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当下各国的排放与油耗法规日益严苛,对发动机的热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变压缩比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工况调节压缩比,从而在不削弱动力性的前提下提升燃油经济性,是当下发动机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专利与论文,总结了现有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分析了各自的优缺点,随后尝试设计了一种用于实现连续可变压缩比的曲柄长度可变的...  相似文献   

2.
正2.4偏心移位方式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偏心移位方式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具体可分为活塞销偏心移位方式、曲柄销偏心移位方式和曲轴偏心移位方式(图12)。2.4.1曲轴偏心移位方式的可变压缩比技术德国FEV发动机技术公司早期提出的可变压缩比技术便是采用曲轴偏心移位方式,如图13所示,曲轴支承在一个偏心盘上,通过特定手段使偏心盘摆转一个角度,便改变了曲轴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置,进而使活塞沿气缸中心线移  相似文献   

3.
可变压缩比技术对发动机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上分析了可变压缩比技术在汽车发动机上应用的必要性,详细阐述了可变压缩比技术的应用对改善发动机的燃烧过程,综合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发动机的废气排放污染等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未来汽车的心脏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改变压缩比来提高汽油发动机效率的观点在上个世纪就已经被提出来了,并进行了很多试验。目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试验样机已经问世,如瑞典萨博(SAAB)汽车公司开发的1.6L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其功率达到了3.0LV6发动机的水平,法国的MCE-5 Development公司、德国的FEv发动机技术公司、日本的日产汽车公司也相继开发了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相似文献   

5.
(上接2001年第3期) 7.6提高压缩比与压缩比可变技术 图41是提高二冲程摩托车发动机压缩比的例子.将火花塞设置在燃烧室中央,形成压缩区域,使燃烧室容积变小,从而提高压缩比.  相似文献   

6.
萨伯公司是开发涡轮增压汽油机的先锋之一,并且在八十年代就已经形成了一种可变压缩比的想法。借助于SVC概念,萨伯公司现在已经将它的理想转变成了现实。在今天技术要求的背景下,人们决定在一台1.6L五缸试验发动机上采用压缩机作为增压器,实现可变压缩比概念。本文介绍这台试验发动机的结构原理和性能。 可变压缩比(SVC:Saab Variable Compression)是在汽油机发展  相似文献   

7.
日产汽车公司目前将研发、推广电动汽车作为其首要经营策略,同时利用直喷、可变气门机构、增压等技术,致力于提升内燃机效率,并改善环境情况。介绍了该公司研发的新一代可变压缩比涡轮增压发动机“KR20DDET”,将其独创的可变压缩比机构(VCR)与小型化增压技术完美结合,有效改善了动力性能与环保性能。详细分析了VCR机构的工作原理、结构与性能,以及为提高发动机性能所采用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8.
<正> 英国内燃机研究所(BICERl)有一个零部件开发实验室。早期的开发型可变压缩比(VCR)活塞就是在这里研制成功的。该所的研究部主任唐·帕尔默认为,现在该是开发利用可变压缩比活塞的时侯了。他还说,采用了可变压缩比活塞后,涡轮增压发动机在整个转速范围内都能满意地工作。 实际上,可变压缩比活塞的首次研制是在1952年。当时研究它的目的是为了将高压涡轮  相似文献   

9.
日产汽车公司开发了一种应用多连杆机构的可变压缩比系统,并从其各部分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入手,分析该系统实现连续可变控制的特点,以及开发中存在的尚待解决的问题。研究中,将重点集中在可变压缩比系统的摩擦技术上,运用了最新的润滑分析工具,即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方法。较详细地介绍了连杆连接销的润滑分析实例,说明了所应用的计算方法及弹性流体动力润滑分析结果,从而提出了开发发动机新机构的一种途径,即在可变压缩比系统的基本几何学设计阶段,就将构件的摩擦性能纳入到基本设计中。  相似文献   

10.
林海 《汽车维修》2001,(2):10-10
开发一种实际可用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是汽车工业界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事情,如今绅宝汽车公司终于如愿以偿.在2000年的日内瓦汽车展览会上,绅宝公司展出了一种有可能实际生产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相似文献   

