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文中结合大牛地气田埋地管道腐蚀直接评价(ECDA,ICDA)实践,应用管道壁厚瞬变电磁(TEM)检测技术,通过在沿管道按一定间距布置测点进行基础检测,对所发现的管壁厚度异常点处再加密检测,从而确定腐蚀严重部位,较快地掌握气田整体管道质量情况,达到不需开挖、不破坏管道的良好检测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中内管壁不耐腐蚀的问题,开展玻璃钢油管作为内管在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玻璃钢油管管柱结构设计,使玻璃钢油管满足了同心双管分层注水工艺要求,采用环氧玻璃钢油管作为内管,金属油管作为外管,以内管注下层外管注上层的方式进行同心双管分层注水作业,解决了内管腐蚀问题,延长管柱寿命。以玻璃钢油管作为同心分注内管的注水方式已经得到大量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针对杭锦旗气田高液气比气井井间串接集气距离长、管道压损大的问题,文中用权重法估算了影响管道气液混输距离的因素,表明管道直径是影响集气距离的最重要因素,权重比约56.1%。根据杭锦旗气田气井生产参数,对不同采气管道规格串接模式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用于不同集气量和串接井数的采气管道规格系列,提出了直线式与辐射式相结合的井间串接模式,为杭锦旗气田地面集输站场和管网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4.
管道清管掘进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J-1型管道清管掘进机是一种新型管道除垢机械。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液压马达带动刀齿对垢层进行全断面旋转切割,推进力利用液压推进器与管道内壁产生的摩擦力。文中论述了工作原理,结构形式,主要技术参数及试验取得的良好技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气田在开采阶段易面临井间压力干扰问题,集输工艺改造方案普适性较差,没有形成通用的工艺流程。文中提出了集气阀组和集气管线的设计方案,通过自动切换集气阀组对气井来气进行压力分级,并采用双管输气,形成适用于多压力体系气田各阶段开发的单阀双管集输工艺。综合考虑了气田整体建设,能够满足新井接入或高低压井转换,增强了系统灵活性,避免了后期改建。最后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传统工艺和文中工艺的经济性比选。结果表明,文中工艺通过降低系统能耗提高了产量,提高了多压力气体的集输系统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高瓦斯多煤层隧道安全高效揭煤防突施工,文章结合天城坝隧道地质条件及煤层穿越情况,提出采用基于高压水力割缝-压裂增透的揭煤防突技术.该技术包括高压水力割缝、水力压裂、瓦斯抽排及强化支护等.研究结果表明:在高瓦斯多煤层隧道揭煤防突施工中,采用以高压水力割缝-压裂增透技术为核心的揭煤防突措施后,通过综合指标法和钻屑瓦斯...  相似文献   

7.
双管同沟技术中的土壤温度场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数值模拟来研究冷成品油管对恒稳态热油管热量的传递问题,使用西部管道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中,主要使用新疆北部的埋地管道和90#汽油.通过导热方程计算不同条件下的成品油管和原油管土壤温度场的变化情况.用三节点单元格对管道土壤进行模拟.根据模拟图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8.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暖系统中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对共用立管的影响,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了地暖系统中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和下分同程式双管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得出了在没有平衡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更适用于地暖系统的结论,通过计算确定了地暖系统共用立管水力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均比摩阻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油田上使用着大量的油管,每年因腐蚀破坏等原因,使不计其数的油管报废,损失巨大。涂镀层延长了油管的使用寿命,保护层的质量直接取决于涂镀前的表面预处理质量,而传统表面预处理工艺如化学清洗、喷砂、抛丸等又有很多各自的缺陷。磨料射流是新发展起来的新型高效射流,并且发展迅速,它在很多行业的切割、清洗、除锈方面得到了应用。在做了大量而系统的试验研究工作基础上,为油田设计建造了一条磨料射流油管表面预处理生产线。应用证明:它具有处理质量好、速度快、无污染、操作简便等优点,是进行油管表面预处理的全新工艺。就工作原理、工艺流程、水力参数、磨料性质及循环方式、喷头结构、油管传送方式、防止油管返锈以及安全等技术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针对出砂问题引起的油气井生产能力的下降和生产成本的提高,目前主要采用防砂筛管对生产井进行防砂,防砂筛管的完整性直接决定了防砂作业的有效性.因此,基于检测油管、套管等均匀管柱的瞬变电磁损伤检测理论,设计瞬变电磁探头的参数与结构,建立偏心式瞬变电磁防砂筛管损伤检测模型,利用Maxwell软件进行建模仿真以实现防砂筛管的完整...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节流时天然气水合物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节流效应以及其在油气田中的应用,产生水合物的可能性,通过计算节流过程中无水合物生成的最大允许含水量预测水合物的生成;通过实例列出了节流温降对水合物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长输天然气管道压气站场控制由站场控制系统和压缩机控制系统组成,两部分控制系统通过通讯连接将数据传输至调控中心和站场PLC,但站控系统和压缩机控制系统、压缩机控制系统和辅助系统相互独立,这是目前压气站场控制的普遍模式。通过将单台压缩机组与相应辅助系统控制进行整合、与全部机组相关的生产辅助系统同站控系统进行整合,整合后的压气站场由原有的三部分控制调整为站控系统PLC统一监视控制。控制系统整合将分散的控制功能集中,站场内全部设备实现远程操作,数据、故障集中监视方便问题处理,同时减少了冗余设备。  相似文献   

