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受施工区域水深较浅等因素限制,部分工程抛泥区禁止超抛,否则应对超过约定高程的抛填土进行二次处理,这对泥驳船的水下抛填高精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乌克兰南方港航道疏浚工程,采用数学模型对不同工况下不同颗粒的漂移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定位、抛填及抛填土的后续处理方式进行改进。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施工工艺可有效控制抛泥区抛填施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通过现场施工数据分析、现场观测、中子示踪、ADCP监测、数学及物理模型等多种方法对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的疏浚抛泥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研究,并提出了优化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由于长江口独特的土质和水流特性,全潮时段利用距耙吸船施工区段较近的贮泥坑倾倒疏浚土,不考虑潮位和流速的影响的施工工艺造成各贮泥坑的抛泥流失率较大,通过采取限制各贮泥坑抛泥时段以及贮泥坑位置移动至低流速区等优化措施,能有效降低贮泥坑疏浚弃土的流失以及流失疏浚土对航道回淤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疏浚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6艘装备ADCP的水文测验船,在国内首次采用多固定断面法对耙吸作业过程的溢流疏浚土及北槽内贮泥坑、抛泥区涨落潮抛泥过程中的疏浚土扩散情况进行了观测.首次在长江口成功获取了水体中疏浚土扩散场的实测资料,深化了对长江口疏浚土扩散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疏浚溢流和疏浚土处理的时间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扩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疏浚工程建设过程中,组织6艘装备ADCP的水文测验船,在国内首次采用多固定断面法对耙吸作业过程的溢流疏浚土及北槽内贮泥坑、抛泥区涨落潮抛泥过程中的疏浚土扩散情况进行了观测.首次在长江口成功获取了水体中疏浚土扩散场的实测资料,深化了对长江口疏浚土扩散特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疏浚溢流和疏浚土处理的时间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5.
姚勇 《中国水运》2014,(2):230-231
长江口12.5m深水航道维护疏浚工程质量要求执行《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工程质量检验标准》。本标段工程的航道疏浚主要是用大型自航耙吸式挖泥船进行疏浚挖泥施工。对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了阐述,对单船作业效率进行了分析。所有施工船舶设备将配备定位精度优于3m的DGPS,对扫浅施工、清除台风骤淤施工、标段交接处的施工进行了探讨。本标段的泥土处理方式分为外抛抛泥区和通过吹泥站吹泥上滩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6.
利用数值模拟、现场中子活化示踪、室内水槽试验及现场实测水文、泥沙资料分析等方法,对黄骅港抛泥区的泥沙运移规律进行了较全面的研究,为黄骅港一期工程航道疏浚扫泥区的确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在航道疏浚工程施工过程中硬黏土的开挖难度问题,结合某航道疏浚的实际情况,分析硬黏土开挖对设备和工艺的具体要求,提出改进建议:增加耙头破土能力,适当调节波浪补偿器的压力;采用特殊抛泥方式,节省抛泥时间,提高抛泥效率;减少耙齿数量,合理设计格栅的大小可以减少耙齿堵塞。  相似文献   

8.
重点治理河段抛泥区选址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长江下游重点治理及维护河段福姜沙河段为例,通过分析福姜沙各汊道航道碍航特性及治理思路,提出将疏浚弃土抛卸于淤积对航道条件有利的整治守护区,可促进航道整治效果的发挥,丰富了疏浚弃土的处理途径,具有应用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评价长江口不同疏浚吹填工艺的特点及适用性的基础上,结合疏浚土资源供需关系和圈围工程现状条件,提出"十三五"期长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土造地利用的初步技术方案。结果表明:1)长江口航道常用的"挖运抛+挖吹"和"挖运吹"工艺仅适用于较短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新研制的"耙吸装驳"工艺能适用于长运距的疏浚吹填工程,"十三五"投入应用后可显著拓展深水航道疏浚土的利用空间。2)"十三五"期间,横沙东滩七、八期圈围工程可利用深水航道北槽段疏浚土,采用"挖运抛+挖吹"和"耙吸装驳"的"挖+运+吹"工艺实施疏浚吹填;南汇东滩圈围工程N1库区可部分使用深水航道疏浚土,采用"耙吸装驳"工艺实施吹填;其他零星建设用地圈围工程可使用深水航道南港圆圆沙段疏浚土,采用"挖运吹"工艺吹泥上滩。  相似文献   

10.
吴上挺 《珠江水运》2023,(14):92-94
本文以粤澳区界河航道疏浚工程管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现有管理模式的分析,归纳出疏浚工程管理的关键要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对策,包括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加强人现代化技术模式管理、保障资金投入和完善法律法规等方面。这些对策可以提高疏浚工程管理的效率和效果,保证疏浚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促进航道的发展和繁荣。本文的研究成果对粤澳区界河航道疏浚工程管理的改进和完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