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地钢轨焊接,在周期性检验中,多频次的出现探伤有伤现象,严重影响了焊轨生产的质量和进度,为稳定钢轨焊接质量,消除该类缺陷,对缺陷成分进行检验分析,结论是:探伤有伤缺项是钢轨焊接接头存在未焊合现象,设备的当前状态和工艺参数的匹配程度不良可能出现问题。广州工务大修段通过从设备状态、材料成分、工艺参数等方面综合分析原因,得出结论:完善焊机状态,优化工艺参数,可以很好地消除该缺陷;同时,焊接主要设备的状态对生产接头质量至关重要,应该在焊轨生产中密切注意设备状态和工艺参数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2.
钢轨电弧焊补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国内外铁路钢轨、辙叉焊补现状,针对我国钢轨焊补以及焊补后探伤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技术上的探讨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张厚全 《铁道建筑》1993,(10):16-18
现场焊修辙叉和钢轨,可以实现设备有病早治,提高设备完好率;可以利用列车行车间隔时间,在不影响行车条件下施工;可以减轻养护工人的劳动强度;可以节约焊叉车间的投资。现场焊修辙叉,钢轨的关键是KD-286焊条的发明和焊修机个的轻化。  相似文献   

4.
铁路罐车环形焊缝大多采用埋弧焊接,罐体封头与筒节间及筒节之间在埋弧焊接时产生气孔、局部未熔合及裂纹等焊接缺陷,导致焊缝射线探伤合格率较低,造成大量返修。通过对焊接方向、收弧处理、引弧板切割标准、焊缝背面保护、焊前预热工艺细节的改进,降低焊缝缺陷,从而提高了罐体埋弧焊缝的射线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针对焊轨基地出现75 kg/m U78CrV热处理钢轨闪光焊接头轨底下表面伤损较多的现象,通过排除法,设计焊轨作业工序排查流程,对不同工序作业前后的焊缝进行探伤,分析伤损出现的具体作业工序,确定伤损在焊接工序作业后产生。进一步分析焊机设备状态和焊接工艺参数,得出造成这些表面伤损的主要因素是推凸刀的形状和推凸余量。针对这些因素优化改进,可以明显降低75 kg/m U78CrV热处理钢轨轨底下表面伤损率。  相似文献   

6.
基于轮轨廓型的固定辙叉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心轨受力状态、提高固定辙叉直向通过速度,在分析固定辙叉伤损规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车轮踏面所需高差值与辙叉轨顶廓型实际高差值之比(轮轨廓型净差值比)的固定辙叉优化设计方法。以既有60kg·m-1钢轨18号整铸固定辙叉廓型与LM磨耗型车轮踏面的匹配为例,运用该方法对既有固定辙叉结构进行优化。研究表明:既有固定辙叉心轨的薄弱断面先于翼轨与车轮接触,导致心轨伤损严重;优化固定辙叉的R15mm圆弧+R80mm圆弧+1∶13斜线复合廓型能够明显改善心轨的承载状况,降低固定辙叉竖向结构不平顺及动轮载的幅值(分别降低45.3%和46.79%),可作为与LM磨耗型车轮踏面匹配的固定辙叉廓型;基于轮轨廓型净差值比的优化方法能够针对任意型式车轮踏面进行相应固定辙叉的廓型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验证不动车探伤的可靠性,在机车车轮上不同位置上制作了缺陷,采用横波组合探头进行探伤试验,证明了在车轮踏面上距离缺陷不同距离都能探测出缺陷反射波,并对车轮典型缺陷波形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对青藏铁路钢轨探伤车组车轮踏面伤损现象进行了分析,找出了车轮踏面伤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阐述与TTCI(美国交通运输技术中心)合作,利用移动式钢轨气压焊设备对美国铁道工程工务协会(AREMA)136RE钢轨进行气压焊焊接及焊后轨头硬化处理(欠速淬火)试验,而后通过对试验焊头进行一系列的测试检验,取得检验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比照,从而研制出一套适用于该轨型的焊接和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0.
简要分析了机车整体辗钢车轮裂纹产生原因及位置,介绍了整体车轮踏面和辐板探伤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新制车轮和在役车轮探伤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锻焊辙叉将锻造的叉心、心轨和翼轨焊接成为一整体 ,在跨区间超长无缝线路上使用 ,经计算表明锻焊辙叉有足够强度传递钢轨温度力。  相似文献   

