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在国家这几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扶持中,各汽车厂商互相争宠,纷纷亮出各自在电动车领域的新成果,不仅车型越来越多,而且还带动了很多附属产业,不过展望未来,如果国家的补贴和相关扶持政策一旦取消,那么这些车企将何去何从?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来看,主要分为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消费主流,因为这两种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购置税减免、国家和地方购  相似文献   

2.
资讯速递     
《汽车维修》2016,(4):48
政府报告明确新能源车发展以电动汽车为主3月17日新华社授权发布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正式版提出,"大力发展和推广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汽车,加快建设城市停车场和充电设施。"这意味着相比其它新能源汽车,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力。新能源汽车在我国一般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以及其它燃料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并没有投入大量商用,在目前统计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中,  相似文献   

3.
<正>1前言为了保护大气环境和节约日趋枯竭的石油资源,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发展电新能源汽车。我国也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发展新能源汽车已写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新能源汽车的主体是纯电动汽车。发展纯电动汽车要  相似文献   

4.
<正>国家对电动汽车的政策扶持力度很大,国际上公认的新能源路线在我国走得比西方更早,而且我们实施的步骤更为紧密。国家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重点是确定以电动汽车为主,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并存的发展模式;政策导向是优化传统汽车动力效率与鼓励新能源并重。根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2011~2020)》:"电动汽车作为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战略方向,中国将最终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产业化;同时将加快研发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我国已经进入推广电动汽车产业化的关键阶段。东风公司承  相似文献   

5.
《汽车知识》2010,(4):4-4
<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在国内,不少人认为这是赶上甚至超越汽车强国的最好机会,理由是认为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上咱们和他们是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而且,在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上,那些汽车巨头们好像并不是十分投入,而咱们在电池技术方面也好像并不落后,甚至认为居世界先进水平。因此,有关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环保和空气质量的日益重视,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发展的一大趋势。车载充电装置是给电动汽车补给电能的常用方式,为了延长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在电池能量有限的条件下,研发和生产具有高效、可靠、使用方便、体积小、质量轻及价格适宜等优点的充电机,以便及时为各类电动汽车的电池组补充电能,不仅十分必要,而且也有助于电动汽车的推广应用。文章以提高用户体验为前提分析了电动汽车车载充电装置未来的集成化、大功率化和无线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针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共有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两种,而且可以同时享受。但都是只对已进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工程推荐车型目录》的车型才进行补贴,即只有自主、合资等国产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才符合标准,而进口新能源汽车则不享受中央政府的补贴。中央政府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按续航里程分级别进  相似文献   

8.
日本轻型电动汽车发展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日本轻型汽车规格修订的历程,分析了日本轻型汽车在税收、通行费、保险等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阐明了轻型化是日本纯电动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借鉴日本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等政策支持发展轻型电动汽车的经验,提出我国应将小型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产品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  相似文献   

9.
<正>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虽然一再被政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市场化的进程却相对缓慢。宇通成立租赁公司,采取销售加租赁两种模式,是我国纯电动客车市场规模化发展的探索和创新。国家对新能源行业发展的支持,使新能源汽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税的减免等一系列政策性利好,也让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有了更多期待。  相似文献   

10.
驱动电机系统和蓄电池系统、电控系统一起并称为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驱动电机系统因为是整车的动力输出单元,也被成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其重要性凸显无疑。在新能源汽车中,特别是混合动力汽车里,电机往往被安装在有限的狭小空间内。和传统的工业电机相比,其工作环境不仅复杂多变,而且相当恶劣:振动大、冲击  相似文献   

11.
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是未来世界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升级转型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电动汽车在维修或报废时所更换下来的动力蓄电池应该如何处理也将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如不及时建立一套与之对应的回收体系将这些废旧动力蓄电池进行及时有效的回收,不仅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会导致资源的极大浪费。  相似文献   

12.
正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主要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是降低汽车燃料消耗量,缓解燃油供求矛盾,减少尾气排放,改善大气环境,促进汽车技术进步和优化升级的重要举措。我国新能源汽车从2012年销量开始突破万辆,2013年不足2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相对较多,为1.46万辆,2015年累计销量50万辆。近几年,我国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给予支持和鼓励。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  相似文献   

13.
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增速达到了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销售量前10的汽车制造厂商有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等9家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普遍配置了多个智能系统,而且由于配置了动力电池等高电压元件,新能源汽车在道路上发生碰撞、火灾或水淹时,应急救援人员首先要断开高电压系统。宝马iX3纯电动汽车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4.
正当前,新技术、新趋势、新商业模式不断涌现,日益解构汽车产业原有的形态。目前一大热点便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车电分离"模式,即买电动汽车时不再必须购买动力电池。众所周知,限制新能源汽车大规模普及的重要因素是续航里程,短时间内公共充电设施难以大规模普及,而且充电的时间成本也影响着消费者的抉择。近段时间,一些业内专家正在呼吁"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政府也在考虑出台相应的政策。北汽和蔚来是这一领域多年以来的先行者。2020年8月中旬,蔚来汽车联合宁德时  相似文献   

15.
庾晋 《天津汽车》2008,(1):9-12,27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全球石油资源紧张,加速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发展新能源汽车既是空前的挑战,也是追赶发达国家的最好机会.现在我国已经开发了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及燃料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但由于新能源汽车受到技术水平制约、战略发展不明确、成本高、政策支持不力等负面因素的影响,使新能源汽车在售价、售后维护及能源补给等方面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因此,要发展新能源汽车还需要更多的投入.  相似文献   

16.
刘勇 《驾驶园》2014,(12):24-25
<正>自2009年科技部、财政部、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四部委共同启动"十城千辆工程"以来,新能源汽车迅速成为汽车市场的热门话题,纯电动汽车因其污染小、噪音低、效率高等优点得到政府的重点扶持。然而,处于发展初期的纯电动汽车因电池技术不过关、充电设施不完善等弊端被社会所诟病。本刊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了解到,新能源汽车推广最前沿的公交车市场用户,面对纯电动车时主要有以下五点顾虑:一是购车初期成本太高,各地的补贴  相似文献   

17.
<正>一、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和示范推广最近几年所发挥的作用从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历程看,应该说我们国家在"十五"期间,我国的电动汽车应该是技术研发和技术准备期,国家投入了8.8个亿开始规模化组织研发,带动了企业投入20多个亿。"十一五"期间政府投入力度更大,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发改委四个部委联合推动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我个人总结了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日益严峻的石油危机,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把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提升竞争力、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举措。我国在"十五"期间,"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以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3种车型为"三纵",以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9.
正一、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及定义近年来,传统能源汽车排放造成的环境巧染间题曰**严重,这促使国际社会将更多的目光转向新能源汽车。根据国家标准《G B/T 19 5 9 6电动汽车术语》的解释,电动汽车是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以及燃料电池汽车的总称。新能源汽车主要发展的三种技术为多能源动力总成控制系统、电池及管理系统及电机及控制技术,这也是我们国家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三纵三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从能源危机、国家战略、人民需求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必要性,然后认真梳理了我国发展纯电动汽车(车企等)的现状。基于已经发展到目前的客观事实,借鉴国外几个发达国家(美国、德国、日本等)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经验和中国"十三五"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情况,对我国早日实现汽车强国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