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通过分析LNG船舶特殊通航安全保障要求,结合国际国内现行做法,提出大型港口应谨慎确定新增LNG接收站项目的建议,旨在确保LNG项目与大型港口发展互相兼容。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振华重工完成200 m~3超大型自航抓斗式挖泥船设计,标志着打破了国外对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设计的垄断,我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抓斗式疏浚船舶的设计能力。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对超大型疏浚船的迫切需求,由振华重工牵头,中交疏浚、上海交通大学、广州文冲船厂共同参与了大型抓斗式疏浚工程船及抓斗设备设计关键技术研究,该项目也是国家工信部的高技术船舶科研项目。研发团队历时3年,形成了本船完整、系统的设计技术文件,船体详细设计图纸和抓斗机主要部件图  相似文献   

3.
为了适应国际船舶市场需求,中国造船企业已先后开发了多型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我公司通过大型液化气船开发已形成系列产品,在国内居领先地位,本文重点介绍一些建造该船型的主要技术难点和关键项目,对设计和建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大型船舶舷梯结构类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市场船舶趋向大型化,我国的船舶工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种超大型船舶配套的大型船舶舷梯技术也得到了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现按不同船型对大型船舶舷梯结构类型进行了归纳并列举事例简述相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5.
消息报导     
经国家计委批准,最近,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向沪东造船厂、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交通大学等工厂及科研院所下达了“大型集装箱船船型设计技术研究”项目。集装箱运输始于50年代。到1988年世界集装箱货运量已经达到4000万箱,发展迅速。目前我国运洋运输部门已辟通了中日、中美、中欧40多条集装箱航线,然而我国在集装箱船的设计和研制方面,仍是一个空白。在此情况下开发研制大型集装箱船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大型集装箱船船型设计技术研究”项目,将由上海沪东造船厂承担,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研究院和交通大学协助,采取厂、院、校,三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开发研制中,将根据国内外用船部门的发展和使用要求,致力于开发研究提高集装箱船的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建造实船重量、重心与设计目标不符等问题,船舶建造中需进行重量、重心控制,而其中大型船舶总段重量、重心控制难度较大。以大型船舶总段为对象,综合分析船舶轻量化因素,结合数理统计等思想,建立分段重量控制模型和重心计算算法,为其设计公差分配。通过所开发的软件,协助建造者进行项目管理。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国家"提高船舶自主创新能力","发展远洋渔业和海上贮藏加工技术与设备","重点研究开发大型远洋渔业船舶"的发展规划,完成国家863项目目标,根据金枪鱼的习性特点,借鉴国际上已有的金枪鱼围网船,开发出符合中国国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金枪鱼围网渔船。同时完成了捕捞设备的研究与应用,填补了国内在此领域的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围网作业流程,围网设备及系统的形式、布置、性能参数、控制方式及在围网作业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250000 DWT超大型矿砂船总体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为山东海运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和设计的250 000 DWT超大型矿砂船,主要用于中国和澳大利亚之间铁矿石运输,是能够进入澳大利亚主要港口的最大型船舶。着重介绍了该超大型矿砂船的主尺度及主要参数选取、船舶快速性研究、总布置及分舱布置和压载水配置优化等。该船设计充分体现了"安全、经济、环保、舒适"的原则,满足EEDI、压载水处理等最新的国际规范规则和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9.
未来大型集装箱船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国际海事组织一系列新公约陆续生效,特别是关于能效指数要求的全面生效对传统的大型集装箱船设计理念形成了一定冲击。2013年大型集装箱船MOL Comfort断船事故也使得国际航运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船舶大型化所带来的风险。因此目前世界范围内新建的大型集装箱船正呈现出一些与传统设计理念所不同的特点。近年来新生效的国际公约、国际能源结构与能源价格以及国际经济发展趋势都在影响大型集装箱船  相似文献   

10.
由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承担的国家高新技术船舶科研计划项目--SRI-VC2110船舶自动化系列产品研制历时3年圆满完成.近期,该项目通过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验收专家组的验收和高度评价.专家组表示,该所研制出的产品样机获得了相关检测报告和中国船级社型式认可,其性能满足规定的技术指标要求;该产品在设计理念、准则和设计工具方面具有创新性,其综合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这意味着我国在船舶自动化设备制造领域已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大型船舶轴系故障具有多变性,导致当前故障识别方法无法有效对各种类型的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进行准确识别,为了提高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的效果,设计一种新型的大型船舶轴系故障非接触式监测方法。首先采集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信号,采用小波对其进行去噪,然后换提取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信号特征,最后采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设计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的分类器,并进行了具体的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模拟实验。与其他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方法相比,本文方法通过小波抑制了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信号中的噪声干扰,提高了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成功率,加快了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的训练时间,建立更高效率的大型船舶轴系故障识别分类器。  相似文献   

