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型Kappa(κ)1.0 L汽油机配装在Hyundai i10型轿车和Kia Picanto轿车上,HyundaiKia公司将1款3缸汽油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首次在这一排量等级的汽油机上采用可变气门机构。新型汽油机采用了可变进气歧管,功率可达到60 kW,最大扭矩达到了94 N·m。除汽油机外,还介绍了一种燃用汽油和液化石油气的双燃料机型,而乙醇发动机目前正处于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BMW和PSA公司为降低CO_2排放合作开发了一种小型汽油机系列(图1),并首次在该等级排量的汽油机上应用了全可变气门机构(配气相位和气门升程调节)以及采用双涡道增压器增压与缸内直接喷射相结合,同时应用了体积流量可调的机油泵和可脱开的机械传动冷却水泵,并不断地降低摩擦功率,使得所有机型的扭矩特性曲线明显丰满,燃油耗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3.
全新开发的2.4 L带智能可变气门正时及升程电控系统的4缸直喷汽油机是本田公司下一代机型,应用了带多孔高压喷油器的直喷系统,实现了低二氧化碳排放和高功率输出。对气缸盖进气道和燃烧室形状、喷油器喷雾形状,以及燃油喷射控制都进行了优化,以确保形成均质混合气,实现稳定、高效的燃烧。全新的发动机结构使摩擦也得到降低。新型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都增加10%,燃油耗则降低5%。配装新发动机的2013年型Accord轿车配合高效率无级变速器,以及改进后的底盘,使组合行驶工况燃油耗降低11%,并达到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排放法规中准零排放车级别的排放要求。此外,新结构的发动机减轻了质量,并通过优化气缸体刚度,使噪声-振动-平顺性性能优于旧机型。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采用汽油直接喷射系统和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的新1.6 L 4缸涡轮增压汽油机。较高的环境性能要求迫使汽油机必需进一步提高效率。同时,改善动力性能对于增强车型的竞争力及市场的认知度十分重要。为了满足上述要求,开发了一种1.6 L直接喷射涡轮增压汽油机。通过采用多种减摩技术,该机型达到了与2.5 L自然吸气汽油机相同的高动力性能,而且其较低的燃油耗可与排量较小的汽油机相媲美。此外,该汽油机达到了美国低排放车第2阶段-超低排放车和欧5排放法规要求的低尾气排放性能。该汽油机已被命名为MR16DDT,第1款配装MR16DDT汽油机的车型是Juke。详细介绍了该款新型汽油机采用的各项技术。  相似文献   

5.
2.2 L柴油机是Hyundai-Kia公司新R系列中第1款满足欧5排放标准的机型,该机以66kw/L和200(N·m)/L达到了单级增压柴油机比功率和比扭矩的最高值,使其动力总成在达到低噪声和低燃油耗的同时具有运动车型的行驶功率,并被批量搭载于Kia Sorento轿车和Hyundai SantaFe轿车.  相似文献   

6.
考虑到实际行驶排放(RDE)法规,目前改善汽油机部分负荷效率已成为焦点。德国IAV公司和茨维克的西萨克森大学的试验研究已证实,利用米勒循环与可变压缩比组合的方案能显著降低小型化机型的部分负荷燃油耗。  相似文献   

7.
刘训勤 《国外汽车》1993,(6):5-9,14
1992年日美欧各汽车厂家新型汽油发动机的主要发展方向是高性能化、四气门化、并设法降低油耗,减少排放污染等。日本汽油机的四气门化及可变气门正时结构,不仅用于部分高性能汽油机上,普通汽油机也开始采用该结构。随着对环境问题的高度重视,各国对汽车排放、燃油消耗及噪声做出了相应用规定,促进了汽油机电子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及稀燃汽油机和减震降噪技术的应用,可变气门正时机构与可变排量控制机构作为一门新技术应运  相似文献   

