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国外用于管道应变检测的惯性测绘单元,提出了国内油气管道开展应变检测的必要性.总结了基于应变的工程临界性评估方法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国内研究机构开展基于应变的工程适用性评价技术研究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管道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行的油气管道应变检测与评价技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可以为油气管道完整性管理和评价技术的...  相似文献   

2.
文中对悬空管道的性能进行了分析.通过力学与有限元的结合,将埋地管道的悬空段简化为大挠度梁,且考虑几何非线性,利用ANSYS建立管道在悬空状态下的大变形有限元模型.研究了跨距变化情况下应变分布情况及变化规律,并基于应变的管道设计准则,对某悬空管道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拉应变最大处出现在出土端管道上表面,跨中管道上表面...  相似文献   

3.
由于隧道使用期较长、环境恶劣,因此及时对隧道结构性能进行检测和诊断、对可能出现的灾害进行预测并评估其安全性已经成为隧道工程的必然要求.为此,在分析FBG传感器传感原理的基础上,将FBG表面应变仅用于隧道表面应变监测;同时在现场进行了FBG传感器与钢弦式传感器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FBG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测试精度,长期稳定性好,信号传输距离远,是隧道长期监测的一种可靠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具体桥梁工程为例,分析该桥梁超载超限车辆的运行及缺乏必要的养护,部分结构出现一定程度的风化现象和外部损伤后,通过静载鉴定试验对桥梁结构静力荷载情况进行检测,并通过动载试验测定和评价桥梁结构动力荷载情况以及桥梁构件损伤程度及实际承载能力.试验结果表明,桥梁结构应力应变、挠度、结构冲击系数等均符合设计技术要求和相关规...  相似文献   

5.
低应变检测技术是一种非破坏性评估方法,能够识别桥梁桩基结构问题,为更好地验证该技术的检测效果,结合某桥梁工程实例,对该技术的操作要点与检测精准度进行分析。经对比验证,发现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应用中联合使用其他检测技术能更有效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准确、有效、综合地对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了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方法,并以G航空公司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首先在研究极地航线运行特殊性的基础上构建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分别采用G1法与熵权法确定各项指标的主、客观权重,再结合最优数学模型确定组合权重;最后,利用云模型对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指标中环境因素对航线运行安全的影响最大,二级指标中极地自然环境及通讯导航设备对航线运行安全的影响最大,该公司极地航线运行的风险等级介于“较低风险”与“极低风险”之间。基于组合赋权-云模型的极地航线运行风险评价方法能够有效发现极地运行中面临的问题,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数据分析与处理是岩土工程监测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进行岩土工程监测、指导施工和改进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的关键性环节,在备类岩土工程的施工、运行等不同阶段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岩土工程监测数据影响因素复杂,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可以把监测数据当作随机变量来处理.本文在分析回归统计方法的主要功能基础之上,详细论述了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的计算步骤和分析技术,为准确判别监测数据中各种原因量和效应量的相关关系和相关程度,评估岩土工程的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城市排水管道质量评估的准确性,保障后期保养修复的适用性,直观反映管道运行状态及存在问题,引入CCTV管道内窥检测技术。文中介绍了其设备组成、检测技术、工作原理及技术规程,阐述管道状态评估影像判读和计算方法;并根据某工程检测结果,结合环境地质等因素分析计算,判定管道缺陷等级,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管道维护提出建议,为排水管道养护、改建、修复、运行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保障高速公路服务区供暖系统的健康运行,本文结合供暖系统的构成和运行特征,设计了一种用于评估服务区供暖系统运行健康状态的极致梯度提升(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XGBoost)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双层机器学习模型,并将系统运行健康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故障和异常四个等级。首先,分析电压、电流、水温、机组运行状态、蓄热泵、循环泵和泵运行状态7个子系统的运行特征,使用随机函数和欠采样处理构建特征向量集。其次,采用XGBoost构建下层各子系统健康状态评估模型,并输出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然后,融合各子系统健康状态的评估结果,输入至上层SVM系统评估模型,得到整个?供?暖系统的健康状态。最后,将实验与决策树、AdaBoost和XGBoost等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出的XGBoost+SVM双层机器学习模型相较对比模型而言,不仅判断精度更高,同时还可评估整个供暖系统以及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决波纹金属软管疲劳寿命验证试验周期冗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ANSYS Workbench的波纹金属软管疲劳寿命数值模拟方法。根据软管的疲劳试验原理,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中的静力分析模块对软管进行应力分析,然后采用Fatigue Tool工具和应变寿命法对软管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应力最大位置与试验得到的软管疲劳破坏位置一致,疲劳寿命的平均误差为7.46%,满足工程要求。验证了有限元方法评估软管疲劳寿命的可行性,有效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