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4.
5.
本文阐述了转向轮摆振的形成机理,分析了汽车转向定位、转向轮失衡、轮胎特性等技术参数变化对转向轮摆振的影响,提出了防止转向轮摆振的具体措施 。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汽车前悬架与转向机构的运动、汽车使用维修等方面,分析了转向轮摆振故障的原因,提出了故障诊断与排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9.
10.
通过建立车轮运动过程中摆振运动数学模型,使用MATLAB软件进行建模分析,分析车轮摆振运动的相关影响参数,以及各参数因素的影响程度,结合整车实际工况,优化各参数因素的设计方案,减缓或消除车轮摆振,解决实际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1.
通过模拟汽车转向泵恒流量控制的工作原理,给出合理的流量控制过程的理论分析方法,并计算分析转向泵的流量控制特性,确定其影响因素,同时也分析了令很多工程技术人员费解的两个流量控制现象。  相似文献   

12.
黄军 《天津汽车》2005,(4):43-43
到目前为止,国内前10名轿车企业都拥有了两厢车型产品,众多主流厂家纷纷跻身两厢一族,成为国内两厢市场到了加速前进阶段的信号。  相似文献   

13.
装配在某商用车型上的动力转向泵壳体偶尔会出现相同位置的开裂情况,对汽车的证常行驶带来安全隐患且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典型动力转向泵失效案例进行断口特征、裂纹形貌、磨损性质、材料及性能分析,查明其失效原因,可以为零件的设计和制造提供有价值的改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曾迥立  刘嵘 《汽车技术》2003,(12):14-16
阀是动力转向器的关键元件,其静特性决定着转向器的性能。阀静特性包括其流量特性、压力特性和流量—压力特性。根据阀等效液压桥路模型,建立了汽车动力转向器恒流源阀压力静特性的一般公式和负载压力与阀入口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对任意曲线切边矩形阀口压力静特性的计算方法做了阐述。最后,以圆弧切边阀口为例,讨论了与阀压力静特性有关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理论分析及二轴转角的确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双前桥转向系统瞬时转动中心的数学模型,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学公式推导,得出了转动中心位置的一般公式以及一轴、二轴转角关系式。以某车型为例讨论了二轴转角、偏移和转动半径分别在不同双后轴距离处以及一轴不同转角条件下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瞬时转动中心不在后二轴中心线上,而是相对后二轴中心向后偏移,且偏移量随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前一轴转角对于瞬时转动中心的影响不大。转向半径随着后二轴轴距增大而增大;当一轴转角较小时,转向半径变化很大,当一轴转角最大时转向半径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6.
介绍柴油机转向泵的匹配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实例进行说明;通过实车转向力、压力损失和转向油温的测试来验证匹配效果;最后阐述系统管理对维护转向泵性能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对某车型液压助力转向泵工作噪声进行试验测试和阶次分析的方法与结果。通过对量产件与市场返回件的噪声对比测试,分析其噪声阶次、噪声峰值及对应发动机转速,逐步找出影响助力转向泵噪声最为关键的因素与性能水平,并最终得到峰值噪声对应的特征频率,为寻求改善方案提供了试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8.
分析某纯电动客车现有转向泵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验证试验.在不影响整车转向性能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转向泵的耗电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某液压动力转向油泵(叶片泵)建立了数学模型,分析了其流量、压力及转速间的耦合关系,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企业标准的差异,提出了增加压力/流量动态特性试验的必要性.通过试验台架进行了流量/压力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曲线与所建油泵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能够为转向油泵和模型优化及转向系统匹配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乘用车转向系统的匹配设计中,齿条力的确定至关重要,最大齿条力的计算为转向系统匹配设计提供依据。本文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对转向系统最大齿条力的计算进行研究和验证。该方法在CAE整车模型建立之前即可计算出最大齿条力值,从而节省开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