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低温离子硫化技术在汽车零件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低温离子硫化技术在汽车发动机缸套及汽车起动机零件上的使用效果,介绍了低温离子硫化技术的工艺特点,分析了硫化物层的减摩耐磨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众所周知,大多数塑料都具有减摩自润滑特性。因此,塑料轴承受到人们的注意和重视。但是,塑料本身存在着机械强度低、导热性差、膨胀系数大、易蠕变、尺寸稳定性不好等缺点,而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虽然可以在塑料中填充一些其它材料进行改性,但效果并不显著。聚甲醛钢背复合材料(简称 GS—2材料)是以冷轧钢板为基体,以钢板上烧结的多孔青铜粉为中间层,表面复合改性聚甲醛塑料三层结构的新型减摩自润滑材料。图1为其断面结构照片。  相似文献   

3.
针对大功率柴油机缸套较为苛刻的工况,采用离子碳氮/渗硫工艺对CrMoCu合金铸铁缸套试样内表面进行复合处理,将粒度为0.5μm的FeS微粒按1%~4%的比例添加到润润滑油中,在试验载荷为300 N时考查FeS微粒添加量对复合改性层耐磨性的影响,在载荷为20~300 N范围内考查复合改性层与复合油协同作用的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其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改性层主要由Fe3N,Fe2C,FeS和FeS2组成,较基体硬度提高了1.6倍;FeS微粒的最佳添加比例为2.5%,添加到润滑油中的FeS微粒可以不断地吸附到摩擦副表面上,形成吸附层并起固体润滑作用,弥补了渗硫层厚度较薄的缺点和润滑油单一润滑方式的不足;复合改性层表面渗硫层的疏松多孔结构有利于FeS微粒的吸附、储油和分子扩散等;摩擦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物、硫化物、磷酸盐等边界薄膜,提升了试样表面的减摩、抗磨能力;高硬度的碳氮共渗层可对渗硫层、润滑油膜、边界薄膜以及吸附层等提供有效支撑,延长其减摩抗磨作用时间;轻载时,吸附和留存在摩擦副表面上的FeS微粒数量较少,复合改...  相似文献   

4.
在车用发动机的开发中,改善燃油经济性、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发动机组件的摩擦等都是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发动机减摩的常用策略,即降低滑动部位的摩擦因数,降低滑动摩擦部位承受的载荷,缩小滑动部位面积等,介绍近年来发动机减摩技术应用的部分实例,并评价其效果。同时,阐述降低机油泵及辅机皮带传动部件摩擦对发动机减摩的作用及其潜力。  相似文献   

5.
高骏  孟小伟  马龙祥  张超  刘锦超 《隧道建设》2019,39(Z2):234-241
为顶管施工中既有桥梁结构的保护提供合理可行的方案,以昆明市轨道交通4 号线菊华站地铁车站过街通道矩形顶管近接高架桥施工为背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土地层顶管法地下通道近接桥梁施工的地层注浆预加固及不同触变泥浆减摩等保护方案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1)对桥桩桩侧土进行预加固可以明显减小顶管施工过程中桥桩的水平横向变形,减小比例达34%; 2)采用超灌触变泥浆减摩方案,可有效降低顶管顶进时管土摩擦力对桥桩的影响,其中桥桩纵向变形的最大值在采用超灌触变泥浆减摩方案时,相较于常规触变泥浆减摩方案减小28%; 3)采用桥桩桩侧土预加固结合超灌触变泥浆减摩的方案,可保证顶管施工过程中近接桥梁结构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了降低发动机的燃油消耗,减轻发动机滑动部位的摩擦(特别是活塞、活塞环与气缸间,以及凸轮与从动件间的摩擦)非常重要。DLC(类金刚石碳)薄膜作为一种减摩涂层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它在发动机滑动摩擦副上的应用是减摩表面处理技术的一个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DLC薄膜在发动机活塞-活塞环以及凸轮与从动件上的应用,并将DLC薄膜的耐磨性能和摩擦特性与其他减摩材料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发动机工作时,相对运动的零部件表面如果直接摩擦不但会降低发动机的输出功率,还会缩短其使用寿命.润滑油的作用就是通过发动机润滑系统将润滑油输送到各摩擦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变干摩擦为湿摩擦,从而起到润滑、减摩作用.同时,润滑油还具有散热、密封、清洗、减振和防锈等功能.在润滑油诸多功能中,本文仅就清净分散性一项在摩托车润滑系统中的利弊关系及应对加以简说.……  相似文献   

