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一本杂志?”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摩托车信息》。”自从我与《摩托车信息》杂志交上“朋友”,为她提供“摩托车商情”稿件后,我就更关心着这本杂志了。当《摩托车信息》的编辑要我作特约通讯员,搜集上海摩托车市场的价格情况时,  相似文献   

2.
前些日子,一个远在边疆的朋友打来电话说,他突然对摩托车发生了极大兴趣,要我帮他推荐几本首读刊物。蓦然,“老朋友”——《摩托车信息》马上跃入我的脑海:“那你就看《摩托车信息》吧!”我不假思索地回答“这本杂志怎么样?”朋友问。“看后你就知道了,请相信我。”是的,《摩托车信息》到底好在哪里呢?这不禁使我想起  相似文献   

3.
自从爱上摩托车的那一刻起,摩托车就成了我生活中重要的部分,离家在外地工作以后,每天下班回到自己的租住屋,阅读《摩托车信息》杂志便成为我的必修课。仔细观察每期杂志中介绍的摩托车精品,阅读该车的性能资料,往往都会让我怦然心动,甚至久久难以入眠。爱车,更想拥有车,可每次驻足于摩托车专卖店的门口,望着那些令人生畏的  相似文献   

4.
刚上班,处里的同事就送给我一本精美的杂志,细一看是《摩托车信息》。看着那精美的彩页、图文并茂的内容,我心里一阵激动:《摩托车信息》真是越办越好了!从1987年到1997年的10年间,《摩托车信息》已从开初的信息网内部交流资料发展成今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摩托车行业权威杂志。作为曾经在《摩托车信息》编辑部工作过的我,拿着这新改版的杂志,真是触刊生情! 记得在1989年我刚从事销售工作时,就对《摩托车信息》爱不释手了,因为要通  相似文献   

5.
作为一名普通的摩托车经销人员,在《摩托车信息》发刊100期之际,让我代表我的同事说句心里话:感谢《摩托车信息》杂志为我国摩托车工业发展“鼓”与“呼”,感谢她为我们提供全方位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摩托车信息》已历经百期。百期,一个成熟的标志。在高兴与振奋之余,我感到她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当前“让利不让市场,无利也  相似文献   

6.
把“长江750改出哈利味”的消息在《摩托车信息》杂志上一登,我俨然成了改装车高手,许多摩迷不断给我鼓励,使我在兴奋之余,倍感压力巨大,不由自主地再往前赶。转眼之间新的世纪说来就来了,还好,我没让时光白白流过,我的  相似文献   

7.
说来惭愧,《摩托车信息》创刊快9年了,出刊已百期,但我认识她还是在去年,真可谓是“迟来的爱!”《摩托车信息>创刊的时候,我还在车间当工人。由于在航空发动机分厂,所以在向外投稿内容上从未涉及摩托车,更不知道还有个《摩托车信息>! 1994年底我被调到公司宣传部,专门负责对外宣传报道工作。这时我虽然也写了许多反映公司摩托车发展的稿件,却大多投给了行业报纸,《摩托车信息》对我依旧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有一天,我去收发室取报纸,发现一本1995年第7期《摩托车信息》,便随手翻了几页,这一翻却让我不忍释手,被里面精彩纷呈,图文并茂的  相似文献   

8.
用户热线     
1999年一次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摩托车信息》这个朋友,我便通过邮购等方式订阅至今,它使我不仅在理论上懂得了不少知识,还使我在摩托车驾驶修理等方面学到了很多技术。不论是在同事面前还是车友聚会,单位里上上下下只要谈到摩托车,大伙儿都非常佩服我知道的真多。自从订阅贵刊后,凭着我从杂志上学到的知识,先后给人选购了50多辆摩托车。您还别说,这些车还都很过关,什么时候更换机油,该保养了,我便成了老师,自豪感油然而生,他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拥有本田CBR公路跑车的北京摩迷,我业余时间除了驾车,还从事着一项收藏中外摩托车刊物的“副业”。 1994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辆摩托车——幸福250,有了摩托车不久,我的收藏经历便开始了。当时国内的摩托车刊物很少,似乎只有一家邮电系统主办的《摩托车》杂志,薄  相似文献   

10.
用户热线     
摩托车是我业余生活中除了围棋之外的最大爱好,其次还有足球。认识《摩托车信息》十分偶然:那是1999年11月,我在订了一份关于摩托车的杂志后,才发现《报刊目录》中占据了半个版的一则广告信息,这是我第一次知道,在大西南的重庆有一份创刊于1987年的名为《摩托车信息》的期刊。或许“信息”二字的商业化含义,我没有补订,但我记下了通讯地址(那时我已热衷于爬格子)。一个月后,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投了一篇稿,题为“浅  相似文献   

