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何梦兵  张四林 《中国水运》2006,6(1):133-134
通过对两个冲孔桩项目中桩身混凝土缺陷,如桩身夹泥、桩底砼离析、桩底沉渣超标标准等的情况介绍、原因分析及后续采取一些缺陷补强措施的说明,阐述了冲孔灌注桩在成桩过程应注意的问题及遇到类似缺陷的应对办法.  相似文献   

2.
高飞 《水运工程》2012,(1):18-20
提出了基于混凝土水化热的大直径灌注桩桩身完整性检测新技术。无论何种桩身缺陷,同正常混凝土相比,大直径灌注桩在水化、凝结、硬化过程中,释放热量普遍偏少;桩身夹泥等缺陷体甚至不释放热量;同时,缺陷体对热量的传导能力普遍较差。该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测量大直径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而产生的温度梯度,进而判定桩身完整性。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了该技术的可行性,值得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结合国外某大型工程中应用PDA进行超长大直径PHC桩的高应变检测工程实例,根据高应变初打和复打检测桩身完整性的结果对比,对出现在桩身、桩顶、接桩位置以及桩身下部的缺陷进行分析。对于超长大直径PHC桩的桩身完整性判断提出一些建议和看法:不能完全以桩身完整性系数作为唯一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4.
水下爆破技术在厦门东渡19#泊位桩基拆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承滨 《水运工程》2007,(10):32-35
介绍厦门东渡港19#泊位水下爆破拆除预制砼实心桩施工工艺,重点阐述水下裸露爆破技术的工艺原理和控爆方案设计。  相似文献   

5.
根据桩基体系中桩顶、桩身、桩端等各部位反射波的特征,分析产生离析、夹泥、缩径、断裂、扩径差异等缺陷的原因,探讨各类型缺陷的处理措施,建立同相反射波和反相反射波的判别标准。通过对大量现场检测资料的分析,验证判别标准的合理性和适用性,该方法对提高桩身完整性判别检测的精度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结合南海海域东方13-2导管架固定式平台水下钢管桩施工及打桩过程中高应变监测,简要地介绍了水下钢管桩高应变监测流程。打桩过程中高应变监测,能实时监测桩身应力、打桩锤的能量、贯入度、桩身完整性及桩身承载力,为海上打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支持。打桩结束后可以用CAPWAP软件分析出短期内准确的桩身承载力,为后期附近平台设计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
张红亮 《港工技术》2022,59(3):117-120
声波透射法作为大直径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常用方法被广泛应用。根据以往工程案例,通过对判断灌注桩存在缺陷的桩身混凝土进行钻芯验证,总结不同缺陷类型与声波参数异常情况的对比分析。本文简要分析了灌注桩桩身存在蜂窝、空洞、混凝土离析、夹泥等常见缺陷类型及发生的原因。结合实际工程抽芯检测结果,总结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对应的声学参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信号异常特征初步确定混凝土缺陷类型,为桩基缺陷修复及类似检测项目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桩身完整性情况,对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采用适当的验证方法。根据工程情况选择合适的验证方法,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桩身缺陷的性质和位置。文中总结了各类验证方法及其适用条件,便于实际工程中采用合适的验证方法,得到准确完整的桩身质量信息。  相似文献   

9.
李前君 《中国水运》2014,(5):293-295
文中从施工的角度,主要从施工前的准备、钻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安装、水下浇注砼等几个方面较为详尽的阐述了嵌岩桩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的几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际介绍FPSO检测的概念,分析说明检测的目的,详述FPSO常规水下检测的内容,总结对比各种常用检测技术,分析检测中容易发现的缺陷和缺陷可能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水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物维修工艺复杂,施工难度大,而采用灌注环氧水下粘结剂的方法可以方便地对面积较小的混凝土缺陷进行快速有效地修复,环氧水下粘结剂密度大、黏稠度高,其施工尚无专用设备和工艺。本文结合实际工程介绍了环氧水下粘结剂的水下灌注施工工艺,为类似海港工程混凝土结构物水下维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钢筋混凝土锚桩在振冲密实区以锁口形式组成连续墙体的施工具有较大的难度。文章通过QICT二期项目这个实例,以试桩的方式对钢筋混凝土锚桩施工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从而发现在振冲密实区施工存在的锤击数问题、偏位问题和桩头破碎问题,并对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应对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本文总结嵌岩灌注桩工程实践中的经验,阐述了水下混凝土嵌岩灌注桩施工须注意的主要问题及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对集装箱码头装卸桥后轨灌注桩施工准备阶段、成孔过程、钢筋笼制作与安装、灌注水下混凝土等施工监理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保证灌注桩施工质量的监控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天津港某工程静载试桩结果浅析后压浆的处理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从几个角度比较试验区灌注桩的静载试验结果,分析了灌注桩经后压浆处理承载力提高的幅度以及影响承载力的因素。分析了后压浆处理灌注桩承载机理。对试验桩的测试龄期及荷载分级提出了建议。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数据。  相似文献   

16.
结合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实践,重点介绍保证水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在淡水缺乏地区和海上钻孔桩施工中采用海水拌制泥浆不仅可以降低工程难度和风险,而且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室内浸泡试验和线性极化法测定钢筋腐蚀速率及现场芯样的氯离子含量分析证明,采用海水拌制泥浆不会影响钻孔桩混凝土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大直径混凝土管桩自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后;在我国南方各大港口得到了推广应用,但在我国北方港口中还没有大批量使用的先例。东营港扩建工程在北方港口首次大批量使用,通过进行大管桩抗冻、试桩等试验,沉桩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9.
鲁子爱  翟秋 《水运工程》2011,(1):104-108
通过对我国港口现状的分析,对高桩码头上部结构改革状况的研究,提出了适应深水大跨要求的悬链线拱式纵梁码头结构型式。该结构能充分利用拱结构的跨越能力和钢筋混凝土的抗压性能,大幅度增加码头的排架间距,减少水下工程量,进而降低工程造价。与上海港洋山港区三期工程的普通纵梁结构相比,该结构排架间距可增大到28 m,基桩数量和水下施工工程量明显减少,工程造价降低2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