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低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碳烟排放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城市公交柴油客车一直难以解决的碳烟排放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开发出一种柴油/LPG 双燃料发动机用的燃料供给和控制系统。经柴油机改装和装备该系统的柴油/LPG双燃料发动机在运行过程中能 够在柴油运行模式和柴油/LPG双燃料运行模式之间平稳切换,在双燃料运行模式下能够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和 经济性,碳烟排放大幅度降低,最大可降低至柴油工况的80%。 相似文献
2.
MatssonAAnderssonS 《重发科技》2004,(2):24-32
非圆喷孔被认为对降低柴油机烟度排放有潜力,这是由于燃油与空气之间暴露的表面积较大,更多的空气被吸入油束之缘故。这种想法是基于气体喷注的研究结果,与圆形喷注相比,椭圆形喷注吸入的空气显著增加。在一台2L单缸重型柴油机上对非圆喷嘴喷孔进行了试验,并与标准圆形喷嘴喷孔进行了比较。非圆喷孔的高宽比接近于2:1和4:1,其流量与传统的圆形喷孔相似。长轴与喷油器中心线的倾角采用两种不同的角度。发动机以恒定转速在高负荷和低负荷工况下进行了试验,并重复试验若干次。测量了排放、燃油耗和气缸压力,并与计算的放热率曲线一起提供。试验结果表明,非圆喷嘴喷孔有延长燃烧的倾向,且高宽比越大,则该倾向就越强烈。高宽比2:1的非圆喷孔与标准圆形喷孔相比,在排放和燃油耗方面的差异不大。在高宽比2c1的喷孔放热率曲线中可看出,延迟燃烧多半是由油束与壁面的干涉造成的。可以得出结论,如同那些采用高宽比2:1的喷孔那样,孔的形状对试验工况下柴油机燃烧的影响较小。高宽比4:1的喷孔更加延迟燃烧,被认为是油束与壁面的干涉造成的,但其排放和燃油耗的折衷曲线与那些非标准圆形喷嘴喷孔的相似。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国外有关碳烟生成和氧化过程基础研究所获得的理性认识基础上,建立了一个考虑到碳烟先兆物生成、成核、凝聚、集聚和氧化等过程的较为仔细的柴油机碳烟排放预测模型。该模型在110柴油机上作了初步验证,表明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4.
5.
6.
基于SC7H涡轮增压柴油机试验台架,开展了非道路瞬态试验循环下的柴油机排放试验,研究了瞬态循环的工况对碳烟颗粒质量浓度的影响。收集与碳烟颗粒质量浓度相关的各类传感器数据,构建一个大型的柴油机碳烟排放数据集。构建LGB梯度树模型和循环神经网络模型,采用数据集对它们进行训练,然后采用自学习算法对两种模型进行融合,获得一个更高准确度的预测碳烟质量排放融合模型。预测与实测结果的比较表明,构建的融合模型能较为准确地预测柴油机排放的即DPF入口的碳烟质量浓度实时变化,为柴油机后处理过程中碳载量的准确计算以及控制策略的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前使用的各种活塞环在开口处普遍存在漏气现象,在使用中随着磨损增加漏气更加严重,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排放增加。封口式活塞环利用插口片将活塞环的开口封死,减少了从开口处的漏气,使光密封度达到100%,通过在长安、桑塔纳和6100发动机上的对比试验,气缸压力提高20%左右,排放污染物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燃料节约10%,输出功率提高10%;封口式活塞环工艺简单,推广方便。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CO和CO2、恶性发动机热效率的前提下进一步降低NOx排放。 相似文献
11.
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单缸直喷柴油机燃用二甲醚及采用排气再循环同时降低碳烟和NOx排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燃用柴油相比,发动机燃用二甲醚可以实现无烟燃烧,NOx降低30%,未燃碳氢和CO排放有所下降。采用排气再循环(EGR)在不增加未燃碳氢。 相似文献
12.
13.
由于废气排放标准限值日益收紧,因此,废气传感器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汽车制造商对传感器的安装空间、测量精度和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改善内燃机的环保性,Bosch公司竭力开发能满足未来要求的过量空气系数(λ)传感器,并已将新一代LSF Xfour型跃变式λ传感器推向市场。 相似文献
14.
博格华纳的新型废气再循环(EGR)技术降低了氮氧化合物排放,可以帮助中型和重型柴油发动机和商用车符合日趋严格的全球排放标准。不断循环的废气与空气和燃油的混合物相融合,可降低燃烧温度,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博格华纳推出的新型电控蝶形EGR阀不仅控制精确、反映灵敏,而且流量大、密封性强、抗腐蚀、在极端环境下运行可靠。此技术将携手一家领先的商用车发动机制造商于2010年亮相。 相似文献
15.
森萨塔科技于2007年,与德国贝鲁(Beru)合作开发了他们的第一代CPS系列产品.通过将传感器整合进预热塞,森萨塔将直接监测柴油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变为可能.该产品可使柴油发动机减少排放有害污染物达90%,不仅提高了燃油效率,并且直接帮助客户的产品达到非常严格的欧洲排放标准.森萨塔科技凭借该产品荣获了2006 0verijssel和2007年荷兰ATC创新奖(Dutch ATC Innovation Awards)以及2008年尤里卡利乐哈默尔奖(Eureka Lillehammer Award).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