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凝土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国产硬质沥青在桥面铺装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中的适用性,参考国外常用的硬质沥青类型,优选国产直馏硬质沥青、实验室自行研制的PmB45沥青以及德国进口的PmB25沥青,通过贯入度试验、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以及疲劳试验,系统评价了硬质沥青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发现国产硬质沥青满足国内外相关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胶结料技术要求,改性硬质沥青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弯曲性能与疲劳性能优于直馏硬质沥青浇注式沥青混凝土,但三种硬质沥青浇注式沥青混凝土的高温抗车辙能力有限,建议应用于中国气温较低的北方地区。  相似文献   

2.
硬质沥青的使用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劲度模量,改善路面抗车辙能力,提升道路耐久性大有裨益。但硬质沥青内部存在硬质组分含量高,胶结料体系黏度大的特点,使其在应用中存在施工温度高、污染物排放大、不利于道路领域节能减排的缺陷。研究将自制有机降黏型温拌剂以不同掺量加入硬质沥青中制备出温拌硬质沥青,然后对自制温拌剂加入前后硬质沥青的主要技术指标、表观黏度、微观形貌变化及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成果对于拓展硬质沥青在我国道路工程领域的低碳化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老化前后硬质沥青的动态力学流变性能并对高温性能进行比较,采用DSR对流变性能进行分析,利用车辙试验对其高温性能与4%抗辙裂剂改性沥青进行比较。研究表明:G*回归得到的GTS证实老化前后硬质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均低于SBS改性沥青和基质沥青;在实验温度内,老化前后硬质沥青的黏弹性变化趋势相似,温度升高使得材料的弹性作用减弱,黏性行为增强,但老化后沥青黏性行为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温度高于老化前,表明老化提升了硬质沥青的弹-黏转变温度。车辙因子、动稳定度的对比结果为:老化后硬质沥青硬质沥青抗辙裂剂改性沥青,两者综合证实了硬质沥青具有优异的抵抗高温变形的能力,其可以作为原料或改性剂用于南方等高温地区沥青路面的铺设及抗车辙剂类产品的研发。  相似文献   

4.
硬质沥青材料具有良好的高温性能,将其以外掺改性剂的形式加入到基质沥青及混合料中则有望提升材料性能。研究中考察了0~40%硬质沥青掺量下复合沥青及混合料的性能特性。结果表明:随硬质沥青掺量增加,复合沥青软化点升高、延度下降,体系黏度增加,施工温度升高;复合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随硬质沥青掺量增加而不断提升,复合沥青混合料低温性能和水稳定性存在最优值。综合看来,32%硬质沥青掺量下复合沥青混合料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依托衡炎高速公路路面工程项目,从5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室内试验和试验路铺筑入手,讨论了50号硬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工程实践表明,对于湖南地区而言,选择硬质沥青混合料对于克服目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车辙损坏及降低工程造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鉴于基质石油沥青良好的低温性能和硬质沥青突出的高温性能,研究中将硬质沥青以不同比例分别加入到70号基质沥青中制备出复合沥青,对复合沥青体系常规指标、布氏黏度、亲疏水性、车辙因子等性能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硬质沥青掺量下复合沥青性能指标变化规律,为行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常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在高温性能上的不足,采用低标号硬质沥青作为胶结料,从原材料性能比较、配合比设计和混合料性能评价等方面对其稳定碎石应用在基层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矿料级配优化的方式,形成了硬质沥青稳定碎石骨架密实型结构,并与常规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的性能进行对比。通过调整级配和关键筛孔通过率得到的硬质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室内路用性能优异,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硬质沥青高温牲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沥青路面车辙是当前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早期损坏形式.通过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粘度试验及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对硬质沥青、改性沥青和70#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硬质沥青的高温性能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9.
硬质沥青高温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沥青路面车辙是当前高速公路最主要的早期损坏形式。通过沥青动态剪切流变试验、粘度试验及混合料的车辙试验,对硬质沥青、改性沥青和70#沥青的高温性能进行全面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硬质沥青的高温性能较为优越: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山区重载干线公路急坡陡弯路段出现的车辙、坑槽等病害问题,借鉴法国高模量沥青混合料设计思路,采用复配调和硬质沥青,设计了具有良好抗水损害、抗车辙性能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并在遵义某干线公路改造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实体工程应用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硬质沥青的高模量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技术经济性,是提升山区类似重载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综合使用性能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