8.
本田汽车公司开发了第3代轿车柴油机,该机型的废气排放更低,动力性能更强劲。1.6L小型化4缸废气涡轮增压机型的结构非常紧凑,质量比老机型更轻。与目前的2.2L柴油机相比,新机型配装于新款Civic轿车后,燃油耗降低14.5%,按新欧洲行驶循环运行的百公里燃油耗为3.6L,CO2排放量仅94g/km。  相似文献   

9.
正(接2017年第12期)六、第2代机型的升级改进BMW公司和PSA标致雪铁龙公司合作开发的这种新型4缸汽油机系列从2006年起就搭载于BMW-Mini、标致和雪铁龙的所有车型上。2010年又对这种汽油机系列进行了升级改进设计,在改善动力性能的同时其燃油耗和排放大幅度降低,达到欧5和美国ULEVⅡ废气排放标准要求,令世人所瞩目。升级改进版总  相似文献   

10.
Audi公司已成功将EA888型4缸汽油机系列的第3代机型,即1.8 L增压燃油分层喷射汽油机投放市场。鉴于日趋严格的二氧化碳排放限值和未来的欧6排放标准,对该机型进行了全面改进,应用了众多的创新技术(例如,集成在气缸盖中的整体式废气冷却),使用了缸内直接喷射和进气道喷射的双重喷油系统,以及采用双凸轮轴相位调节器的可变气门机构(Audi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同时,运用新颖的全电动冷却液调节,使实施创新的热管理成为可能。介绍了这种新一代汽油机的基础发动机及其热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为了降低油耗,满足动力性和排放法规要求,上汽开发了新一代进气道燃油喷射(PFI)自然吸气汽油机,应用稳态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分析方法和气道稳流试验方法开发了遮挡式进气道,利用缸内瞬态CFD方法优化开发了燃烧系统,提高了燃烧热效率。采用阿特金森循环并提高压缩比技术,降低了部分负荷油耗。通过1D整机性能分析优化了气体交换,提升了扭矩和功率。通过优化水套,缩短了暖机时间,改善了发动机热管理。新一代发动机采用了大量的降摩擦损失的措施,进一步降低了燃油耗。通过优化正时链和机油泵传动设计,改善了振动噪声。试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发动机在原机的基础上降低了5%的新欧洲行驶工况(NEDC)油耗,动力性能提升5%左右,排放满足欧6c法规。新一代汽油机的综合性能在同类机型中处于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三菱汽车公司在RVR车及GaIant Fortis车上配装的4J10型1.8 L直列4缸汽油机为例,介绍该机型所采用的新型三菱可变气门正时控制系统(MIVEC),以及自动怠速起停(AS&G)系统,采用这些新技术的目的是降低车辆的燃油耗。在日本JC08工况下,上述车型的燃油经济性可改善13%~15%;在10-15工况下,燃油经济性约改善12%。新型MIVEC的特点在于可通过单一机构的机械联动,同时连续改变气门升程、气门开启持续期(作用角),以及气门开启和关闭正时(相位),以实现所期望的气门控制功能。如在低负荷时,可使进气门旱关,以降低泵气损失;而在高负荷时,使进气门升程及开启角最大,以延迟进、排气凸轮相位,通过延迟关闭进气门来降低泵气损失。AS&G系统可在临时停车的情况下自动停止汽油机的运转,以降低燃油耗。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汽油机小型化已成为降低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以Mahle公司1.2 L汽油机为例,小型化率已达到50%,与同排量的自然吸气汽油机相比,其新欧洲行驶循环燃油耗的优势高达30%[1,2]。  相似文献   

14.
为了满足低燃油耗、低排放和高性能的要求,新开发了一种电机驱动的可变气门正时(VVT—iE)系统。该系统最先用于丰田公司新款4.6L和5.0L的V8点燃式系列发动机进气机构。VVT—iE由连接到进气凸轮轴的凸轮相位调节机构和集成有智能驱动器的无刷电机组成。该电机驱动系统完全避免了液压带来的运行限制,降低了冷态碳氢化合物排...  相似文献   

