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行车环境包含了大量的交通信息.道路条件以及管理手段等因素最终影响到驾驶员的信息处理强度.文章通过探讨驾驶员信息处理过程,建立了一种基于驾驶员信息处理强度的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模型.在示例中,把道路交通信息量定义为道路几何曲率的一次函数,并结合相邻路段运行速度差给出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速公路交织区的安全现状,在阐述交织区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交织区的交通特性,从道路条件、设计车速、交通流率、交通安全设施、驾驶员、车辆这六个方面分析了交织区行车安全的影响因素,以指导安全改善策略的制定,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交织区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3.
根据驾驶员的行车过程,设计出一套电脑程序,并使程序与电脑技术有机地结合,以保证智能汽车安全驶入混合交通.  相似文献   

4.
为了考察驾驶员选择反应能力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借助开发的选择反应检测仪采集4642名营运车辆驾驶员选择反应的有效数据,并调查被测驾驶员三年的安全行车记录。将被测驾驶员划分为四个组别,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行车事故与驾驶员选择反应能力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四个组别的行车事故具有显著性差异,行车事故与选择反应准确性有较强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驾驶员应有足够的视距来判断车辆前方发生的变化,以便采取相应措施确保车辆安全行驶。从山区公路交通流特点和事故成因出发,对平面视距和纵面视距的行车安全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从保障行车安全角度总结了行车视距设置应考虑的影响因素,对山区公路路线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道路交通安全与驾驶员的因素探索,分析道路交通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即人的因素,提出了安全行车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运输经理世界》2003,24(11):40-4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高速公路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快速、高效的同时,高速公路交通危机四伏,恶性事故时有发生.这些事故给每个驾驶员敲响了警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高速公路行车,稍不留神,就会车毁人亡.但如果我们掌握了高速公路的行车特点、行车规律、所驾车辆的技术状况和实际操作能力,就能安全通过高速公路.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上设置防眩板可防止对象车前照灯的眩目,改善夜间行车条件,增大驾驶员的视距,消除驾驶员夜间行车的紧张感觉,降低交通事故率。防眩板还可改善道路景观,诱导驾驶员视线,克服行车的单调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原行车及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进行分析和总结,阐述了高原行车安全应注意的问题,从高原地理、道路状况、行前检查、行车过程进行分析介绍;并对夏季雨天、冰雪道路、大风天气安全行车作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公路车速限制与行车安全视距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建公路限制车速与行车安全视距值之间的关系探讨,对新建公路限制车速采用的行车安全视距值与影响因素进行量化,提供了新建公路限速选用的行车安全视距范围,可供道路工程设计及高等级公路管理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