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动汽车蓄电池组的状态参数主要指各电池工作时的端电压、电流、温度和内阻;为了及时了解各电池的状况及剩余电量,我们以教练用纯电动车为依托,设计了一套能量管理系统。详细研究其核心部分——状态参数监测部分,实现电压、电流、温度、电阻信号的实时采集,然后基于开路电压法与安时累积法,运用一定的算法估算出SOC,并且换算成剩余续驶里程,最后将相关参数在仪表上实时显示。  相似文献   

2.
1) CURRENT/电流 进入CURRNT/电流测试后,出现图1所示屏幕,可以用附加电流钳进行蓄电池充放电电流的测试,方法与发电机/电流测试相同。 2) VOLTAGE/电压 进入VOLTAGE/电压测试后,仪器进入万用表电压测试状态(见图2),将表笔接于万用表V和COM插座上,就可以进行蓄电池电压测试了。 3) GND/接地电压 进入GND/接地电压测试功能(见图3),可以对汽车电气系统各接地点进行在线电压降测试,以便查出接地不实点(操作方法与电压测试相同)。  相似文献   

3.
别克君威2.0及2.5车4T65-E型自动变速驱动桥节气门开度(用节气门位置传感器信号电压表示)与换档速度(输出轴速度)的关系、液压油温度(TFT)传感器的电阻及信号电压、各电磁阀及传感器的电阻、压力控制电磁阀电流与油路压力的关系和紧固件规格及拧紧力矩分别如表5、表6、表7、表8和表9所列。  相似文献   

4.
目前市场上的电磁阀电流闭环控制系统基本都是传统的闭环比例积分(PI)控制系统。文章提出了一种可抗电压扰动的电磁阀电流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可实时采样供电电压,且采样电压参与每个脉冲宽度调制(PWM)周期的占空比计算,所以在应对电压扰动的问题时,这种电磁阀电流闭环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更好。电磁阀电流闭环控制精度会影响离合器的控制精度,而离合器控制精度直接关系到汽车的操纵性能及用户体验。所以,较高鲁棒性的电磁阀控制系统对于提高整车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仿真预测整车高压系统的低频辐射发射强度,利用多端口网络理论将高压系统等效为端口网络,在FEKO软件中进行高压系统建模,仿真计算各端口间的散射参数(S参数),获得端口网络的耦合特性,并根据端口电压与电流的关系推导出整车辐射发射电压、电流预测公式,根据天线系数转换获得了预测电磁场.分别在40 km/h、16 km/h和...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的中频电源设计中存在的一些不足,设计了由DSP和MSP430单片机的双处理器构成的中频电源系统,详细介绍了电源的系统结构和软硬件设计方案。系统利用DSP2812检测电源信号的电压、电流以及交流电频率,通过瞬时值反馈构成PID闭环,最终输出SPWM波,实现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利用MSP430实现LCD显示电压、电流、频率等的当前值,当出现过电流、欠电压的异常现象时,能够自动保护、报警。  相似文献   

7.
驱动参数对GDI压电喷油器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泵试验台上采用不同驱动方式对汽油机缸内直喷(GDI)压电喷油器的流量特性和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喷油器的喷油量、针阀开启时间等参数随驱动电压、电流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采用单峰值和恒定电流驱动方式,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近似呈线性增加,当电压大于155 V时,喷油量保持不变;采用多峰值电流驱动,随着驱动电压的增大,喷油量不断增大.采用恒定电流和多峰值电流驱动时,驱动电流对喷油量的变化影响不大.相同电流时,多峰值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小于恒定电流驱动的喷油量.压电喷油器的响应时间随着驱动电压、驱动电流和电流变化率的增加逐渐减少,并最终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共轨柴油机电控系统,以飞思卡尔32位芯片为微控制器,控制新型芯片mc33pt2000,开发驱动电路和驱动软件驱动喷油器和燃油计量单元电磁阀。相比于传统的控制芯片,mc33pt2000芯片通过编程控制可以灵活调节电磁阀驱动电流、驱动电压以及驱动电流各阶段的时间,控制精度高、调试周期短,提升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开发的灵活性,便于后期对驱动电压和电流进行调试修改。通过设计的驱动电路测得不同升压电压下的喷油器电磁阀电流响应时间和能耗,并对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双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因交叉耦合和电流调节器饱和导致的系统不稳定问题,提高电流动态响应速度,本文提出一种稳定的永磁同步电机深度弱磁控制策略——基于电压相角的改进型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及模式切换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集成了动态性能优异、控制结构简单、不依赖电机参数、电压利用率高和可移植性强等优点。在分析了不同单电流调节器的稳定运行范围后,根据系统控制需求的不同,规划了不同的电流轨迹,设计了不同单电流调节器弱磁控制策略,优化改进了恒转矩区和弱磁区切换条件,确定了恒转矩区和弱磁区切换时保持电压相角不变的关键,提出了不同单电流调节器切换时,可根据控制需求的不同,设计不同的切换方法,但须确保切换时交轴电压保持不变的切换关键,使控制策略便于工程应用。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稳定深度弱磁能力和切换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最终实现了6.3倍深度弱磁控制和弱磁区不同单电流调节器在电动工况和发电工况下的平滑切换。  相似文献   