15.
丰田公司新开发的VS4L汽油机是以综合性能优良的IUZ-FE发动机为原准机,采用各种新技术而研制成功的。从保护环境和高级轿车的严格要求出发,新型VS4L发动机采用了连续可变气门定时机构(VVT-i),倾斜挤压式燃烧室,可变进气系统(ACIS)及电子控制式节流阀等最新技术。而且对组成发动机的各零部件都做了改进,使发动机的基本性能大大地提高。该发动机已装置在Celsior和Cloo车上使用。实际运行表明,新型VS4L汽油机成为该级轿车中世界上油耗最低的机型,满足了高级轿车的高速、平稳、安全、舒适的发展要求。新型的IUZ--FE…  相似文献   

16.
德国Kaiserslautern理工大学和Karsruher工艺技术研究所介绍了进一步降低汽油机燃油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能性及其极限,评价和比较了以化学计量比均质混合气运行的汽油机,并使用了可变气门机构优化工作过程的热力学方法。为此,将划分凸轮轴相位调节器、非连续气门升程转换器和全可变气门系统之间的应用界限。此外,还介绍了汽油机无节流运行中气缸切断的节油潜力。  相似文献   

17.
正奔驰公司内部命名为"M271"的1.8L四缸汽油机,从2002年起其机械增压机型就一直作为C级、E级和SLK级轿车动力的基本型汽油机。该机改型设计的重大变化是从进气道喷射发展到缸内直接喷射,以及从机械增压发展到废气涡轮增压。其中,除了功率提高到150k W之外,还实现了在2 000r/min时就将扭矩明显地提高到310Nm。这种"低端扭矩"特性还能与缸内直接喷射提高热效率以及降低功率损失相结合,在提高行驶动力性能的同时明显地降低了燃油耗。已达到的功率和扭矩型谱满足了奔驰C级、E级和  相似文献   

18.
介绍Hyundai公司为小型乘用车最新开发的Kappa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CVVT)汽油机。该汽油机已在印度和韩国的发动机工厂生产,并被配装在i10、i20、Picanto等小型乘用车上,而且进入了包括印度,以及欧洲在内的全球市场。当今,全球汽车制造商正在竞相开发小型乘用车,以应对日益上涨的油价和越来越严格的二氧化碳(CO2)排放法规。该新型汽油机于2010年11月进入市场,其开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降低CO2排放和改善燃油经济性。作为小型发动机,它的开发还将充裕的扭矩、轻质量、低噪声、低成本和紧凑的尺寸等要求也考虑在内。这种汽油机的主要技术亮点有:(1)采用双CVVT、滚轮摇臂、偏置曲轴、蜂窝式气门弹簧、二硫化钼涂层活塞和低张力活塞环,以改善燃油经济性;(2)采用16气门双顶置凸轮轴、长流道进气歧管、M12长型火花塞、气门正时优化技术,以提升中、低转速时的扭矩;(3)采用梯型框架机体、液压间隙调整器和静音正时链,以降低噪声。此外,为了减轻整机质量,采用了铝机体、塑料气缸盖罩和塑料进气歧管等  相似文献   

19.
应用二次喷油及可变进气技术,形成准均质稀混合气,改善了燃烧过程,扩大了发动机稀燃极限。降低了NOx排放量。综合运用三效催化器和空燃比优化控制技术不仅使HC和CO排放接近零,也使NOx排放进一步降低。采用自主开发的电控系统的稀燃汽油机具有较好的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燃油耗法规与排放法规的不断发展,对汽车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变气门升程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的燃油耗和排放。介绍了1种由上汽集团技术中心自主研发的两级智能可变气门升程(I-VVL)系统。结合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的仿真分析,设计了该系统的核心结构。开发了一整套适用于该系统的零件加工工艺,并完成了配气机构性能试验和耐久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I-VVL系统结构紧凑,对周边零部件影响小,功能性和可靠性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