12.
基于超声波探伤的车轮动态检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轮对作为机车车辆关键走行部件其状态备受关注,尤其是高速和重载情况。车轮通常是在停车检修时或从车体上解体后进行超声波或磁粉无损探伤。基于超声波探伤的车轮动态检测系统(以下简称"系统")能够在列车低速运行过程中动态检测车轮轮辋和直线辐板缺陷。系统通过特殊设计的检测线路,使车轮在通过检测区时空出踏面滚动圆区域,由轮辋外侧约30mm区域承载车体质量,依靠布置在承力钢轨和导向护轨间的压电超声波探头组合对车轮实施无损探伤。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能够在3~5km/h行车速度下检测轮辋和直线轮辐轴向Φ3mm横孔缺陷。  相似文献   

13.
锻焊辙叉是将锻造的叉心和心轨、翼轨焊接成为一整体 ,使之能够传递无缝线路温度力 ,应用微合金冶金、油压机锻造、钢轨全断面焊接 ,钢轨对边焊接 ,翼轨轨面抬高 ,钢轨调质和机加工等综合技术 ,开拓了新一代的辙叉结构 ,其使用寿命长 ,可代替传统的高锰钢辙叉。  相似文献   

14.
高文  杨衡 《铁道车辆》2004,42(1):44-44
制动梁滚子轴是支撑和定位制动梁的惟一构件,其材质、结构、焊接工艺和探伤质量直接关系到制动梁在运用中的可靠性.近一时期,制动梁滚子轴开焊、裂折、脱落事故时有发生,严重威胁了行车安全.滚子轴在运用中失效,除本身材质和焊接工艺的问题之外,目前所采用的磁粉(或湿法)探伤无法满足滚子轴探伤要求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铁道知识》2010,(4):84-85
移动式焊接接头轨面硬化技术及设备 主要完成单位:沈阳铁路局科学技术研究所 钢轨焊接接头性能及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效率和安全。全长淬火钢轨在经现场焊接(移动式闪光焊、气压焊)后,钢轨焊接接头部位原有的硬化层消失.原有的强度和韧性降低.焊缝和热影响区原有的硬度指标也有较大程度的减少,形成硬度低落区。焊头轨面硬度下降会造成钢轨低接头,轨顶低陷日趋严重,将加大车轮和钢轨间的冲击力,从而缩短了钢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运量的增加和重载电力机车的运行,尖轨、钢轨的伤损数量激增,更换伤损轨料的费用在线路维修养护材料费用中所占比例较大,对伤损尖轨、钢轨进行线上或线下焊修可以降低线路设备维修成本。本文对特种焊修工艺和传统焊修工艺在工艺流程、技术性能以及特种焊修工艺在神华包神铁路公司的现场使用情况和经济效益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特种焊修工艺能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线路维修成本,保证运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根据基本轨与尖轨的相对位置及轨下支撑方式,分析车轮与转辙器钢轨的接触特性,在考虑尖轨与基本轨相对运动的基础上,提出铁路道岔转辙器部件轮轨两点接触的计算方法,以18号单开道岔为例,对比分析了标准和磨耗车轮LMA踏面与钢轨匹配时的轮轨接触特性,验证两点接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研究表明:车轮踏面磨耗后,轮轨接触点位置更多的位于尖轨轨距角附近,会增大尖轨的侧面磨耗;车轮踏面磨耗会导致轮载转移的位置后移,增大车辆进入道岔时轮对蛇形运动的距离和幅度,进而导致横向轮轨动力相互作用的增大;磨耗后的车轮踏面,其轮轨两点接触的可能区域分布较为分散,可能造成轮轨接触点的无规律跳跃,从而引起较大的轮轨冲击振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电磁超声在车轮踏面探伤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磁超声的原理及其在车轮踏面探伤中的应用,给出了回波定位的公式及缺陷判断的方法.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噪声问题提出了2种可行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9.
在贝氏体钢轨及贝氏体辙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成分选择、精炼、精轧及稳定化处理,制成60AT贝氏体钢轨,再加工成贝氏体道岔尖轨。通过对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性能的检验可知:60 AT贝氏体钢轨以及异型钢轨全断面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等均达到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并且强韧性配合非常好;贝氏体道岔尖轨强韧性指标明显地优于珠光体道岔尖轨,同时不需要进行淬火处理,就可以保证全断面具有高且均匀的硬度。通过大秦线的铺设试验可知:贝氏体道岔尖轨无严重的剥离掉块等疲劳伤损;耐磨性能相比珠光体尖轨具有明显优势,使用寿命约为珠光体道岔尖轨的2倍。  相似文献   

20.
SC325型可动心道岔长心轨尖轨断面的变化,使普通探伤仪不能对该范围的钢轨进行全面探伤,利用GHCT 1型焊缝探伤仪的37°探头,K2.5单探头,通过对探头保护膜加工改进、设置仪器、扫查方法及伤损判定方法的介绍,以及现场判定后与实际重伤伤损对比,对可动心尖轨探伤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证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