12.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发展,各船级社规范提供的船舶波浪载荷计算公式并不能充分表征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大型船舶一般具有超规范船长、大艏部外飘结构、较高航速等特点,容易导致舰船砰击现象的发生,它是船舶设计波浪载荷确定的重要因素。以某大型船舶为对象,依据CCS规范、GJB/Z119指导性技术文件、船体结构设计准则计算方法,用实例计算分析了船舶波浪设计载荷。利用模型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大型船舶波浪载荷与砰击载荷组合特征的变化,分析了船舶外飘角和刚度变化对砰击载荷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大型船舶波浪设计载荷的合理确定提供参考,也可为相关船舶波浪载荷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船舶工程》2021,43(1):I0007-I0007
2018年11月6日,中国船舶集团与美国嘉年华集团、意大利芬坎蒂尼集团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正式签订2+4艘13.5万总吨VISTA级大型邮轮建造合同,并举行了中国船舶集团大型邮轮项目工程正式启动仪式。2019年10月18日,中国首制大型邮轮在中国船舶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正式开工点火切割钢板,标志着该邮轮全面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值得关注的是,外高桥邮轮内装制造平台项目实现了6 h内《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三证连发",该项目从摘牌交易到取得开工建设所需全部规划建设许可手续的时间由原来的近2个月缩短至6 h。  相似文献   

14.
何崇德 《中国造船》2004,45(B12):279-299
船舶动力定位系统近年来在国外发展迅猛,军民用特种船舶上均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在我国也引起了重视,国内第一艘自行设计设置动力定位系统的无限航区大型船舶是远洋科学考察船“大洋一号”。该船配备动力定位系统后,成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现代化远洋科学考察船,也为我国船舶动力定位技术的实际应用与不断发展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组成、功能、设计要求,并以“大洋一号”船为例,较详细地介绍了动力定位系统的论证、设计、主要设备选型、系统调试、以及试验试航的结果,对于国内船舶动力定位系统的应用与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勇 《造船技术》2023,(1):30-34
船坞接长工程是大型集装箱船半串联建造的适应性基建项目。新船坞设计船型发生重大变化,船舶质量分布和搭载工况与旧船坞存在较大差异,有必要对旧船坞底板进行荷载重构与加固。随着新建船舶大型化的趋势,完成的旧船坞接长工程为船厂长远发展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设计和施工经验可对类似项目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武汉造船》2011,(5):F0004-F0004
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与日本川崎重工株式会社合资兴建的大型造船项目,年造船能力300万载重吨。自1999年开业以来,已交付各类船舶80余艘,船东遍布欧亚。提高了我国在国际造船界的声誉。  相似文献   

17.
《船舶工程》2005,27(2):i002-i002
中船重工船舶设计中心着力加强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力争尽快进入国际市场。设计中心与国际知名船级社、设计公司和造船厂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合资合作工作,力争快速提高设计中心在大型民用船舶和海洋工程等方面的设计能力和研发水平,缩短与国际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18.
当你漫步在港口,一定会看到不少船舶首部的水线上方有一个圆形标志(图1)。这个国际通用的识别标志就是说明本船具有侧向推进器。船舶侧向推进器简称侧推器,是随现代船舶发展而产生的新型推进装置。六十年代以后,大型船舶、新型船舶与日俱增。马六甲海峡、鹿特丹港、苏伊士运河等著名水道和商港出现了空前未有的繁忙景象。以日本东京湾部分航道为例,高峰时平均每二分钟就有一艘大型船舶通过。船舶通航密度如此之大,加之船  相似文献   

19.
《船舶》2020,(3)
随着国际船舶市场不断向大型化、超大型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引航员梯卷车已成为众多大型和超大型船舶的标配。国际海事组织(IMO)针对引航员登离船装置的主要配套设施——引航员梯卷车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文件。为确保更好地应用实施,文中针对相关的国际规范进行了梳理研究,并对关键技术要求进行具体分析,从而有利于规范引航员梯卷车的设计、制造和试验,同时也为相关国际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弧形机械式滑道的优点,并以万吨级大型船舶为例介绍了船舶下水时关键区域的支撑结构优化设计和关键下水状态的优化设计。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大型船舶下水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为今后大型工程船舶的下水方案做好了技术理论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