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控能力,基于危机管理理论,提出一种构建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首先,结合地铁运营实际,筛选出能反映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建立指标集;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层次系统;同时,引用Saaty的1-9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解出每层指标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值;第三,为检验指标权重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测度判断矩阵是否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最后,建立地铁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地铁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中,各层矩阵的CR值小于0.1,全部通过一致性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运用改进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铁路应急预案质量状况进行了评价研究。在分析铁路应急预案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走访调查,从预案全面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可扩展性的角度出发,通过聚类分析,设计了包括4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理论,以0.1~0.9的9级标度法为基础,提出一种"二次标度转换"的方法,获得更为公正准确的指标权重,并构建了铁路应急预案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以某铁路局专项应急预案为例,进行了预案评价的实证分析,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指导应急预案的改进、调整。  相似文献   

3.
为突破传统层次分析法标度的局限性和实现以港区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为主要决策依据时的溢油应急设备库选址,基于传统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以船舶溢油事故风险为准则的港区船舶溢油事故应急设备库选址模型.考虑对风险定性认识的差异、表征风险各指标的值的差异以及各指标风险等级分级差异等,对模型中因素重要性比较标度进行了拓展.对舟山港6个港区的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选址进行了算例分析,结果显示,1#港区权重最大,风险准则下溢油应急设备库选址最优方案为1#港区.研究表明,所构建溢油应急设备库选址模型是可行的,能够为港区船舶溢油风险排序以及应急设备库选址等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设计的原则及构成的基础上,针对现有评价方法的不足,应用AHP-Delphi集成的方法构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确定了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因素集,采用AHP法构建了系统结构层次递阶图,将复杂的评价指标体系因素分解,直观地反映系统内部因素之间的相互隶属关系,并对各指标因素的权重计算.引入了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达到满意的结果.通过实验,表明采用AHP-Delphi集成方法构建城市灾害应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的适用性及科学性.  相似文献   

5.
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评价指标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提出了城市客运交通结构评价指标选取原则,结合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特征和功能,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各评价指标的数学标度方法,阐明了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中的普遍应用方法,实际应用表明该评价指标代表性强,标度方法可靠。  相似文献   

6.
区域高速公路网应急救援能力评价体系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系统论,应用隶属度分析、相关性分析、鉴别力分析等方法筛选出科学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指标,建立了高速公路网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5/5-9/1标度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并应用模糊聚类方法对不同专家所给的权重进行分类合成,提高了权重确定的合理性;建构的应急救援能力评价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为科学合理地确定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问题,保证小镇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了选址适宜性评价研究。首先对比分析了当前的选址理论及方法,结合特色小镇的发展内涵和目标诉求,提出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原则。然后,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经济与社会基础、基础设施分布、物流业发展情况、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因素,建立了一个含有5个一级指标、13个二级指标、27个三级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基于AHP-Fuzzy法,构建了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适宜性评价模型,并以合肥岗集小镇作为案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AHP-Fuzzy综合评价法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证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可将其推广应用到物流特色小镇的选址评价中。  相似文献   

8.
为求解满足应急时间约束及数量最少的铁路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分析了铁路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的独特性,将复杂的铁路路网简化为路段,依托供需可达矩阵建立数学模型,结合改进的分支剪支搜索方法给出了求解程序,并以某铁路局的应急物资储备点选址问题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选取阎良作为防洪物资储备点符合实际情况,该模型...  相似文献   

9.
从铁路应急准备能力、铁路应急响应能力及铁路应急恢复能力3个方面, 构建了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预选评估指标; 为提高指标的科学性、可行性、独立性和可靠性, 应用传递闭包法对指标进行筛选, 构建了3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作为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并通过基于三角模糊数的层次分析法计算体系内各指标权重。分析结果表明: 一级指标中铁路应急准备能力、铁路应急响应能力、铁路应急恢复能力权重分别为0.26、0.53、0.21, 铁路应急响应能力权重最大; 在疫情期间应着重保障医护人员和物资的输送, 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铁路应急准备能力下属二级指标中, 应急物资指标权重最大, 为0.29, 在准备阶段应防微杜渐,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提高应急物资经费占比, 明确各应急机构权责, 及时完善更新应急预案; 运营恢复权重为0.47, 在铁路应急恢复能力下属的二级指标中占比最大, 在恢复阶段应着重提高运营列车数, 及时公开运营列车信息, 开行复工专列。该体系为提升重大疫情下铁路应急救援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扩展和客流迅速增长,车站滞留风险和应急响应问题逐渐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乘客滞留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反向传播(Back-propagation, BP)神经网络模型,结合改进的P-中心选址模型求解得到应急公交驻车点的服务匹配方案.根据案例求解和方案对比研究表明,是否考虑风险权重影响了车站在选址过程中的相对重要度,基于风险分析的驻车点选址方案使部分权重较高的车站与驻车点之间的平均距离减少了0.8%~8.4%,但是对整个研究区域的公交应急服务覆盖效果影响很小,有利于应急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1.
违章车辆视频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ITS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于交通安全、交通管理与控制方案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文章对影响车辆视频检测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包括背景更新技术、阴影处理方法、车牌定位技术,提出一种区域检测和车牌定位相结合的一种视频检测方法.经试验证明,该方法能够对各种类型的闯红灯车辆进行有效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阐述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目标,评价指标的确定原则,建立塔式结构的层次分析法,通过评价指标的合理选取,对沈阳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方式及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formulates a new framework to estimate the target position by adopting cuckoo search(CS)positioning algorithm. Addressing the nonlinear optimization problem is a crucial spot in the location system of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TDOA).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vy flight mechanism, the preferential selection mechanism and the elimination mechanism, the proposed approach prevents positioning results from falling into local optimum. These intelligent mechanisms are useful to ensure the population diversity and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speed.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cuckoo localization algorithm has higher locating precision and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conventional methods. Compared with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algorithm and Newton iteration algorithm,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obtain the Cram′er-Rao lower bound(CRLB) and quickly achieve the global optimal solutions.  相似文献   

