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由于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各行各业的发展逐渐趋于环保低碳的方向,因此,在公路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节能减排逐渐成为其工作中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对公路施工中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出基于节能减排理念的公路工程施工工艺建设,在公路工程建设的同时,能够降低施工成本,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从而有效提高公路工程建设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交通建设行业也面临着以节能环保为目的的重大改革,绿色施工理念应运而生。绿色施工是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全面运用各项绿色施工技术,以达到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目的。但是,众多工程项目的大量数据显示,目前很多工程施工人相关员并不能准确、合理、高效地运用绿色施工技术,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涉及政策、社会、资金、技术、人员等多个方面。本文对绿色施工技术对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意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探讨了以绿色施工为基础的公路桥梁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基于沥青路面寿命周期评估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通过调查获取施工过程中能源消耗量,测算分析了典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及再生技术关键环节的能耗及排放。在基础数据建立的基础上,开发了养护技术节能减排评估软件。研究结果表明,普通热拌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拌和过程能耗占比最大,而摊铺碾压环节较小,厂拌热再生拌和能耗与RAP料掺量有关,冷再生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沥青路面养护设计节能减排评估软件可精确评估节能减排效果,为方案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拱桥吊杆更换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各吊杆进行合理的张拉和控制,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安全,以及成桥状态下结构的内力和线形.基于对某桥临时吊杆分级张拉工况的计算分析,提出了合理的施工控制指标.本桥施工控制方法较传统控制方法能极大提高现场施工效率,更符合当前节能环保的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5.
门座式起重机在在提升货物过程中,存储了大量的势能,而在下放货物下降或停止时,货物通过机械传动设备驱动起重电机,产生再生制动现象.传统方法采用制动电阻消耗再生电能,造成电能利用效率低下.为利用这部分再生电能,采用锂电池技术能够有效利用再生电能,从而提升门座式起重机的电能利用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本文在分析门座式起重机电气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锂电池储能技术原理,并通过实际测试验证了该技术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在传统变频调速节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了节能空间,值得在全国港口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发展,旧城改造项目拆除施工中产生了较多的建筑渣土,在运输过程中形成许多灰尘。如果将拆除改造过程中产生的建筑渣土应用于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中,做到废物再利用,不仅符合了现在倡导的环保节能理念,还能节约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是处置建筑渣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范齐 《人民交通》2021,(21):54-55
伴随经济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对于施工材料的追求水平不断提升,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建筑施工垃圾,给国家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导致我国各项资源出现资源短缺的问题.对于常用性的应用建筑材料,若利用废弃混凝土将混凝土再生骨料重新应用至道路施工环节中,将会产生巨大的施工经济效益.现如今大量旧建筑被拆除后,将会出现大量混凝土浪费与污染问题,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节约天然石材资源,降低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缓解天然石材资源短缺的问题,同时也能解决城市废弃物的占地堆放与污染问题.本文对于废旧混凝土路面再生骨料路用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为施工人员的道路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公路工程作为主要的交通基础设施,其施工及日常养护过程所消耗的各种能源较大。对此文章主要阐述了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技术,提出了应加强施工机械的能耗管控,最大限度使用能耗较低的施工机械,并强化机械设施的日常保养。文中提出应大力倡导资源的循环利用,并推广路面沥青再生技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术及进一步促进粉煤灰、煤矸石等废料再利用,以实现公路后期养护过程中的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9.
内河航道在施工建设和运营管理期间会产生大量的能源消耗,抓好航道的节能减排对发展绿色交通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总结概况了目前我国内河航道节能减排现状及采用的关键技术,相关技术的推广将引导交通运输行业优化用能结构、促进产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了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现状与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首先介绍了绿色建筑和节能施工技术的概念,随后详细探讨了电力工程中常见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包括高效节能照明系统、智能电网技术、高效节能空调系统和建筑外墙保温技术。通过对这些技术的应用,电力工程在能源消耗降低、环境污染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最后,为推动电力工程绿色节能施工技术的应用,提出了政策引导、技术研发、市场推广和法律法规建设等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