11.
在已有小波压缩技术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人类视觉具有注意力集中机制的特性,提出了加权小波系数的改进方法,对某些人类视觉敏感区实现可变压缩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图象压缩比相似的情况下,主观图象质量取得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2.
逸锋 《汽车与配件》2008,(14):24-26
由汽油机与柴油机"联姻"产生的Diesotto发动机技术涵盖了可控点火系统、汽油直接喷射和可变压缩比等众多的先进技术,其中可控点火系统体现了Diesotto发动机技术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此外,为实现高负荷运转,几何压缩比的降低和分段式喷射也会引起热效率的降低。现阶段作为解决的对策,最有希望的技术是可变气门驱动(VVA),特别是进气门关闭正时的可变技术可使有效压缩比降低,以及在排气和进气行程上止点气门的负重叠可以控制残留废气,这些都作为抑制热效率恶化、能够直接控制预混合燃烧的条件而引人注目。预混合燃烧的另一个问题是剧烈的放热以及由此引起的燃烧噪声,  相似文献   

14.
石屹 《汽车之友》2016,(21):110-111
增压技术发展到今天大家都已经开始往“黑科技”的方向发展了,奥迪给自己的TDI发动机装了三个涡轮,英菲尼迪就给自己搞了个可变压缩比。  相似文献   

15.
发动机小型化与涡轮增压相结合是目前实现汽油机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发动机小型化具有众所周知的优点,但其缺点是在高负荷时易发生爆震,并且需要通过提高增压度来补偿功率的下降,所以必须采取降低发动机压缩比的措施。另外,部分负荷时的增压压力升高会导致其效率变差。采用两级可变压缩比(VCR)系统可以弥补上述缺点。动力长度可变的两级VCR系统可以采用长度可变的传动部件来代替传统的传动部件,因此,只需对现有的发动机结构作较小的改动。在过去几年中,研究人员一直在研发这种长度可变的连杆系统。根据目前的发展状态,详细阐述该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特性,对各种压缩比的范围和驱动转速的考虑进行详细讨论,将两级VCR系统与全可变VCR系统进行比较,并展望如何在现有的先进汽油机中,利用两级VCR系统的潜力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相似文献   

16.
对于高强化柴油机在标定工况点附近燃烧压力高的问题,可以通过加大进气晚关角实现米勒循环,降低压缩终了时的温度和压力,有效控制燃烧压力,但同时也会造成有效压缩比降低,带来起动困难的问题.采用两段式可变气门技术,可以在启动工况和标定工况下获得理想的工作环境.设计了一种两段式可变气门机构,与传统可变配气技术相比,这种两段式电液...  相似文献   

17.
通过在1.3L直喷增压汽油机上,采用两种不同的高压缩比进行试验,研究泵气损失变化规律和对热效率的影响。在转速2500rpm-8bar工况下,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调节发动机有效压缩比和膨胀比。结果表明:高的有效压缩比,必须加大节气门开度来减少节流损失,以降低泵气损失;利用高压缩比并采取进气门晚关、排气门晚开的策略的同时,需要兼顾到燃烧稳定性问题:几何压缩比提高以后,发动机不仅热效率得到提升,同时排放物NOx也在降低,但THC排放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8.
日产可变压缩比发动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变压缩比的目的在于提高增压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在增压发动机中,为了防止爆震,其压缩比低于自然吸气式发动机。在增压压力低时热效率降低, 使燃油经济性下降  相似文献   

19.
为提升传统汽油机的节油性能,汽车制造商开发了各种先进的发动机技术,如可变气门、稀薄燃烧、汽油缸内直喷、可变压缩比等技术,其中一些技术已得到了广泛运用。对于汽油机,通过缩小排量转移发动机部分负荷时工况点可以实现巨大节能效果。然而,缩小排量也意味着降低了发动机的动力,为提升缩小排量后的发动机动力性往往采  相似文献   

20.
一 汽车新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后市场的变革 进入21世纪,汽车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日新月异,从整车技术来看,由于大量的使用微电脑技术,汽车具备了很多自动化功能,极大地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操纵性、舒适性及安全性。 仅就汽车发动机而言,为了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标准,汽车燃油喷射(EFI)和电子点火技术几乎已完全取代了传统的化油器和分电器;汽油机缸内直喷技术(CDI)是继电喷技术后的又一重大成果;还有如可变配气相位、可变压缩比、可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