14.
城市铁路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东  潘华  万涛 《城市交通》2009,7(5):12-20
阐述了铁路物流园区的概念和特征,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分析了其选址规划的基本思路。构建了选址规划方法体系,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模糊综合评判和基于需求势能理论的离散选址方法确定选址方案。提出选址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车站作业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地区支撑条件和环境支撑条件4大类。最后,以北京市为例,提出铁路物流园区选址规划方案,其结果与北京市物流及铁路发展规划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5.
橡胶沥青AR—AC13混合料是一种新型的路面结构材料,具有环保、降噪、耐磨耗、抗裂、抗疲劳、抗车辙等较好的路用性能。文章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及路面检测等方面,介绍了AR—AC13沥青混合料在长深高速公路连云港至淮安段路面改造养护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The paper has established an assessment system and a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implicit" environmental impact including environmental impact indicator, resources consumption indicator and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 The quantitative calcul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dicator is based on the life cycle assessment system and the evaluation software BEES. The paper identifies normalization reference values and weights for 12 categories of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t also analyz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dicator in life cycle stages, raw materials, transportation, manufacturing, utilization, and end of life. A university refectory project is studied. The result has shown that human health, global warming and acidification are the first three environmental impacts in 12 categorie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indicator per m2 of this project is 18.448×10-2 standard human equivalent weight. Moreover, 97.3 %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al impact occurs at the raw material stage, in which the most severe environmental impact is cancerous health effect; the global warming is the main impact at the transportation and manufacturing stages; the indoor air quality impact is at the usage stage.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利用Floyd最短路径算法选址的原理,结合沥青拌和所需的六种物质占总物质的比例,建立了一种简单易行的选址数学模型。通过实例阐述了该模型的建立过程,并通过MATLAB软件对其求解。  相似文献   

18.
为了克服传统风电场升压站选址方法的局限性,基于模糊层次分析选址综合评价方法,在三维GIS中对升压站的选址进行了可行性比对分析. 首先从施工成本、选址地形因子、灾害指标、临近资源及障碍区域五个类别的准则建立风电场升压站选址递阶层次结构;其次集成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一种新的选址评估模型;通过预设几何初选规则获取模型输入参数,最终解算模糊评价矩阵实现升压变电站自动选址. 通过对不同地形的已建成风电场升压变电站选址结果进行比对研究实验表明:以风机分布区域范围内的2 m分辨率的数字高程模型作为实验数据,系统解算时间均在10 min内. 平原最佳选址的站址评分为0.957 8优于已建成站址评分0.941 2;山地最佳选址的站址评分为0.743 5优于已建成站址0.706 8. 该方法有效地提升了选址的时间效率且具备较高的精准性及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铁路选线方案决策中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难以综合评价的系统量化问题,引入区间数理论,建立了基于区间数距离的铁路线路方案决策优化模型. 首先将选线方案中的定量和定性指标转化为区间数,得到区间数决策矩阵;然后对决策矩阵进行规范化处理得到规范化区间数决策矩阵;接着利用区间数距离法计算评价指标的权重,构造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再基于加权规范化决策矩阵,利用区间数距离对决策方案排序择优,得出综合比选结果;最后结合工程比选实例验证了模型的作业程式. 结果研究表明:该模型在将含有不确定性信息的定性指标进行量化时,比传统的AHP方法可减少主观原因对决策结果的影响,尤其是指标权重的计算结果更可靠;在进行决策方案排序择优时比利用传统的投影法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20.
在改善道路交通救援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救援点的选址是一项重要工作。现有救援点的布局对选址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建立选择性的保留现有救援点的双层条件集合覆盖——p-中值模型。通过参数的连续变动,得到一组条件覆盖-p中值选址方案。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选址结果评价体系,为方案的比选提供依据。结合算例分析,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可以作为成本约束条件下改善道路交通救援服务水平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