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新加坡(SINGAPORE),既是一个国家,又是一座城市。新加坡的城市规划采用公交导向发展模式(TOD),在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建设交通枢纽,树立了现代都市交通发展的典范。新加坡在城市用地规划中优先考虑公交场站用地需求。通过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福田欧辉24台国六气电混合动力BJ6105城市客车交付拉萨公交。这是拉萨迎来的第一批国六客车,标志着拉萨地区绿色交通产业的全面升级,更彰显了福田欧辉客车的卓越品质。作为一座旅游城市,拉萨一直以来都被称之为"高原明珠",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游客的增加促使拉萨交通的不断发展,品质卓越的城市客车需求也随之增加,做好高品质客车的引入工作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邢明阳 《家用汽车》2006,(3):152-153
作家潘军在写到广州时,说那是个说不清楚的城市,个性多到不行。广州这些多元化的特征,就像一个个深深印记,烙印在广州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广东电台城市之声FM103.6中也得到了体现。都市之声就像广州这座城市跳动的脉搏,用电波演绎着广州这座大都市时尚、舒适、活泼的个性声音。早上8:00-9:00,在上班的路上打开车里的收音机,收听早晨的第一份都市早餐。来看看《城市早晨》都为我们送来了  相似文献   

4.
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快速公交系统,近年来在我国各大城市掀起了规划与建设的复兴热潮。据初步统计,国内有近百座城市开始提出建设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意向或规划,近40座城市已经有了实际行动,我国有轨电车市场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了充分发挥有轨电车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城市的发展,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有必要对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定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交通标准化》2005,(5):131-131
TOD作为一种有效的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城市开发方式。目前已得到世界上很多国家的重视并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涌现出一批TOD开发成功的城市,如香港、新加坡、多伦多、马里兰、普林斯顿等城市和地区。当前,国内一些科研机构和规划部门也对此展开研究。将城市公共交通和市区的交通规划乃至城市规划相结合.且取得了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6.
思淼 《交通与运输》2013,29(5):41-42
滨海城市大连沾了海的光,隔三差五就有一次以海为背景的活动。六月的大连,风和日丽,清爽宜人。美丽的星海湾迎来了每年一度的游艇盛会,第六届中国大连国际游艇展览会于2013年6月20~23日在这里举行。大连是一座开放、浪漫、时尚的海滨城市,游艇经济作为"浪漫之都"一个新元素,正在为大连增添新的活力、新的魅力、新的亮点。通过与前几届游艇规模相比,不难看出,展会规模一届比一届大,参展厂家及游艇数量一届比一届多,极大地方便了客户零距离接触各式游  相似文献   

7.
曾宇轩 《轨道交通》2009,(10):39-40
外白渡桥至金陵东路的一段黄浦滩,因位于上海县城厢之外的浦滩。被习称为“外滩”。从过去到现在,这里一直是上海这座城市的“名片”。无论是外白渡桥还是周围的万国建筑,都会让人们流连忘返。而百年历史的外滩也在今天迎来了新的篇章——在上海城建隧道股份建设者的驾驭下,  相似文献   

8.
大西洋中的圣赫勒拿岛,数个世纪以来都是重要的航海补给点。现在,这里与外界的重要联系只有每月来访一次的英国邮船。这座122平方千米的岛屿最为人熟知的故事无疑是拿破仑在这里渡过了生命中的最后时光,但这一切在2012年的7月迎来了巨大的转机,一台沃尔沃G940B自行式平地机率先登上了岛屿,其后还有多达100台建筑设备先后登陆,他们的使命就是在这座火山喷发而成的岛屿上修建一座商业机场。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具有鲜明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在交通管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对我国城市地下道路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一、新加坡的路网新加坡东西长43公里,南北长23公里,共有道路网3 234公里(加上城市支路长度近8 35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9条162公里),已有道路网络占国土面积的12%,拥有各类车辆约80余万辆。新加坡道路网较密,  相似文献   

