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用准经典轨线的方法计算了反应H(D,T)+OCl,主要是研究同位素效应对反应截面、产物的转动取向和分支比的影响.准经典轨线的计算选择了PSB2势能面,在0.2~1.2eV碰撞能范围内计算了H(D,T)+OCl反应的反应截面和分支比等结果.同位素对反应截面和产物分支比的影响很明显,而对产物转动取向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用大型有限元商业软件ABAQUS建立了车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耦合动力学有限元模型;仿真了齿轨车辆通过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过程,分析了车辆与齿轨铁路导入装置的动态相互作用;考虑不同参数的影响,研究了齿轨铁路导入装置振动响应、结构应力、动态接触力等动态特性响应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支撑弹簧预紧力的增大,齿轮转速能更快达到...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5):165-166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快速发展,国内轨道交通直流牵引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的保护人员的安全,在钢轨与大地间装配了轨电位限制装置。轨电位限制装置是目前城市轨道列车牵引运行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关系到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行安全、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目前,广州地铁各条线的车站变电所均有安装了轨电位限制装置。重点介绍广州地铁五号线轨电位限制装置的结构、工作原理、保护设置、轨电位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及在日常中的运用,并针对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究列车通过时钢轨振动的基本参数和敏感区域,基于多体动力学软件GENSYS和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和轨道-下部基础有限元模型.以动力学模型计算得到的轮轨力为激励,输入轨道-下部基础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车速、轨道不平顺和钢轨支承方式等因素对钢轨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钢轨加速度从轨头到轨底逐渐减小,轨枕上方轨头加速度明显大于轨枕之间.钢轨加速度对车速最为敏感,车速从200 km/h增加到350 km/h时,无砟轨道轨头加速度从1.476 km/s2增加到2.980 km/s2.连续支承式无砟轨道,钢轨加速度小于传统离散支承式无砟轨道.加速度传感器建议安装在轨头外侧,传感器的采集频率、量程应考虑列车速度、轨道不平顺等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靴轨关系的安全评估,采用激光摄像、紫外光电传感、光纤光栅应变传感技术对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靴轨燃弧、靴轨动态接触力、集电靴硬点进行检测. 根据各项检测参数的特征分别确定各参数评定标准;选择接触轨工作高度、接触轨偏移值、靴轨燃弧率和靴轨动态接触力4项检测参数,采用Topsis评价方法构建接触轨质量指数评价函数;基于各参数评定标准和质量指数评价函数提出一套城市轨道交通初期运营前靴轨关系安全评估方法;利用运营车靴轨关系检测装置对广州地铁21号线镇龙西—员村段进行了全线数据检测. 研究结果表明:全线接触轨动态几何参数与设计值偏离均不超过 ± 5 mm,最大燃弧时间为53 ms,最大燃弧率为0.025%,区间平均接触力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135.6 、119.8 N,集电靴硬点最大为29.8 g,全线质量指数评分 大于 92.89分.   相似文献   

6.
嵌入式轨道钢轨倾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承轨槽内部结构的三维实体有限元模型,分析其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特征和轨头横移量,以及垂向荷载偏心距e、轨腰楔形块间距、高分子材料弹模、弹性垫板弹模等因素对嵌入式轨道钢轨倾覆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防止6号对称道岔脱轨事故发生,阐述了迎轮护轨和新型防脱轨装置的结构特征及工作原理,并建立了车辆-道岔动力学模型,分析了迎轮护轨和防脱轨装置对道岔区动力学响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迎轮护轨和新型防脱装置均可明显有效约束轮对通过道岔时的横移量,改变轮对运动轨迹,分别使轮缘在距尖轨尖端0.493 m和0.705 m处接...  相似文献   

8.
采用基于机器视觉的三角测距原理和光取断面法,开发出将廓形上的激光点进行空间坐标转换的算法,消除了已有方法中借助标定板计算所带来的误差和操作的复杂性,提高了钢轨动态测量的精度和效率.开发了非接触式钢轨检测装置.通过对60轨打磨后轨廓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廓形的分析比对,验证了开发系统的精度和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上海域市轨道交通和部分提速线路的轨面短波不平顺进行现场实测,在对测试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轨面短波不平顺的幅值分布特性,采用BS ENISO3095对轨面平顺度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轨面短波不平顺幅值总体上满足显著性水平为0.05的平稳性检验要求,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3号线及沪宁线和沪昆...  相似文献   