8.
对汽油机摩擦损失的研究表明,在低、中转速区域,活塞系统的摩擦损失占汽油机总摩擦损失的20%左右,而在高转速区域,这一比例还会增加。因此,降低活塞系统的摩擦具有降低燃油耗的效果。同时,在车用发动机燃油耗目标限值越来越严格的背景下,更有必要关注活塞的减摩技术。介绍了实用的活塞系统减摩技术,包括减轻活塞质量,以及直接降低活塞摩擦的技术,分析了活塞裙部的减摩效果,着重介绍了在工艺和设计方面可有效降低活塞裙部摩擦的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结合减轻活塞质量等降低活塞摩擦的措施,可降低发动机燃油耗约3%。  相似文献   

9.
以成都市四川大学地下停车场下穿人民南路为研究背景,工程采用矩形盾构顶掘法施工,穿越的砂卵石地层具有卵石粒径大、含量高、土层摩阻力大等特点。为了有效地减小顶进过程中的摩阻力,对施工中减摩触变泥浆的成分和性能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对浆液与管节,以及周围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注浆对土体移动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适用于砂卵石地层矩形盾构顶掘减摩触变泥浆的制作和注浆控制等工艺,探讨了在砂卵石地层中注入减摩触变泥浆需要注意的问题。其成果可为以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针对北方地区储存和使用环境对油品抗磨损性能的要求,利用改进的润滑油抗磨损性能测定法,对不同抗磨、减摩剂在油品中的抗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将6.5%的LZL 4832复合剂与0.6%的复合抗磨减摩剂复合使用,研制的SAE 15W/40高性能抗磨柴油机油,具有优良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1.
本文是载于《公路交通科技》1996年第1期“新无筋式预应力路面”一文的续篇。继该文提出了新无筋式预应力路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后,本文给出了新无筋式预应力路面的部分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和技术细节-包括蓄压器容积的计算方法,直板在路基约束和自重作用下的临界(失稳)荷载,高级型缝-压装置,新约束件,新减摩层等。  相似文献   

12.
李猛  彭朝林 《汽车工程》2024,(4):717-724+690
减摩抗磨性能是确定发动机润滑油换油周期的关键。本文在行车试验和发动机润滑油样品采集的基础上,采用试验方法开展发动机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变化规律和劣化机理的研究。首先,对所采集油样根据标准要求进行了换油指标测试,发现达到换油周期时,行车试验的发动机润滑油均未超过换油指标限值。然后,利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油样的摩擦学性能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润滑油在推荐的服役寿命周期内,存在减摩、抗磨性能最佳的使用里程或时间,此时摩擦因数最小、磨损量最少。最后,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EDAX能谱仪对磨痕表面进行表征,以及从发动机润滑油运动黏度变化的角度,分析车用发动机润滑油减摩抗磨性能劣化的内在机理,基础油分子热分解、剪切断裂和热聚合作用是发动机润滑油摩擦因数变化的关键,而抗磨性能变化主要原因是极压抗磨添加剂浓度和摩擦化学反应。该研究结论对于发动机润滑油开发和换油周期确定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1、润滑油的作用是什么?润滑减摩:防止机件摩擦阻力,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冷却降温:通过润滑油的循环带走热量,防止烧结。  相似文献   