10.
朝鲜平壤地铁是在中国给予大力帮助下,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的。平壤地铁是世界上埋置深度最大的地下铁道。该条地铁的全部线路和车站,均设置在地面以下60米,个别地段甚至接近100米。据说,这样的设计与朝鲜多年的备战有关。据有关人士透露,一旦战争爆发,平壤可以在3个小时内将整座城市的人员都疏散到地铁里。地铁是最好的人防工事,可以达到防原子武器的级别。然而,最特殊的是平壤地铁车站的命名。该线共17座车站的站名与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陆路交通系统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满足居民人口增长变化对城市和城市交通发展提出的需求同时,新加坡正面,临着提高城市环境宜居性的挑战。针对这一问题,从三方面阐述了今后10~15年内塑造新加坡道路交通系统的政策与发展策略:一是通过扩展轨道交通、提高公交网络的整合度、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二是利用公路收费等手段限制车辆拥有与使用;三是建设无障碍设施以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向低收入群体提供帮助。最后,介绍了新加坡在提倡以人为本,鼓励公众参与,打造获得公众支持的道路交通系统等方面已经进行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1月5日,长治市迎来了2020年的第一场大雪,整座城市瞬间银装素裹。由于年关将近,恰逢周末,市区主干道上乘客激增,同时由于市内将采取新一轮的单双号限行举措,期间公交免费,为防止市民乘车拥挤,总公司立即启动冰雪天气应急预案。总公司领导按照分工到包点单位蹲守、巡查,各运营单位提前做好应对举措,市内线路与矿郊线路的分公司领导做好对接,客流增大多时随时准备调配运力;机关工作人员按照限行期间的导乘安排到站台进行导乘和站台除雪工作,  相似文献   

13.
本书所研究的哥本哈根市是一座欧洲古城。书中讲述了哥本哈根市在漫长的40余年间如何由一座以汽车为主导的城市转变成一座以人为本的城市的历史,这种改变了一座城市的政策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并给其他城市以启迪。哥本哈根城市内部能够成功改变的关键,无疑在于其渐变的方式而不是剧变。该书是一本讨论如何善待城市居民,以及在城市规划中如何收集和利用有关公共生活数据的书。在哥本哈根,人们深切意识到了公共生活的重要性,城市的街道与广场满足不同的目的。街道基本上用于运动,广场则服务于所需要空间的城市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有人说,公交车是一个流动的窗口,体现着一座城市的素质和文明程度,在青岛西海岸,人们从一辆辆奔跑在新区的真情巴士上,感受到了这座蓬勃兴起的新城崇尚文明、包容和谐的精神特质。也许,它是这座城市的底色,能把这座城市衬托得伟岸而高尚,让人们对它前进的道路和广阔的未来感到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5.
《轨道交通》2020,(1):10-12
呼和浩特被誉为“青色的城”,这座美丽的草原城市在2019年12月31日迎来第一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开通,线路运营4个多月以来,智慧城轨的优势正不断凸显。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给轨道交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也给地铁运营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将5G、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与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相结合,正在成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2010,(1):95-96
报告分别选取了7座城市、7个小城镇和7个农村地区的若干样本。7座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哈尔滨、西安,每个城市访问200个样本。在拥堵经济成本排名中,北京依然居各城市之首,高达每人每月335.6元;  相似文献   

17.
罗兆广 《城市交通》2009,7(6):33-38,27
针对新加坡交通发展面临的挑战,介绍了新加坡减少汽车使用量和增加公共交通使用量的一体化交通政策,以及限制车辆拥有和管理道路使用的交通需求管理框架。重点分析了两个典型的交通需求管理策略:限制区域执照系统和公路收费系统,探讨了两个系统的目标、运作、实施效果,并将其与其他城市的公路收费系统进行对比。研究显示,以需求管理为导向的一体化交通政策有效地解决了新加坡交通拥堵问题,对新加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自201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实施以来,有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71座城市共有38个频道播出了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自2012年随着"限娱令"实施,许多电视台娱乐类节目在大洗牌中消失,一大批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涌现。为何近几年有如此之多的调解类电视情感谈话节目问世,笔者尝试从受众心理、市场需求、媒介机构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轨道交通》2009,(12):38-41
轨道交通是人类最终端科技的城市交通体系之一,是一座城市现代化文明的标志。伦敦、巴黎、纽约这些国际大都市均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已建设发展了城市轨道交通由于经济发展和历史条件的制约,中国的地铁建设直到1969年北京地铁1号线的建成开通才改写了这个人口大国没有地铁的历史,中国轨道交通的建设史也由此开启。目前已有10个城市拥有建成并运营的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另有15个城市正在建设,35个城市正在规划当中。  相似文献   

20.
高铁站不仅是城市重要的交通枢纽, 更是一座城市重要的形象门户。 而在城市高铁站前广场建设中, 景观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 它直接影响着高铁车站建设的整体效果和观感。 文章从多个设计思路着手, 为景观设计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以便有效提升高铁站建设工作开展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