13.
高含硫气田集输管线腐蚀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东北产天然气硫化氢含量高,易使集输管线产生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 SSC)、氢诱发裂纹(HIC)以及电化学腐蚀,影响集输管线的安全运行.通过对腐蚀因素(如土壤盐分、土壤电阻率、输送介质H2S含量、氯离子、CO2含量、输送压力、管材因素等)进行研究,并利用腐蚀分析软件OLI Corrosion Analyzer对川东北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大牛地气田输气管线内是否存在积液,从管道高程、末端分离器排液和管线压降变化三方面进行论证分析。分析表明:液体易于在西1线和中1线内积存,不易在东1线内积存,但末端分离器在清管后没有排过液,且TGNET模拟的理论压降和实际压降差别不大,即西1线、中1线和东1线目前不存在积液;塔榆管线高程整体呈下坡走势,塔榆末站分离器2014年1月—8月没有排过液,且TGNET模拟的理论压降和实际压降差别不大,即塔榆管线存在积液的可能性很小;大杭管线高程平缓,且末端分离器2014年1月—8月没有排过液,不同输气量下TGNET模拟的理论压降与实际压降差别不大,即大杭管线存在积液的可能性很小。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长输天然气管道放空气通过放空火炬或者放空立管排放,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调研国内外长输天然气管道放空气回收利用现状,针对站场和阀室分别提出放空气回收利用方案,并进行了经济可行性分析。站场在设计时应考虑设置固定式放空气回收利用系统,投资回收期一般在25~46个月之间;阀室可以考虑设置移动式放空气回收利用系统并根据实际应用效果考虑是否推广。  相似文献   

16.
完整性检测评价能提前发现管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缺陷,保障管道的安全平稳运行。文中介绍了完整性检测评价的方法及内容,以某条输气管道为例,开展了管道的数据收集、高后果区识别、风险评估及完整性评价应用,为同类检测评价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建或需要检修的天然气管道,介绍了其投产前用氮气置换空气的几种方法,阐述了它们的工作原理与实施步骤,对比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从而得出各种方法的适用场合,同时,探讨并总结了氮气置换过程中注氮温度、注氮压力、注氮点、注氮量、天然气推进速度等操作参数的确定方法,得出了相应的结论,为确保天然气管道的安全投产奠定了基础.针对置换工艺与操作参数最优化的确定方法,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燃气管网规模日益扩大,由于管网老化造成的腐蚀穿孔等泄漏问题,给管网安全带来巨大的威胁。正确选择合适的阴极保护方式,成为管网安全运营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文中简述了北京市燃气管网现状及燃气管线阴极保护系统的建设情况,并阐述了柔性阳极的特点及柔性阳极分类。结合燃气管线阴极保护系统改造工程,介绍了柔性阳极在城镇燃气管网改造中的设计及安装技术,最后对采用柔性阳极保护的管网运行效果和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天然气气源供应的稳定性、可靠性,拓展气源采购范围,降低采购成本,国内各大型管网在资源供应上采取了多个气源方,以多点、多方位对同一管网供气,从而构成了天然气管网的多气源供应格局.因天然气产地及生产工艺的原因,各气源间的组成和物性参数存在差异,如何确保多种气源在同一管网中进行稳定、安全输送,是国内外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20.
城市天然气高压环网储气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研究了城市配气系统中的高压外环,介绍了城市高压外环天然气管道储气能力的计算方法,抽象出了城市高压外环天然气管道的物理模型,用适用于城市高、中压天然气管道的通用公式推导出高压外环管道储气能力的计算公式,最后进行了实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