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明生 《上海汽车》2007,(11):13-17
中国汽车企业在快速发展同时,开始参与国际竞争。文章分析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现状和中国汽车工业的作用和地位,提出中国汽车企业参与国际汽车工业竞争应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汽车与配件》2005,(12):44-47
现代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改善了行驶的稳定性和舒适性,推动了汽车工业的发展。还为电子产品开拓了广阔的市场,从而推动了电子工业的发展。因此,发展汽车电子化、智能化和电控新技术,加快汽车电子化速度,是启动和振兴汽车工业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作者杨忠敏给我们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段雨梅 《经济导报》2007,(37):36-37
中国汽车工业经历飞速发展,一跃迈入世界汽车市场三甲行列,中国汽车企业亦由几十家发展至目前上百家。但不得不承认,中国汽车工业大而不强,汽车品牌众多惟缺乏真正意义上民族品牌;所谓自主品牌汽车多淹没於汪洋合资大潮之中。然民族汽车品牌是强大汽车工业之灵魂,惟有民族汽车品牌壮大,中国汽车工业才能真正崛起。[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车事荟萃     
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活动在天津举行11月6—10日,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系列活动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的主题是改革开放30年,中国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由2008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中国汽车工业杰出人物表彰大会和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年展览会等四个板块共同组成。全国政协副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等出席大会并作重要讲话.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理事长张小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和各汽车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参加并讲话。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奠基人饶斌同志百年诞辰。 饶斌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汽车工业杰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他直接领导建成了第一、第二汽车制造厂等大型汽车工业基地。在主持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工作期间,他提出了汽车工业调整改组和发展规划,组织引进先进技术,为我国汽车工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饶斌同志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相似文献   

6.
金融危机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及企业应对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汽车工业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汽车工业亦受到深刻影响。通过全面、客观地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形势下,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机遇,提出了中国汽车企业应对当前形势的对策建设。  相似文献   

7.
昕文 《汽车与配件》2004,(43):40-40
在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汽车私人消费随之增多,人们对汽车产品的安全、环保、舒适、美观和节能性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这给中国汽车企业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已1年有余,在此框架下中国商用汽车出口得到了显著发展。笔者对中国商用汽车出口东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并在简述东盟各国汽车工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东盟商用汽车需求进行了阐述,同时也对中国商用汽车企业出口产品的前景进行预测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发展中国汽车工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对中国汽车工业来说,意味着进入了一个巨大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全新发展时代,在新时代里,对于中国汽车工业企业来说,关键是要因势利导,在新的国内、国际市场环境中,扬长避短,找到新的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6月1号是昌铃公司成立10周年纪念日,10年来,昌铃公司累计生产各种型号的汽车产品55万余辆,实现利税15.2亿元,形成了如今微型车,轿车,汽车变动机多种产品,多个系列的良好发展态势,昌河铃木不是国内汽车合资企业中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品种最多的汽车企业,但从昌河铃木10年的发展历程上,折射出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自强不息,不断赶超国外汽车工业,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缩影。[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汽车整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也得到快速的发展,同时吸引了国际著名的大汽车零部件公司纷纷进入中国市场,投资建厂,部署中国市场战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外商在我国投资的零部件企业已超过500家,国际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基本情况。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是伴随着整车工业发展起来的。随着世界各大跨国汽车公司进入中国,世界著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也纷纷来华投资,在全国建立了一大批独资、合资汽车零部件企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一大批民营企业,充分抓住国外汽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凭借劳动力和人才优势,以及门类齐全的工业配套优势,进入了汽车零部件产业,使民营资本以其独特的属性迅速渗透到汽车零部件产业,并以高效的决策程序、快速的反应能力和灵活的运作机制,使中国民营汽车零部件企业得到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国应该是当今世界上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消费最后也是最大的市场,那么最大的现实和潜在的需求吸引了世界汽车工业的巨头纷纷登陆中国,展开激烈的竞争和蚕食,国内市场已经国际化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代表中国汽车工业以及零部件工业的并非是免费的午餐,汽车零部件面临着生存的巨大压力,也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世界汽车业在中国的战略,特别是零部件巨头企业在中国的渗透策略,面对关税的调整、行业的重组等等诸多竞争因素的变化,中国汽车工业尤其是作为工们零部件业将如何应对,如何选择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德国汽车工业前景不容乐观,国内汽车市场饱和,国外汽车市场对德国汽车的需求出现下降,各大汽车厂家纷纷压缩生产。在中国汽车市场,德国汽车企业只有大众汽车公司的成绩不俗,其合资企业产品占有中国轿车市场50%的市场份额,其它汽车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都不顺利。  相似文献   

15.
在2008年No.50刊出了“揽天下之合力助中国汽车零部件之发展(一)”。本期作为纪念中国汽车工业改革开放30周年之收官篇,刊出“揽天下之合力助中国汽车零部件之发展(二)”中的主要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国内投资和产品情况。  相似文献   

16.
我国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零部件工业是发展汽车工业的基础,没有强大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就不可能有强大的汽车工业.入世后,我国汽车产业将受到强烈冲击,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由于规模小,依托于汽车整车生产企业,入世后将承受更大的冲击.鉴于汽车零部件工业的重要性以及该行业的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汽车工业整体水平,我们更应关注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22日,当中国南汽集团完成了收购英国最后一个独立汽车品牌MG项目的签字仪式时,全球的汽车界都在叹息:老牌的英国汽车工业怎么啦?但是由英国贸易投资总署牵头,英国汽车制造商和销售商协会(SMMT)组织的英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和汽车研发企业依然每年到中国来走访汽车业,举行各种技术研讨会……不禁令人产生疑问:英国的汽车工业到底还有什么优势呢?中国的汽车工业与他们在哪些方面可以合作呢?  相似文献   

18.
贺言     
《汽车与配件》2014,(1):16-21
<正>春华秋实,《汽车与配件》迎来了创刊三十三周年的重要纪念日。作为权威的汽车杂志,过去的岁月里,《汽车与配件》以专业、深度、详尽的报道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今后,《汽车与配件》将用全新的视角谱写中国汽车工业的华彩篇章。值此重要时刻,各汽车及零部件企业高层纷纷发来贺言,向《汽车与配件》表达了真挚的祝福!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中国汽车工业企业走技术创新与工程相结合的发展道路的新观点。论述了技术创新和工业工程的概念、特点及效益。指出前者是解决汽车工业企业发展战略问题的,后者是解决发展战术问题,实施二者相结合,即坚持两条腿走路,形成“引进-创新-再引进-再创新”的良性循环,防止陷于“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之中,汽车工业企业才能腾飞。  相似文献   

20.
周密 《时代汽车》2014,(9):34-35
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是心智残缺的民族;没有文化的企业,同样也是一个发育不全和发展动力难以为继的企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中国汽车工业逐渐的崛起,但在汽车文化建设方面,与国际汽车大国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国企,东风公司在建设和谐汽车文化中承担的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