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汽车》2023,(8):52-55
<正>车门一开启,全车即通电,座椅调节至合适位置,空调自动调至合适温度,大屏娱乐随意切换……现在的汽车能有多智能?智能座舱领域有多“卷”?在沈阳大东,一场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竞赛正在上演。7月7—9日,第三届CIVC大会隆重召开。在智能座舱挑战赛中,吉利汽车全新电混SUV——银河L7问鼎智能座舱挑战赛项目,力压比亚迪宋Pro斩获金奖,让现场体验的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吉利汽车在智能网联领域的顶尖实力。  相似文献   

2.
《世界汽车》2022,(7):64-67
<正>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简称“WIDC”)是一场关乎汽车智能驾驶领域的国际性权威赛事,每年在赛事举办期都会吸引无数行业人士和广大品牌车型共同参与,展现智能驾驶最前沿的创新理论和技术应用。2022WIDC大赛在天津东丽区举行,  相似文献   

3.
<正>纵观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从最早期的机械式座舱到现在的智能座舱,汽车制造商在汽车座舱方面的探索从未停止,汽车座舱的形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以满足消费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在“华舆奖”中国年度典范智能座舱评选的过程中,通过扫描整个市场的智能座舱,对具有代表性的智能座舱和前瞻技术的深入解读,我们发现当前的智能座舱呈现如下趋势。  相似文献   

4.
正6月28—30日,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在天津东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举行。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作为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相似文献   

5.
正"前一天刚刚上市,后一天就亮相赛场。摩卡跃跃欲试,期待着向世人证明自己。"5月23日,2021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落下帷幕,WEY品牌旗舰车型摩卡斩获量产车最高赛段智能领航赛段金奖,彰显了摩卡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头雁"本色。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由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国家广电总局等九个国家部委和权威机构共同主办,作为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赛事之一,  相似文献   

6.
《世界汽车》2022,(7):68-71
<正>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是国际性的智能汽车技术类大赛,经过数年沉淀已经成为关注度极高的权威性赛事,其中的双智融合挑战赛是面向全体量产车型开设的智能辅助竞技项目,其在展现智能驾驶领域前沿应用的同时,也对所有参赛车型的智能化水平差异进行了专业评价,通过设置不同考察项目来挖掘每一款品牌车型在智能化技术方面的闪光点。在本届赛事中,上汽通用五菱与大疆车载全球首款战略合作车型—2023款Ki Wi EV成为了令人瞩目的存在,作为赛场上少有的微型电动汽车代表,凭借强大的智能化辅助能力,荣获2022WIDC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智能泊车金奖”与“智能行车金奖”。  相似文献   

7.
在汽车向着智能化、网联化和多功能化发展的今天,座舱的智能交互、操作方便性成为消费者关注的重点,智能座舱正在成为汽车厂商争夺的高点。本文分析了智能座舱的关键技术,以及其正在面临的技术瓶颈,最后预测智能座舱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汽车与配件》2023,(3):27-29
<正>智能化是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重要特点,各大车企在智能座舱功能上不断推陈出新,并且打造出“第三生活空间”的新概念。车企大量投入智能座舱研发,最直接的诉求是形成产品竞争力,提升销量。那么,智能座舱究竟如何促进销量提升?  相似文献   

9.
随着电子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汽车渐渐不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而是向着智能终端方向发展。汽车座舱作为人与车的直接交互窗口,决定着人的驾驶体验和乘车体验,一直以来备受汽车消费者关注。5G作为当下较为先进的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延迟、低能耗及大容量的优势,使得汽车越来越智能化,成为“出行、生活、社交”一体的智能空间,同时也推动着汽车座舱向智能座舱的发展。首先对汽车座舱的发展历史以及智能座舱的概念进行梳理,然后结合5G背景对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探讨5G自动驾驶时代智能座舱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徐磊 《时代汽车》2023,(9):114-116
汽车电气化、智能化的发展,带来智能座舱Cockpit和辅助驾驶ADAS域控制器电子电气架构的变化。高阶座舱域控制器系统对硬件平台芯片及接口资源、软件系统、多模态交互方式等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高通SA8295车规级芯片主要特性和座舱应用要求,设计出智能座舱系统平台的软硬件架构及其功能,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研究分析各功能模块。  相似文献   

11.
<正>当前,汽车产业变革路径正向电动化、网联化和智能化不断推进。智能座舱作为引领汽车行业变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对于用户的用车体验有着极为直观的影响。依托“华舆奖”评选,J.D. Power与同济大学HVR Lab从用户体验、技术配置、人机交互、安全性、场景智能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以不同的视角洞察智能座舱新趋势。  相似文献   