14.
爆炸焊接及在制造双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简述了金属爆炸焊接的过程和它的金属物理学本质。介绍了爆炸焊接新技术在研制和开发减摩双金属材料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为选择更适合的主索鞍位移滑动副材料,以燕矶长江大桥为背景开展试验研究。参照该桥主索鞍位移滑动副的构造和边界条件,制作钢-不锈钢、无储脂坑的聚四氟乙烯(PTFE)板-不锈钢、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和改性聚甲醛(POM)减摩层板-不锈钢4组滑动副材料短尺寸滑块,通过顶推试验测试4组滑块的滑动摩擦系数和结构强度,再优选2组滑动副材料制作长尺寸滑块,观察顶推试验后滑块的变形和破坏情况并进行比选。结果表明:4组短尺寸滑块在良好润滑条件下的滑动摩擦系数分别为0.083、0.017、0.013和0.018,PTFE板-不锈钢滑块在试验后均发生了塑性变形,屈服强度均低于13.59 MPa,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和钢-不锈钢滑块的结构强度显著大于PTFE板-不锈钢滑块;优选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和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进行长尺寸滑块试验,试验后有储脂坑的PTFE板-不锈钢滑块顶推力逐次增大,变形明显,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滑块的表面无变形,无破坏;改性POM减摩层板-不锈钢滑块的滑动摩擦系数与PTFE板-不锈钢滑块接近,结构强度显著大于PTFE板-不锈钢滑块,为推荐的位移滑动副材...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工作时,各运动副以很高的速度作相对运动,虽然其表面都经过精细加工,宏观看似乎很平整光滑,但将接触部位表面放大若干倍后观察,确有高低不平的峰谷存在.当其作相对运动时,表面微观凸出处将相互碰撞,而出现摩擦,如果不进行有效的润滑,将产生严重的破坏性后果.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设置一个系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润滑系统.它的作用是把具有适宜压力和温度的清洁的润滑油送至各运动件的摩擦表面,并在运动件间形成一定厚度的油膜层.油膜层对摩擦表面起着减摩、冷却、清洗、密封和防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矩形顶管群密贴施工中顶管顶推力的发展规律与影响因素,以圆形顶管顶推力计算理论为基础,依托实际的试验工程背景,分7个工况分别进行顶推力的统计分析。通过多工况理论估算与实测数据对比,验证管顶推力的实测值与理论值在规律上的一致性,同时得出该理论值较实测值偏小的结论。针对试验工程中出现的减摩失效、顶管背土、姿态异常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工况实测顶推力发展规律,最终得出: 就本工程而言,减摩泥浆的减摩效果明显,顶推力减小约38.2%; 顶管背土与顶管姿态对顶推力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其中,顶管背土导致每节顶推力增加约16.7%,顶管姿态异常引起顶推力额外增加17.8节的理论推力。  相似文献   

18.
李占民 《汽车运用》2001,(12):21-21
所谓节能机油,指的是在机油中加有减摩剂的机油。使用节能机油,既能减少能源消耗,又能降低机件磨损,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Molykote 3400A无铅减摩涂层是一种永久性干膜润滑剂,应用于低速至中高速运动和中型至重型载荷的汽车金属部件的润滑应用,例如,制动器中的销子、弹簧与轴承表面,螺纹连接与紧固件,铰链,锁以及其他的活动部件零件。"环境和法规是当今汽车和工业市场发展的关键推动力,"道康宁汽车战略市场经理Mitsuhiro Sakamaki说,"道康宁一直都在努力为我们的客户提供各种可持续解决方案,Molykote 3400A无铅减摩涂层便是其中一类更具环保性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汽车发动机活塞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环保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不仅对汽车排放有害气体及微粒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CO2的排放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汽车发动机在开发新技术的同时,也正在推进减重、减摩技术的实用化,与此同时控制噪声、振动的要求也日益严格,这种趋势今后将更加强化.本文从材料、形状、表面处理等角度出发介绍车用柴油机、汽油机的关键零部件活塞及其减摩、降低振动和噪声技术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