10.
从实验角度考察了当SOC状态不一致的两电池(0%/100%)并联时并联搁置阶段、放电阶段以及放电结束后静置阶段的干路电压及支路电流变化情况。并比较了并联充放电与单体单独充放电的放电容量间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当开路电压相差较大时,其接触时的瞬间电流非常大,此情形可能会对电池造成伤害,因此应尽量避免开路电压相差较大的电池...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级联式电动汽车复合电源构型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简化级联式电动汽车复合电源及其控制方法,该结构通过控制3个MOSFET,可实现6种工作模式,并对各工作模式的实现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证明了各工作模式的可行性。为提高复合电源性能和延长电池使用寿命,对电池工作电流进行模糊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模糊控制减小了负载变化和回收能量电压变化引起的电池电流波动,缩短了电池电流到达稳定状态的时间。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纯电动汽车REESS(On-board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车载可充电储能系统)的电压、电流的采集原理及精度测评方法,并说明该方法在新标准的能量消耗量与续驶里程试验以及大数据云端数据构建中的应用。使用横河WT3000E功率分析仪高精度设备与车辆CAN网络信号采集的电压、电流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证明车辆传感器的精度及有效性。通过设置不同的采样频率对数据线性插值,为大数据构建中,REESS的电压电流采样频率提供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车载传感器精度满足试验精度要求,大数据应用中,采样频率应要高于1Hz以满足能耗分析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3.
正『威力』★★★『技能1』测量电压『技能2』测量电阻『技能3』测量电流『技能4』测量电子元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容等兵器简介如图1所示,数字万用表主要由液晶显示屏、功能按钮、挡位开关及输入端子等部分组成,主要用于测量电压、电阻、电流及电子元件等,是汽车维修人员必备的诊断工具。  相似文献   

14.
正(接2019年第12期)二、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是最重要的电工学定律之一,它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在恒温下一个金属导体上的电压降U与流经导体的电流强度为I的电流成正比。电压(U)=电流(I)×电阻(R)利用欧姆定律可计算出一个电路的三个基本参数,前提是至少已知其中的两个参数。这三个基本参数是电压、电流和电阻。欧姆定律可用以下三个公式表达:  相似文献   

15.
<正>1电动汽车直流充电的工作原理直流充电,俗称快充,常见输入的交流电有L1、L2、L3三相380 V和L1、N单相220 V两种形式。直流充电机把输入的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并且电压和电流可以调节,充电确认阶段根据通信协议确认车辆动力电池的电压和功率,并调节匹配车辆的充电电压和电流。充电的主要控制装置都不装在车辆上也称非车载充电机。充电机与电动汽车二者通过车辆插座相连,充电枪插头和车辆充电插座如图1所示,各端子的作用见表1所列。  相似文献   

16.
(接上期) 5.快充系统工作原理 (1)快充系统各元件的作用 快充系统如图17所示,下面介绍充电桩、快充口、车辆的各部件作用. ①充电桩 主电源开关:接通或断开充电机供电. 充电机:将交流380V或220V变成高压直流. 电流传感器:监测充电电流. 高压继电器:接通或断开充电主回路. 电压传感器:监测充电电压. 高压绝...  相似文献   

17.
在汽车维修作业中,现代检测设备的使用已趋于频繁。很多电器故障通过解码器、示波器对故障码、数据流、波形的读取分析,问题可以迎刃而解。但在汽车电器系统的诊断上,还是不能将传统的电压、电流测试手段弃之不用。在诊断蓄电池、发电机、启动系和点火系过程中,用电压及电流测试法更为方便。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锂离子电池的应用特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电压、电流、温度三大参数对锂离子电池健康和寿命的影响,尤其是充电截止电压,化成电流和高温情况对电池容量的影响。以不同材料之间的比较试验为基础,重点分析了高充电截止电压,充电电流和高温对材料稳定结构的破坏,从而引发电池循环寿命降低的原理。最后基于电池使用中放电电流和环境温度应力为参数,进行了基于电压、电流、温度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模型研究,得到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预计基础模型,为混合动力汽车锂电池3参数与寿命关联模型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9.
锂电池荷电状态(SOC)的准确估计是电池管理系统的关键技术,为了解析传感器误差对SOC估计精度的影响,以二阶RC等效电路模型为基础,运用遗传算法进行参数辨识,采用扩展Kalman滤波算法进行SOC估计,分析电压、电流传感器存在的漂移和白噪声对SOC估计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压、电流传感器的漂移与SOC估计误差的均值近似呈线性关系,电压、电流传感器存在的白噪声对SOC估计误差的均值无影响;对于实验中的三元锂离子电池,若使SOC估计精度在5%以内,电压的偏差值应控制在10 m V以内、电流偏差值应在1/30 C以内。  相似文献   

20.
文章依据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的性能要求,研究电机在不同的绕组长宽、磁钢长度上,改变一个变量,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借助电磁场有限元软件JMAG研究和分析电机在电路电流、电路电压和转矩的不同,分析得到绕组长宽和磁钢长度的变化对电机的影响。结论表明,磁钢长度的变化对最大电路电压及电流的影响较大,绕组长度对电机转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