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双电机驱动是提高电动车辆整车性能的有效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双电机耦合驱动系统的新构型;基于这种构型的特点,定义了双电机的4种驱动模式;依据车辆动力性要求计算出驱动系统各参数取值范围.根据双电机驱动系统的结构原理,提出基于门限值的模式切换控制策略;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控制策略仿真模型,并与Cruise中整车模型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新构型和控制策略在满足车辆动力性的前提下,可有效提高车辆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2.
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基础上,以PID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利用Simulink设计了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器,进行了控制效果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单独控制质心侧偏角、以及对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进行联合控制,控制效果要优于单独的横摆角速度控制;模糊逻辑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PID控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3.
在线性二自由度车辆模型的基础上,以PID控制、模糊逻辑控制理论为基础,运用不同的控制策略,基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方法,利用Simulink设计了车辆操纵稳定性控制器,进行了控制效果的仿真分析和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单独控制质心侧偏角、以及对质心侧偏角和横摆角速度进行联合控制,控制效果要优于单独的横摆角速度控制;模糊逻辑控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而PID控制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由于X80钢管道经过检测后会残留剩磁,导致出现电弧磁偏吹,影响焊接质量,因而需要对管道进行退磁.文中采用永磁铁退磁方法,依托Maxwell仿真软件对X80钢管道样板进行静态磁化和动态退磁仿真研究,分析了 X80钢的磁化和退磁现象,获取了 X80钢的磁化特性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永磁铁可以实现对X80钢管道样板的动态退...  相似文献   

5.
针对在役管道绝缘接头的漏电问题及其对管道阴极保护系统运行的影响,文中结合实际案例,介绍了通断电位法和PCM漏电率测量法在绝缘接头绝缘性能测试上的应用。结果表明:综合运用通断电位法和PCM漏电率测量法,可实现绝缘接头绝缘性能的定量评价,且当绝缘接头漏电率≤15%时,基本不影响阴极保护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运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进行电路模型分析,提出了漏电率测试中几种特殊情况的分析方法,可用于指导现场的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6.
针对管道漏磁内检测图像化显示研究,采用磁偶极子模型建立漏磁场分布与缺陷特征之间对应关系.建立Φ219管道有限元仿真模型,研究永磁场对不同缺陷及管道部件的漏磁信号分析,提取管道周向360°上径向漏磁信号,并将漏磁内检测信号转化成漏磁内检测图像.结果表明,通过对漏磁数据进行图像化显示更加直观辨别缺陷及管件特征,并对后续图像...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汽车理论和制动性性能的分析,建立包含汽车运动、车轮运动和车轮纵向摩擦力的汽车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汽车模型、制动器模型、轮胎模型和PID控制系统仿真分析模型,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分析。并利用PID控制器以滑移率为控制目标,制动距离和制动时间为主要输出量,仿真研究汽车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的控制效果。仿真结果表明PID控制,在不同的路面条件下均可实现对车辆性能的有效控制。研究结果为提高汽车的制动安全性,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由于汽车轮胎动力学的非线性,对防抱死制动系统采用了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进行控制,滑模控制能较好地解决非线性系统的控制问题,但其固有的抖动会影响控制效果。文章介绍采用一种基于指数趋近律的滑模控制方法,针对两轮车辆的防抱死制动系统设计了滑模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里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且能较好的抑制控制系统的抖动现象。  相似文献   

9.
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节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汽车制动时能量的回收与利用技术,提出了利用飞轮来储存汽车制动的能量,当汽车制动时,把汽车制动的能量转变为液压能,并将液压能转变为飞轮的机械能储存起来,在汽车起步或加速时再利用。建立了汽车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以下简称CPS)模型,在给定制动工况的条件下,利用Matlab/Simulink工具对车辆"长安之星"SC6350的CPS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汽车CPS定压源能量回收系统的节能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池SOC估算和均衡电路开展研究工作。利用安时积分法设计SOC估算电路,采集电池电压进行数据分析,达到实时精确监测反馈电池SOC的功能;采用基于电感的非耗散型均衡电路控制策略,实现电池间能量均衡。在Matlab中完成了电路的仿真,通过硬件设计及电路制作验证SOC及均衡效果。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实现精确测定电池残电量和单体电池间的能量均衡,能量损耗小、工作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