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至大学的教学、育人的全过程中去,特别要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的作用。”中国革命史课在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一“主渠道”中有其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用好课堂教学,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课程思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监理课程"的课程内容和特点,采用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政内容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使专业课与思政理论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3.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书育人的主战场,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育人的主要环节,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对学校人才培养的实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要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办好人民满意的大学,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及对其进行的评估与管理,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质量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的背景下,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实践育人是人才培养的重点工程,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本文结合新时代实践育人的基本内涵与任务要求,分析了当前高校实践育人的现状。针对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构建“四元一体”的实践育人体系,探索符合新时代高校实际情况的实践育人创新路径,提升实践育人的成效。  相似文献   

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价值基础,是新时代提升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必然需求,是坚定文化自信的有效路径。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困境,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坚持第二课堂品牌育人工程;发挥社团育人功效,拓展思政教育载体;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提升育人亲和力;发挥新媒体育人作用,提升育人实效等路径,使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双向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文化自信,促进德智体美劳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宿舍公寓化和德育工作体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我国高校发展必须充分认识学生公寓建设的重要性与艰巨性,同时适应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营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化育人、自觉育人”的德育工作新体系,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7.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体会到当授课教师能与听课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时,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主动性,其教学效果大大好于被动灌输式的授课方法。  相似文献   

8.
肩负着育人和研究双重责任的教师,要求养成:业精于勤行,行成于思;学贵潜心,踏实严谨;抓住机遇,锲而不舍;学务求精,行务求果;治学育人,教学相长的作风。  相似文献   

9.
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理论和多年实践成果的指导下,构建"多主体、多视角、全过程、持续改进"的课堂教学评价诊断机制,借助相互合作、整体协调的机制,形成管理部门、教学系、专业、教师、学生、企业专家全员参与的机制,形成联动育人的协同力,弱化评价的功利性倾向。基于大数据理论方法和评价系统的数据挖掘实现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监控和实时诊断,为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内控和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四史”的主要内容,从设计“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体系、分级递进式实施“四史”教育以及创新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育人形式三个方面设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活动性课程载体。提倡第二课堂“四史”教育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功能、网络育人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将“四史”融入第二课堂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素材、拓宽思政育人有效半径、利于“四史”与现实相贯通。  相似文献   

11.
高校贫困生精神贫困问题,既有来自固有生产生活与交往实践方面的影响,也有急遽转换的学习生活时空造成的不适应感带来的困惑与矛盾,既有外界帮扶不足与供给不当诱发的精神贫困,也有贫困生身心修养水平不足与面临的人生巨大复杂挑战之间的矛盾不能解决造成的原因。恪守尊重与平等的基本原则建构贫困生精神扶贫机制,充实交往实践,建设"一家两校"协同互动模式,在巩固发展好物质帮扶传统功能基础上,创新性挖掘精神扶贫功能,不间断扩充精神扶贫机制的社会效益,将资助育人有机融合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的系统性工作中,是新时代高校资助育人系统必须担负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12.
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课程思政”体系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基于项目教学开展的高职英语“课程思政”,通过设计融合思政元素的英语应用场景的系列项目,既培养学生语言技能、丰富其中国元素词汇,又提升学生对于我国文化的诠释能力,实现英语课程与思政教学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3.
课程思政是我国历经长期教育实践后提出的新育人理念,是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战略举措,旨在充分发挥课程承载的育人功能和教师承担的育人职责。各类专业课程中均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但不同课程实现育人目标的模式、方法不尽相同。立足课程的专业属性,结合学生的思想发展规律,针对存在的价值困境,靶向实施主流价值塑造,不失为一种事半功倍的路径。通过访谈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分析高职学生主要存在的价值观认知、选择和践行困境。以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为例,从破解困境的角度提出贴近式融入、对话式沟通、锚定式评价的课程思政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引导学生从“被动”到“主动”的选择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企业文化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内容。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要靠资本、技术和物质方面的激励,还要从企业价值观入手,建立具有号召力、凝聚力、导向力的企业精神,以企业文化铸造企业灵魂,育人为本,培育企业的价值体系,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育人铸魂为主线,建设公交特色企业文化,对于公交企业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引导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主动加强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为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共同体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育人共同体的建设项目遴选。在梳理实践育人共同体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理论和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建立实践育人共同体选择评价模型,选择理想的育人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选取不同性质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进行对比,找出大家比较认同的带有共性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并按照课堂教学性质将课堂教学类型大致分为理论型与实训型,或者叫做知识型与技能型,通过分析找出二者的差异性,为不同高校制订适合自身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17.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合作育人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内容,校企一体化育人是校企合作育人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文章分析了校企合作育人的现状并进行了反思,对在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构建校企一体化育人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18.
校政行企协同育人是职业院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参与育人的各方不断强化"发展共同体"合作理念,结合专业与主流产业发展优势,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创设协同育人机制,学校与协同单位共商育人大计、共担育人责任、共享合作成果,实现合作主体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相似文献   

19.
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全员"均有责任。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要求和管理办法(试行)》中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提出了要求。本文主要从中观层面,即高校层面,深入挖掘"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推进"全员育人"的重大意义,在深刻分析当前高校"全员育人"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高校全员育人的主体责任,探讨高校如何构建全员育人一体化体系,从而为构建"三全育人"格局筑牢思想根基,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0.
在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能够助力院校教育变革的开展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但当前环境下,高职院校实施“三全育人”还存在一系列问题,对学生主体特征把握不深入、育人队伍建设的困境、校园文化及“三全育人”制度建设不完善等。为此,高职院校应致力于全面了解学生主体的需求,提升育人针对性,并从优化育人队伍建设、紧抓校园文化建设及完善育人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为“三全育人”的顺利开展提供正确方向、良好环境及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