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协助香港渡过金融海啸,中央频频出手挽救香港经济。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实在北京接见述职的特首曾荫权时,强调中央政府将竭尽全力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宣布在七个方面采取十四条措施,支持香港金融稳定和经济发展。香港应好好珍惜,积极主动抓紧机遇向前冲,为国家为香港发亮发光。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港珠澳三地合作协调共同发展,近日,香港城市大学专门举办“珠三角发展规划香港工商界论坛”,广东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香港金融,物流及制造业人士相互交流,为未来香港及港澳与珠三角合作提出专业想法。  相似文献   

3.
转口港服务是香港经济的基本功能之一。时至今日,以转口贸易及周边产业共同构筑起来的现代服务业仍是香港产业结构的基础。然而,香港转口港功能的弱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金融海啸已正面吹袭全球贸易,香港出口急转直下,更令人关注转口港的地位及出路。  相似文献   

4.
金融海啸的冲击,令香港经济在去年下半年出现逆转,港府财政司司长曾俊华早前就指出,受到全球经济波动放缓及金融市场海啸的初步影响,香港济增长在第三季显着放缓至百分之一点七,预计第四季更会负增长。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前夕,一场全球性金融海啸突然来临,令世界经济形势发生了天翻覆地的变化。对香港而言,究竟是危机抑或是契机,据专家分析,香港在这埸全球性的金融海啸中将会危中见机。因为香港是一个绝对的自由港,资金进出容易,为亚洲之冠。  相似文献   

6.
陈财喜 《经济导报》2007,(10):10-10
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于三月八日,在其网上专栏“观点”中.发布了五篇于去年下半年完成的“中国经济专题研究”系列研究报告.以专门分析中国内地的经济、货币及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关经济界权威人士在分析今年经济金融运行对企业资金供求产生的影响时指出,1996年我国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会有较大改善。首先,1996年中央银行狭义货币供应量M1(流通中的现金 企业活期存款)实际增幅将达到8%,表明今年资金大环境比去年宽松。中央银行狭义货币供应量M1是反映  相似文献   

8.
全球金融海啸发生超过一年.香港经济渐见复苏迹象。回想金融海啸对香港经济带来的冲击,香港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强积金一如其他投资,回报同样受到影响。不过,自2009年第二季开始,强积金投资回报已由负数转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9.
香港自上世纪80年代一直扮演着全球金融中心及贸易枢纽的角色,世界各国企业均乐於在港进行各类商业活动。随着中国开放,香港更成为海外企业进军内地市场的踏脚石.更多外资企业在港成立办事处以发展内地业务;同时间,亦越来越多内地企业在港设立公司,准备踏足国际市场。凭藉各方面的经验及优势,加上中外环保市场的曰益扩展,香港环保产业拥有一定的优势,可望发展成为香港经济另一主流。  相似文献   

10.
金蓓蕾 《经济导报》2007,(23):21-22
香港和上海都是中国重要的金融中心,一个国家两个金融中心是中国金融资本市场的一大优势。内地企业来港上市,繁荣了香港股市,香港股市进入世界第四大证券市场只是时间问题,香港企业沪股市上市也将指日可待。沪港金融领域的互动与互补,不仅是沪港两地今後合作的重点领域,也将对国家的金融改革、金融现代化发挥巨大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在香港签署的CEPA补充协议六,对粤港金融合作方面进一步取得突破,其中亮点是纳入有关银行,证券行业在广东先行先试的政策措施,允许广东向香港扩大开放金融证券业。协议规定香港银行在广东跨区设立支行时,无须再按原先要求先在当地设立分行。同时香港证券市场也向内地开放,符合条件的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内地证券公司根据相关要求可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  相似文献   

12.
全球经济同步陷入衰退,且近期贸易、金融保护主义悄然燃起,为国际贸易的复苏路途再添雪霜。在外部需求骤然冷却的形势下,如何引导内需自我复苏显得更为重要。中央政府早前提出74项支持香港经济及金融体系稳定发展的措施,其中提及让非广东籍的深圳常住居民,可在深圳办理到香港“个人游”,而符合条件深圳户籍居民则可办一年多次往返香港签证。  相似文献   

13.
梁啟洪 《经济导报》2007,(34):43-43
今期我们会更深入讨论香港的教育制度,在培育金融业人才方面怎样和香港国际性金融中心的发展速度脱轨。  相似文献   

14.
香港经济发展由工业贸易作起步.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经济起飞.然後随着内地经济对外开放.香港的工厂逐渐北移.时至今日,有言论指工厂愈来愈少.代表本港的工贸已死,但有数据证明并非如此。据香港贸易发展局的一项调查显示.工贸行业仍对本港经济举足轻重,贸易占本港GDP比重较金融为高,工贸在2004年占本港GDP25%,而金融及保险业只占13%。若要工贸继续在本港维持重要的经济支柱地位,可以有甚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赵晨 《经济导报》2010,(5):10-11
与朋友聊天得知:他认识一对香港情侣,女孩是学金融的,男孩是学IT的。他感叹道,现在金融女孩养着IT男仔,这等好事既令不少男仔羡慕,但同时也反映了香港独有的经济现状:产业发展失衡。  相似文献   

16.
姚迁 《经济导报》2009,(45):22-23
最近国际评级机构穆迪(Moody’s)调高了中国内地及香港的主权评级展望,这是中国与香港的评级在金融海啸后首次被调升。其中中国的“AP”主权评级展望由“稳定”调高至“正面”,而香港的“Aa2”主权评级展望亦由“稳定”调升为“正面”。  相似文献   

17.
任志刚 《经济导报》2007,(26):50-52
香港回归后,变化并不是很大。但令我最为高兴的是香港成功落实“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总结香港在货币与金融体系的运作所得的经验,我可以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所享有的自治程度比1997年7月1日以前的香港政府所享有的更高。  相似文献   

18.
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路平接受采访时说,香港应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面对两岸关系的升温,香港有危也有机。很多人都只在谈论香港在经济、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影响,似乎没多少人看到,香港在文化艺术上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两岸三地的文化艺术产业各有优点,可互补共融。  相似文献   

19.
和广北 《经济导报》2007,(26):54-55
自2004年初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以来已三年有余。香港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逐步开放,是香港与内地经济金融融合深化的重要里程碑,不仅为香港市民开辟了储蓄和投资的新渠道,及提供了方便,多元化的支付方式选择;而且也有助香港银行业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及拓宽收入来源;意味着资金可自由出入的香港实际上已成为中国有序推进资本账户开放、人民币逐渐走向全面自由兑换,  相似文献   

2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正在由金融服务业等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其中,以金融服务业作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的香港,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