11.
今天,我有机会参加行业这样一个盛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摩托车信息》杂志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成了《中国摩托30年报告》这本巨著,等于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历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2.
我与《摩托车信息》相伴8年了,在她出刊百期之际,回顾我读刊、评刊的实践,深感编辑队伍对《摩托车信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记得在8年前,我首次翻阅刊物时,倍感《摩托车信息》杂志填补了行业信息类刊物的空白,并为能从杂志上得到大量信息而激动不已。于是,在我以后收到各期杂志时,不仅以先睹为  相似文献   

13.
弹指一挥间,《摩托车信息》已经走过了近9年的光辉历程,从她诞生的那一天开始,她就与“嘉陵”的发展同发展,伴随“嘉陵”走向成熟,走向辉煌。 9年后的今天,当我回首往事时,真是感慨万千。以前我在宣传部搞新闻工作,《摩托车信息》杂志的主编主动跟我约稿,电话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摩托车爱好者,很想知道国内外各种摩托车的性能、发展历史、生产水平和摩托车制造厂家的特点以及风采等方面的信息。为了获取这些信息,我一直很注意阅读专门报道摩托车世界的《摩托车信息》杂志。最近,我翻看了今年各期的《摩托车信息》杂志,发现它在版面上比过去大有改观,办得生动活泼,令人赏心悦目。首先是图文并茂。过去的《摩托车信息》插图较少,今年以来插图较多。这些  相似文献   

15.
一本优秀杂志,就要有一个匠心独运、风采独特的形象,这个形象最直观地体现在杂志的版面和栏目上。《摩托车信息》就是这样一本吸引读者的杂志。记得第一次给《摩托车信息》投稿,不仅很快发表了,我还收到编辑部寄来的样刊和热  相似文献   

16.
国辉  郑经建 《摩托车》2003,(11):21-21
骑了20多年的爱驹“黑70”(嘉陵JH70)已经到了光荣退休的时候,换一辆理想的新摩托车成了我的一件大事。只要一有空我就逛摩托车商店。西部城市天水国产摩托车品牌多如繁星但款式大多雷同,几天下来让人无从下手。买新车《摩托车》杂志是我的好参谋,我搬了一大摞《摩托车》杂志,她上面的“名车新品”、“新车试乘”、“品头论足”、等栏目几天来让我翻阅了个遍,对国内摩托车生产厂家,如宗申、嘉陵、建设、春兰、大阳、金城、轻骑、钱江、新大洲及其产品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朋友的帮助下,我选购了一辆宗申ZSl25-2金陶机摩托车。发动机:ZSl56FMIl3049418,车架号:LZSPCJLP431051393。 我买车时经销商讲:宗申ZSIl25-2  相似文献   

17.
修车拾得     
曹邦利 《摩托车》2003,(11):38-38
我是“中国的底特律”——湖北十堰东风汽车制动公司的一名钳工,平日里,除了努力工作外,还刻苦钻研专业理论,也是一个七八成的摩托车迷,也想借《摩托车》杂志说说我的修车拾得。 一日晚饭后,我正欣赏着近期的《摩托车》杂志,突然被一朋友电话唤去,原来他修理的一辆建设150太子车磁电机拆不下来,但车主第二天一早就要来提车,时间非常紧迫。我认真地看了看车子,发现磁电机中间有一  相似文献   

18.
在我内心深处,永远留下了您们为我种下的一排树,让我的心灵四季都充满了青春的气息。感谢你,《摩托车信息》——生活中你给了我无尽的精神食粮!感谢您们,《摩托车信息》杂志的各位编辑老师——工作上我找到了良师益友! 我是一位业余写作爱好者,在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前,摩托车对我来说虽不陌生,但在我的笔下却觅不到它的踪影。自认识《摩托车信息》以后,摩  相似文献   

19.
阅读《摩托车信息》多年,使我对中国摩托车行业现状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近几年看到本田超级黑鸟、铃木隼、川琦忍者等摩托车频频地亮相于国际摩坛,而唯独不见中国大排量车的影子,心中便泛起许多酸楚与无奈。在倍感遗憾之余,我苦思冥想,终于设计出了这款“神箭后羿”概念车。  相似文献   

20.
最近我那比《摩托车信息》大两岁的儿子对《摩托车信息》越来越着迷,每天晚上睡觉前总要看一会儿杂志上摩托车的图片、资料,不然就无法入睡。到了如此痴迷的程度,自然有段过程。那是几年前,当我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摩托车信息》上时,儿子也就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不过当时仅仅是对杂志上是否有我的名字及其彩色图片感兴趣而已。随着文化水平的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