12.
正百度、集度和高通宣布,集度首款量产车型将采用由百度和高通共同支持的智能数字座舱系统。这款智能数字座舱系统,搭载了高通第4代骁龙~?8295汽车数字座舱平台,并搭载了集度和百度携手开发的下一代智舱系统及软件解决方案。搭载全新数字座舱的集度量产车型预计于2023年上市,将成为国内首款采用第4代骁龙汽车数字座舱平台的量产车型。同时,该产品的概念车预计将于2022年4月在北京车展正式亮相。  相似文献   

13.
<正>智能座舱已具备巨大的市场潜力,未来,智能座舱是汽车迈向智能化和网联化路径中关键的人机接口,消费者对于汽车座舱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样化。1智能座舱的主要领域汽车智能座舱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中控屏、仪表盘、后视镜、芯片、氛围灯、音响系统、座椅系统等部件的升级和座舱域控制器、智能语音、平视显示器(HUD)、数字钥匙等部件的新增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正>3.3智能座舱产业链技术趋势智能座舱系统的技术框架主要分为五层:硬件层包含传感器、内存、用于人工智能感知的芯片(AI SoC)、应用处理器(AP)等基本硬件设备;系统软件层包含驱动、通信等基本系统软件;功能软件层则是完成智能座舱的核心功能的层,主要在AI SoC完成感知,在AP完成上层应用;服务层,也即云服务体系,包含语音识别、场景网关等相关服务;支撑层是支撑软件的快速开发工具,也可称为成长平台。座舱配置的全面升级带动单车价值量大幅提高,智能座舱单车价值量有望达到传统座舱的3倍~5倍。据估计,  相似文献   

15.
介绍客车智能座舱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相关问题提出一种模块化、集成化的智能座舱车辆端总体架构方案,可为客车智能座舱的架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与智能大会带来的不仅是视觉盛宴,还有头脑风暴当前汽车界最热门的话题莫过于自动驾驶了,而一场自动驾驶的盛宴就摆在了我们面前。6月28日,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WIDC)在天津东丽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开幕。世界智能驾驶挑战赛作为世界智能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共同主办,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驾驶专业委员会等专业机构和东丽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中国人民解  相似文献   

17.
<正>智能语音助手、AR-HUD(增强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数字液晶仪表显示……随着汽车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与出行关联性不强的功能出现在汽车上,汽车也从曾经出行辅助工具逐渐转变为集音乐、观影、互动等为一体的智能硬件设备。智能座舱,作为汽车智能化发展中的分支产物,成为现阶段汽车研发、制造、宣传中的重要一大考量因素,以屏幕更大、实体按键越来越少、语音交互为主要互动方式的智能座舱模式也逐渐趋于统一。相较于自动驾驶技术对于安全性要求过高,落地难度过大等特点,智能座舱无疑是现阶段汽车技术发展中,  相似文献   

18.
《世界汽车》2022,(10):54-59
<正>随着汽车研发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汽车座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第三空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选购爱车的时候,都会将车辆舒适性作为重要考量因素。赛力斯汽车立足当下消费者多样化的用车需求,以打造车内健康环境、智能网联系统以及舒适的座舱设计等多个维度,为广大消费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智能与舒适的驾乘体验。近日,问界M7在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汽中心”)进行了整车舒适座舱认证,  相似文献   

19.
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智能化成为发展趋势,而智能座舱作为现阶段汽车智能化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汽车消费者重点关注的配置之一,软件定义汽车的时代,敏捷开发、快速迭代成为智能座舱开发的技术主流,面对日趋复杂、庞大的智能座舱软件系统,如何设计有效的测试方法、应用高效的智能座舱交互式功能测试手段适应快速迭代的软件开发策略、保证座舱开发质量将成为智能座舱发展的重要挑战。  相似文献   

20.
<正>智能电动车时代,未来的汽车座舱设计将呈现怎样的趋势?在2023上海车展上,整合了佛吉亚和海拉的FORVIA佛瑞亚集团,以一款“智炫座舱”模型展示其最新座舱设计理念。作为行业内少数几家拥有全面座舱解决方案的供应商,FORVIA佛瑞亚期望以数字化和可持续定义未来出行,通过集成座椅、电子、内饰、照明等不同事业部的技术能力,带给消费者更安全、更智能的驾乘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