣件类型。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要考虑施工影响和既有结构当前承载能力两个方面的因素,具体标准数值的确定要经过反复计算。从运营安全的角度出发,隧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要服从于轨道结构变形控制标准的要求。最后,讨论了既有线变形控制标准的分解执行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