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利用CPN TOOLs软件,对基本着色Petri进行赋时和分层的扩展,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了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的分层Petri网模型,其子网为赋时着色Petri网.基于实例,在集装箱码头作业系统的分层Petri网模型上进行仿真,根据前沿和堆场设备以及水平输送车辆的利用情况,分析了码头作业系统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是我国铁路信号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在分析了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结构的基础上,采用有色Petri网方法对该系统进行建模仿真研究.有色Petri网是一种以图形形式描述系统结构、功能的建模分析方法,特别适合大型异步并发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为了使模型简洁清楚,提出了分整体层、处理层和功能层三部分建立相应的系统有色Petri网图的分析方法,并用CPN /Tools工具软件来实现.通过建立一个墓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的有色Petri网模型,为最终开发出该系统的软件仿真平台莫定了良好的基拙.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混杂着色Petri网建模实例,通过着色对交通系统对象分类,引入赋时机制增强了实时性能,通过首创的内外两层Petri网连接路口交通的离散和连续事件.最后在该CPN模型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优化路口实时信号控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前的仿真研究不能适应公路施工周期长、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提出全过程仿真的概念,给出了全过程仿真的Petri网定义,研究了模型输出与模型参数、模型结构之间的关系以及模型自适应算法的实现方法.分析了全过程仿真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建立了基于Petri网的分层全过程仿真系统,该系统使模型能够自动匹配工程状态,有效地解决了模型的有效性问题.最后以工程实例表明使用全过程仿真系统可以很好地为公路施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面向对象着色Petri网具有强大的建模能力和成熟的理论,广泛应用于各种系统的模型建立.介绍如何把CORBA IDL和UML与着色Petri网相结合,以便获得CORBA标准表示的分布式系统行为模型,这对于复杂系统分析设计、模拟和性能评价有很高的理论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Petri选择网模型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时间Petri网(TPN)模型的特点,研究了时间Petri网中顺序模型、并行模型、模型和循环模型等的推理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的时间Petri网模型,得出了基于时间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复合线性推理方法,并采用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Petri网在PLC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由于Petri网其本身的图形及网络特性,使得PLC控制系统的程序设计显得直观、简便,尤其是对控制系统中存原 并发、协调、竞争事件的处理在Petri网中比较容易解决,并且能用其Petri网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确认程序的合理性,本文讨论了PLC控制系统的Petri网建立及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8.
从Petri选择网模型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时间Petri网(TPN)模型的特点,研究了时间Petri网中顺序模型、并行模型、模型和循环模型等的推理方法.应用该方法建立了生产技术准备过程的时间Petri网模型,得出了基于时间Petri网的工作流模型复合线性推理方法,并采用一个具体的实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基于Petri网建模的机务段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Petri网建模技术应用于机务段信息化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并结合Petri网理论和机务段业务流程的特点,提出了机务段业务流程模型,通过定义的模型5元组来描述各检修过程之间的信息、资源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引导过程中的检修活动自动进行,对检修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行调度分配,从而将各检修活动组织成一个顺畅的工作流程,为机务段业务流程的分析优化以及应用软件系统的开发提供了逻辑模型支持;通过矩阵方程对所建网模型进行性能分析,证明该模型的合理性.该模型能顺应机车检修工艺的变化重组业务流程,实现信息系统的可持续升级.  相似文献   

10.
基于连续Petri网,建立交通流混合控制模型,通过分析离散化的交通信号控制混合Petri网模型,研究单交叉口交通信号感应控制问题.基于混合Petri网模型参数的分析,建立了各相位车辆总停留时间的计算方法;从库所标识与变迁使能程度间的复杂关系出发,研究了库所标识的变化规律;以车辆总停留时间最短为目标优化感应控制模型,仿真计算各相位绿灯时间.结果表明:基于混合Petri网的优化感应控制方法,4个相位的车辆平均延误显著缩短,可以较好地实现单点信号控制.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在现代工业设计中的价值,导入消费者满意度(CSI)理念并与CIS有机结合形成更具实效性的CIS理念与方法,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职院校,导入CIS战略在增强师生凝聚力、竞争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简述了高职院校导入CIS战略的背景及概念,并针对高职院校导入CIS战略的整体流程及规范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客运站与CIS     
介绍了CIS理论并阐述了客运站与CIS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同企业CIS设计一样,高职院校的CIS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内可以强化群体意识,增强学校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增加师生的责任感和对学校的归属感;对外可使社会公众更明晰地认知学校,建立起鲜明统一、易于识别的学校品牌形象,提升学校的知名度,为学校的未来发展创造整体竞争优势。CIS设计系统由3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MIS(理念识别系统)、BIS(行为识别系统)、VIS(视觉识别系统),三个系统互为基础、互相作用。文中以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3个子系统之间的作用,提出构建高职院校校园CIS设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从沥青改性和沥青填加量上进行研究。阐述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以及当今世界上的先进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现状进行了阐述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必要性和城市公共交通的新发展作了初探。  相似文献   

17.
阐述锚喷混凝土加固板桥的原理和设计原则,并辅助施工工艺加以详细说明,对桥梁加固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国外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发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详细阐述国外公路路面自动检测系统发展的历程,并对有代表性的检测系统进行详细的介绍,指出存在的不足,同时对国外路面破损自动检测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对路面自动检测系统理论研究及应用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边坡防护室内水力冲刷模拟试验及降雨入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边坡防护室内水力冲刷模拟试验的目的、方法和步骤.针对不同边坡防护型式、不同坡率、不同土质状况的五种试件进行了降雨入渗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不同工况下的降雨入渗规律.  相似文献   

20.
膨胀土属于特殊性土,其特点是遇水膨胀、失水收缩,其周而复始的变形会影响道路未来的使用功能,造成破坏。通过对其特性、工程地质特征、处治方法的论述,阐明其破坏的机理,值得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