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以工业废弃物陶瓷抛光砖粉作为一种新型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将之与粉煤灰进行对比,测试了2种结合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采用XRD、SEM等手段分析其水化产物及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相同配比条件下,石灰—抛光砖粉结合料与石灰—粉煤灰结合料相比,前者的早期抗压强度略有提高,28 d抗压强度增幅明显,平均增幅达190%,最大增幅高达210%;前者的7 d、28 d软化系数均高于后者,具有更好的水稳定性。SEM测试进一步说明,石灰—抛光砖粉结合料生成的水化产物更多,结构更致密,在结构与性能上优于石灰—粉煤灰结合料。  相似文献   

2.
矿渣粉稳定黄土强度试验及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振军  沙爱民 《公路》2007,(4):176-180
针对公路工程石灰稳定黄土早期强度低、耐久性能差及水泥稳定土成本高、施工质量控制难等问题,利用矿渣粉,并掺加激发剂和粉煤灰,综合稳定黄土。按照无机结合料稳定土试验,进行了矿渣粉、石灰和水泥稳定黄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同等稳定材料掺量条件下,矿渣粉稳定黄土7 d抗压强度要明显高于石灰稳定黄土,与水泥稳定黄土同期抗压强度相当,而矿渣粉稳定黄土性能价格比最高。分析了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认为矿渣粉在激发剂和粉煤灰共同作用下,活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复合胶凝效应和填充增强效应,提高了土体的7 d抗压强度,并提出矿渣粉稳定黄土机理框图。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水泥、石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低液限粉性土的路用性能,对石灰和水泥稳定粉性土的混合料配比进行了设计,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劈裂强度试验和水稳定性试验,对其路用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8%的石灰稳定粉性土和5%水泥稳定土满足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基层要求,8%的石灰稳定粉性土水稳定较差,不适合用于水文地质条件较差路段。  相似文献   

4.
结合陇海线郑(州)徐(州)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对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粉土用石灰及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的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出石灰在早期能较好地改善其水稳性;随粉煤灰的掺合比增加,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也在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石灰粉煤灰改良粉土掺合比建议值。  相似文献   

5.
分别选用石灰、粉煤灰、水泥作为改良剂,对某高速公路红层泥岩填料进行改良。对改良后的15组试样进行最优含水率、CBR值、无侧限抗压强度、耐崩解性、水稳定性的测试,并作电子显微镜扫描。结果表明:粉煤灰对最优含水率影响较大,石灰次之;水泥、石灰、粉煤灰对无侧限抗压强度、耐崩解性的改善整体排序为水泥石灰粉煤灰;相同配比情况下,水泥对填料的整体改善作用最好,石灰次之,当石灰掺入比为7%时无侧限抗压强度最大,即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5,(12)
设定不同配合比的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和水泥粉煤灰掺量,通过标准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水稳定性和SEM测试,研究了碱激发水泥粉煤灰体系对RAP混合料的性能影响。结果表明:RAP中沥青与稳定土质量比(A/S)为3/5时,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随着粉煤灰与水泥掺量的增大而增大。在使用的材料体系中,A/S=3/5,掺1.1%NaOH、6%水泥、6%粉煤灰、用水量7.4%时,再生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最好。试件浸水后抗压强度普遍降低,但与干燥试件变化趋势一致。SEM测试表明:NaOH能够激发混合料中粉煤灰的潜在活性,与Ca(OH)_2以及熟料水化生成的C-S-H凝胶发生了二次火山灰反应,促进了混合料抗压强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二灰黄土是利用粉煤灰、石灰与土料混合作为路基回填土的一种新型材料,利用废料粉煤灰,节省了石灰和土料。本文首先按石灰、粉煤灰和黄土体积比为1∶1∶8、1∶2∶7和1∶3∶6的三种配比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它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再对三种配比二灰黄土分别按不同的含水率和干密度制样,测定7 d、28 d、90 d、180 d和270 d时的无侧限抗压强度,总结二灰黄土路基的强度规律,得出1∶2∶7二灰黄土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8.
为了深入研究石灰、粉煤灰黄土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3组配比石灰、粉煤灰黄土击实试验,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干湿循环作用下、冻融循环作用下及不同饱水时间强度试验。分析试验数据得出:石灰、粉煤灰黄土强度随龄期增长而缓慢增长,180d强度可达到3.5~7.5MPa;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10次冻融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32%~47%之间,经过10次干湿循环后强度降低率在17%~35%之间,4~6次冻融循环或干湿循环后强度基本趋于稳定;28d龄期石灰、粉煤灰黄土经过4d饱水后强度降低率在15%~24%之间,2d饱水后强度基本上趋于稳定。结果表明:28d龄期以上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已经完成50%左右的强度增长,且强度较高,具有较好的水稳定性和冻融稳定性。0.05∶0.15∶1和0.05∶0.2∶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比较接近,0.05∶0.1∶1配比的石灰、粉煤灰黄土力学指标较差,在工程应用中应优先考虑0.05∶0.15∶1和0.05∶0.2∶1配比。  相似文献   

9.
检测济钢转炉钢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其用于路面基层材料的可行性.分别以不同水泥掺量制备水泥稳定钢渣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测定其7d、28 d强度及浸水7d后的水稳定性.以相同的方法制备两种不同粉煤灰掺量的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的无侧限抗压强度试件,测定其强度及水稳定性.通过与水泥稳定碎石力学性质的对比,表明水泥稳定钢渣及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均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水稳定性,济钢转炉钢渣可作为路面基层材料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促进道路工程绿色发展,提高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硫粉煤灰(CFB灰)、钢渣微粉(SSS粉)、脱硫石膏3种工业固废制备CFB灰-钢渣微粉多源固废协同注浆材料。通过室内试验,系统研究了原材料配比与水固比对注浆材料工作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开展XRD和SEM试验,分析其水化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固比相同时,随CFB灰掺量的增加,浆液流动度与结石率增大,密度、析水率和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减小;CFB灰掺量相同时,随水固比增大,浆液析水率增加,流动度、密度、结石率及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减小;浆液流动度与结石体单轴抗压强度受水固比、CFB灰掺量影响显著,而浆液密度、析水率与结石率变化范围不大;析水率最高为4.2%、结石率最低为95.8%,28 d抗压强度最大达1.46 MPa。综合考虑各工作与力学性能,建议CFB灰掺量、SSS粉掺量及水固比的范围宜分别为35%~55%、30%~55%、1∶1.3~1∶1.5。CFB灰、SSS粉与脱硫石膏在浆液水化反应过程中可以起互补作用;SSS粉中C2S、C3S快速水化提供Ca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