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研制的高速铁路沉降观测评估预测系统。该系统适应我国目前的沉降观测特点,以确保外业数据采集质量,减少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为中心进行设计,其主要功能模块包括沉降数据预测计算、最优预测模型选择、沉降曲线图可视化、预测成果输出、单点分析和其他信息输出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湿陷性黄土地基建构筑物的严密沉降监测与数据处理,获得建构筑物的实际沉降量。同时,利用地质勘察理论分析计算湿陷性黄土地基工程地质沉降量,两者比较,显示工程地质沉降量与沉降观测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利用沉降观测获取建构筑物的形变量是客观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刘德胜 《铁路航测》1996,(3):36-37,46
本文介绍香港沉降监测实施和技术要求,并建议主管部门对国家重点工程建立沉降监测制度。  相似文献   

4.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对CTCS-3级列控无线通信接口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5.
在对客运专线沉降变形观测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例详述了客运专线路基沉降测量的布点及监测方法,编制了三点法沉降评估的通用程序,并通过对实测数据处理与分析,得到了路基沉降的一些动态规律,为今后客运专线的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提供可靠的资料。  相似文献   

6.
地铁施工中,高层建筑物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沉,有的为正常下沉,有的为非正常下沉。以上海地铁9号线施工中对港汇高层住宅楼实测为例,介绍沉降监测的实施方法和观测成果分析,并得出施工阶段沉降变化的规律。其结果对验证地基与基础的可靠性及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保障地铁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研发基于激光测量、先进传感和无线网络等技术的路基沉降远程自动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包括表面沉降激光自动测量、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和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4个子系统。表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激光测量和自动标定技术实现;路基分层沉降与横向位移同时自动测量采用霍尔传感器、激光测距和倾角传感器实现;路基横向剖面沉降自动测量采用主、从电机带动倾角传感器实现。监测系统经实验室验证及工程化设计,在京沪高铁济南西站现场实验,实现了对路基整体沉降、局部沉降、截面内不同层沉降的长期、全面、远程自动监测。  相似文献   

8.
李树伟 《铁道勘察》2011,37(6):16-18
常用的沉降监测方法有精密水准测量、精密三角高程测量、液体静力水准测量、GPS测量、INSAR技术、地面LIDAR技术、竖直位移计、深井分层标等。在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由于沉降监测的目的和对象不一致,宜从精度、周期等角度考虑采用相应的沉降监测方法。结合高铁建设的一些案例,提出建议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对既有地铁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进行监测是了解和掌握隧道结构变形、及时发现病害和判断其安全状况的必要方法和手段。文章结合北京地铁某2条运营线路的隧道结构沉降监测实例,讨论了在不同工艺、不同埋深、不同水文地质条件下的隧道沉降情况,探讨了隧道结构监测的必要性,以指导后续隧道结构的养护维修。  相似文献   

10.
安全管理与监控监测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自动化监测技术为一体的地铁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从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总体构成,系统结构层设计、数据管理设计、数据流程设计以及业务总体设计)、功能实现以及应用效果分别进行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1.
简述了目前铁路施工单位在沉降观测数据处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利用EXCEL VBA编写程序来解决种类繁多、数据量庞大的沉降观测资料汇总及更新问题。  相似文献   

12.
无砟轨道在役服役状态的劣化现象突显,对服役性能关键参数进行监测和管理具有重要价值。提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架构和各个模块的功能;基于Oracle数据库开发平台,建立相应的轨道板服役性能关键参数数据库系统;以C/S方法对轨道板监测数据库的管理和使用,并利用华东地区某高速铁路作为实例对所提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云端服务器和Oracle数据库可以实现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监测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利用OLE-DB数据库可以有效地实现轨道板监测数据库的功能;且该系统可以实现监测数据查询、可视化和服役状态实时预警等功能;建议可以采用此系统对轨道在役服役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以便更好地保障高速列车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接触网数据处理系统设计的总体思想和关键技术。利用DSP器件的强大数据处理能力,解决了激光雷达系统在接触网动态检测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实时性差问题,阐述了该系统的软硬件构成及其在Windows系统下驱动程序的开发。  相似文献   

14.
从铁路现场的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机车信号记录器数据分析处理系统的具体设计思想和实现方法。该方法是以虚拟仪器技术为基础,结合数字信号处理(DSP)、计算机软件和智能测试等技术建立起来的,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灵活性强、交互性好和维护简单等优点。实践证明,该系统满足铁路现场对机车信号记录器记录数据分析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基坑施工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施工变形监测项目多,观测数据量大.为了准确有效地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及时掌握基坑结构的变化情况,对基坑安全进行预报,建立一个基坑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是十分必要的.结合实际工程经验,论述了基坑施工变形监测数据处理系统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功能、特点等.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云计算技术、基于WebGIS构建铁路运营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3种服务模式.铁路运营监控基础设施即服务通过虚拟化技术将系统设备组成云平台基础设施,为用户提供硬件资源和计算资源.铁路运营监控平台即服务将应用服务平台以业务应用、GIS应用服务等方式提供给用户.铁路运营监控软件即服务将应用软件统一部署在应用服务器上,为用户提供应用软件资源.构建系统的关键是:应用服务的开发和实现、GIS应用服务的发布与调用、客户端开发和软件接口的实现和调用.系统开发完毕后的功能验证和测试结果表明:将业务处理、信息转换和共享以及安全管理等应用以服务的形式放在云平台,实现了铁路系统海量信息的集中管理和按需定制,增强了信息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轨道交通网指挥中心对路网协调指挥、各线路运营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决策支持等系统需求的分析,构建路网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的体系结构包括网络通信平台、数据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和综合应用平台等核心部分,以及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和信息化运营管理体系等支撑部分。根据系统涉及的业务基础信息、动态监控信息、业务管理信息和空间数据,设计系统的信息处理流程,进而按照数据获取、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3个功能层次进行系统功能设计。运用时空的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核心技术,将整个系统的功能分别封装成面向相对独立业务的软件包,形成信息共享平台、营运管理、应急指挥管理、辅助决策支持库和对外服务等子系统。针对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的实际业务需求,运用上述设计思想和关键技术,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原型系统,其功能实现验证了此系统设计和技术方案实现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将卫星移动通信技术应用于列车运行状态远程监测领域,结合GPS技术和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列车与调度中心之间建立了一个广域、实时、可靠的双向数据通信平台,实现了列车实际运行时刻的自动判断和机车状态信息的自动采集功能。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其实时传送到调度中心的列车运行信息,为调度人员对列车进行合理的调度管理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在信号系统失效的情况下,调度人员无法获悉列车位置,现有后备模式和电话闭塞法指挥行车存在效率 低下的问题,且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通过列车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提供速度信息,持续计算列车位移, 并通过 PIS(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乘客信息系统)网络通道传送给车载定位服务器;车载定位服务器再结合 信号系统故障时刻的位置信息,计算出列车的最新位置信息,以实现列车实时定位。该系统在合肥轨道交通 1 号 线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全线及个别列车信号系统故障情况下,均能实现列车实时定位,站间平均误差 小于 1 m,全线定位误差率小于 1‰,全线单程累计误差距离小于 20 m。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一种通用新闻信息处理系统.该系统以电台业务模式为设计蓝本,完全模拟了电台节目的全部流程,集采集(包括声音、文字),编辑,审稿和播出稿件,整理与打印于一体,为电台内部各板块节目制作提供了一个集成化的写作环境.同时,还可以对各类板块节目的稿件进行自动分类,存储,传输,查询,统计和打印,既实现了电台节目制作过程的无纸采、编、审,又可以作为电台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为电台业务的管理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