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韦振华 《珠江水运》2006,(Z1):143-145
郑和下西洋是一次伟大的航海活动,也是一次中华文化的传播活动,对中国海洋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活动,促进国人对海洋意识的觉醒,重视发展海洋事业。  相似文献   

2.
在郑和七下西洋的巨大事件中,难免也有损失,其中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记载:“三保下西洋,费钱粮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这里“军民死且万计”自然有些夸张,但在下西洋官军中确有不少人为国捐  相似文献   

3.
"下五洋捉鳖"堪比"上九天揽月",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有生在很多场合经常说的一句话。作为多年致力于船舶和海洋事业的科学家,他一直盼望着自己的国家能够尽早进入深海大洋。今年"两会"期间,他再次呼吁,国家应及早筹谋,尽快行动,向深海挺进。  相似文献   

4.
郑和下西洋是15世纪中外航海史上的壮举。近年我国领导人多次在对外交往中论及郑和下西洋,这一故事已经成为我国与各国睦邻友好交往的名片。考量我国领导人关于郑和下西洋评论的语境,发现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构建中,郑和下西洋提供了文明互鉴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曹凛 《中国船检》2012,(12):114-117
1403年,朱棣发动政变,火烧南京皇殿后登基。登基之后,明成祖朱棣便责令开始大造海战船队,并派郑和率军下西洋,从此中国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郑和初次下西洋时的船舶建造和检验技术,在当时已领先国际,龙江宝船厂、太仓苏州府船厂、三卫船厂也因主要承担这些海船的建造而名垂青史。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六百年前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壮举,也是世界的壮举.1955年,先父董浩云先生撰写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五十周年的文章,现节录如下: "近世言航海,称拓疆者,无不盛道狄亚士之抵好望角,哥伦布之见新大陆,与夫伐斯哥·达伽玛之航抵印度.试一论中国航海大业,则蹙焉自沮,以为万年安乐,谁搜瀛海之神奇,百姓亨宁,奚控云涯之幽险.  相似文献   

7.
2005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率领两百多艘海船、两万多人组成的庞大船队,七下西洋,历访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论时间,早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航行半个世纪;论规模,远非后来“地理大发现”时代的任何船队所能企及。郑和下西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创举,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8.
2003年、在纪念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一艘中国最大的仿古木帆船,也是郑和下西洋时一种主要船型——“ 绿眉毛、朱家尖”横空出世,带着中华民族古老的海洋文明,在浩翰东海重新启帆远航。 “绿眉毛”木帆船历史悠久。据资料表明,“绿眉毛”船型始于宋、元朝,而在明、清得到广泛应用,距今已有800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时平 《珠江水运》2005,(8):49-50
郑和下西洋是一种国家行为,郑和船队是一支强大的战略力量.明政府派遣郑和船队下西洋显然是从当时国家利益(包括皇帝的意志)和国家需要出发.  相似文献   

10.
麦晓玲 《珠江水运》2006,(Z1):97-98
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不仅可以“扬国威、示富强”,而且通过贸易与交流,加强了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他是一位杰出的航海家,也是一位和平使者,通过七下西洋中各种身体力行的事迹表现出他爱国敬业、和平宽容、开放交流、技术精湛、勇于探索、经略海洋的优秀品德,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精髓。本文通过结合我局的一些人文精神和事迹,体现作为国家航海、海洋事业中的一员,正是需要这些历久常新的精神。  相似文献   

11.
出发地-南京     
《航海》2005,(4)
南京是郑和下西洋的出发地, 600年前的7月11日,郑和奉旨出使西洋,拉开了七下西洋的帷幕。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全国各地都在以不同方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这位航海先驱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和历史功绩。  相似文献   

13.
魏巍 《中国水运》2005,(9):54-55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人挑战自然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创举所展示的不仅是中华泱泱大国的气魄,更多的是中国古代那骄人的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正是中国古代无数的工匠和航海家的智慧和汗水造就了郑和下西洋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关于设立中国航海节的议案2005年,是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600年前,郑和率庞大船队,驰骋万里、远涉重洋,开创了“七下西洋”的辉煌业绩,拉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郑和当之无愧地成为人类航海史上的先驱。郑和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21 世纪是海洋世纪,人们已将海洋视为人类的第二大生存空间。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未来竞争的焦点也将集中在海洋,海洋也是维护国家权益和安全的重点领域。海洋对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为契机,设立自己的“航…  相似文献   

15.
《航海》2005,(4):F002-F002
今年是郑和七下西洋600周年。郑和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的航海壮举,永载世界航海科技发展的史册。郑和七下西洋广泛传播中华文明.推动各国睦邻友好的外交活动。成为航海史上的千古佳话。郑和下西洋的航海实践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诸多历史文献中,均记载了随郑和下西洋的医官医士多180名。以往研究都将医士统指医生,不够令人信服。本文考证了明代医疗制度,引证了地方志的有关材料,论证了郑和航海中的医士亦指制药的药师。从而以新的视角阐明郑和下西洋进行蕃药贸易的历史背景和随带药师下西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纪念郑和     
《航海》2005,(4)
郑和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宝贵遗产。后世以各种形式纪念郑和。  相似文献   

18.
郑和与上海     
今年七月十八日是我国明代伟大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最后一次归来550周年纪念日。国家有关部门已决定在上海筹建郑和纪念馆,以迎接后年7月11日郑和首下西洋58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郑和并非上海人,童年时代在家乡云南昆阳度过,青少年时代在北京生活,  相似文献   

19.
曹凛 《中国船检》2013,(4):94-97
郑和五下西洋前,对宝船进行了例行检查和修补,之后船队在福建长乐港驻泊近一年,期间当地船厂的提举与相关管理官员对船队船质进行了检查。船队于1417年冬五下西洋,并在波斯湾建立了霍尔木兹基地,以方便船队在此进行远洋补给、船质检查和修补,为返航提供安全保障。宝船的例行船质检查1416年年底,明朝皇帝因18个国家的访问,命郑和准备第五次下西洋,郑和接受了回访和护送各国使节回国的任务,这当中还有一系列军事任务。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我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六百年前郑和率船队下西洋,不仅是中国人的壮举,也是世界的壮举。1955年,先父董浩云先生撰写纪念郑和下西洋五百五十周年的文章,现节录如下:“近世言航海,称拓疆者,无不盛道狄亚士之抵好望角,哥伦布之见新大陆,与夫伐斯哥·达伽玛之航抵印度。试一论中国航海大业,则蹙焉自沮,以为万年安乐,谁搜瀛海之神奇,百姓亨宁,奚控云涯之幽险。岂知先西方诸贤九十年,我国三宝太监郑和即已率巨船数十艘,吏卒数万人,自永乐三年(西历1405年)至宣南、爪哇、旧港、泰国、麻六甲各地,因南洋诸岛而叩印度洋之锡兰柯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