10.
多方式换乘不仅决定了轨交线路服务范围,影响公交系统服务质量,同时影响沿线设施建设.针对上海11号线嘉定区内轨交站点多方式换乘现状进行客流调查,分析市域线客流特征、客流出行特征和多方式换乘的现状,以及轨道交通11号线多方式换乘存在的问题,为市域线轨交站多方式换乘设施规划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施工过程,采用按龄期调整的有效弹性模量法和有限元步进法结合实例对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长期变形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通过跟踪模拟桥梁在整个施工及投入运营后各个时刻的结构变形,可以确定桥上无砟轨道的合理铺设时间,满足客运专线对轨道结构的高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12.
新建锡乌铁路线路正线钢轨铺设无缝线路地段设计采用60kg/m、500m长轨条,结合现场实际,采用DL-25型往复式反锚钉联机和6台10t龙门吊把钢轨、轨枕及配件组装成长度25m的成品轨排,使用DPK32型铺轨机铺设单元工具轨排,然后用长轨车拖卸500m长轨,人工拆除25m钢轨后换铺500m长钢轨。实践证明,此施工方案成本低,施工便捷,质量可靠,可大大加快施工进度。介绍了道砟铺设和轨排组装、铺设等关键施工技术以及相应的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32m铁路便梁的主要适用技术条件、结构构造和拼组架设方法,并对其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该便梁的问世为桥涵顶进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装备,同时也为桥梁抢修提供了一个新的梁种。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长大隧道施工的通风问题和满足健康、安全的需要,新建棋盘石隧道采用在横洞施工结束进入平导和主洞施工时采用有轨运输进行出碴和运料。介绍了有轨运输的轨道设置方式(为满足运输调度的需要,正洞、平导洞内轨道布设为"双轨单线+错车道",按照需要设置道岔;横洞内轨道布设为"四轨双线",每隔400m设一渡线)及设备选择,具体的运输管理规定;分析了车辆掉道的故障原因及处理措施;阐述了仰拱无干扰施工技术的应用。通过对有轨运输的综合有效组织管理,实现了快速运输的目的,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铁路桥梁作为铁路工程的咽喉,其增建二线方案多为绕行原有桥梁新建施工,原有桥梁在二线建成后大多被废弃,既浪费资金且不节能环保。襄渝铁路桥梁工程部分采取了在既有遂渝铁路上桥梁墩台合体建设方案,即利用既有单线墩加宽成双线墩,其中既有墩顶帽、托盘及墩颈以下40cm的墩身凿除,其余墩身外包30cm现浇混凝土与增建二线同步施工,合体为一个整体墩台身。经过7a运营目前工程使用正常。对类似工程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装配式公路钢桥的组成、分类、特点进行了介绍,归纳对比了ZB200和"321"两种钢桥特性,总结了装配式钢桥的主要用途。针对城市中某一工程造成的交通中断问题,用装配式公路钢桥设计了两座临时钢便桥,实践证明临时钢便桥快捷、经济、可靠。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CRTS-Ⅱ型无砟轨道组成及钢筋混凝土底座板的结构构造,通过具体的施工实践,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中临时端刺的作用、组成及其主要施工技术,为CRTS—Ⅱ型无砟轨道板在我国高速铁路扩大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九龙岗特大桥188#和189#墩紧靠既有的淮南铁路,为了确保淮南铁路的行车和施工安全,在低桩承台施工时,采用D型施工便梁对线路进行加固;用型钢“钢板桩围堰”加固低桩承台基坑,确保了既有铁路线路的行车安全和桥涵施工安全。实施方案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中铁十五局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精调测量施工经验,从轨道几何形态描述、轨道几何形态参数测量原理和测量要点、精测数据内业分析处理等几个方面对轨道精调测量技术进行分析总结,认为在测量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全站仪设站的位置应靠近线路中线,并且与近处控制点的距离至少大于15m;变更基准轨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搭接网络技术在铁路铺架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搭接网络技术,全面考虑了铁路铺架工程中轨和梁的生产,运输,铺架等各项工作,建立统一的网络进行计划。通过实例证明此方法可优化施工方案,提高铺架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